中國超重與肥胖病人人數已位居全球第一,特别是兒童肥胖人數更不容忽視。《基于臨床的肥胖症多學科診療共識(2021年版)》邀請内分泌學、減重外科學、中醫藥學、營養學、運動醫學及心理學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制訂,以期從多學科角度更新優化肥胖症的診斷與治療觀念。關于肥胖的臨床評估,共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肥胖的臨床評估
(1)一般指标。BMI是測定肥胖的最常用指标和公認标準;腰圍、臀圍和腰臀比可作為區分外周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初步判斷指标;進一步可檢查脂肪含量和全身脂肪分布,多采用腹内脂肪測定或雙能X線檢查。
(2)代謝指标及肥胖并發症評估。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器官功能測定(如心、肺、肝、腎)及代謝狀态(糖、脂代謝指标)和内分泌指标(如甲狀腺功能、性腺功能及下丘腦‑垂體功能)評估,必要時測定炎症因子和免疫指标,根據代謝異常程度或并發症數量對肥胖程度進行評估。
1.BMI
BMI(kg/m)=體質量(kg)/身高(m)。目前對于肥胖的診斷标準因地區、種族、不同學會等标準仍不統一。WHO診斷标準:BMI 18.5~25.0 kg/m為正常體質量,25.0~29.9 kg/m為超重,≥30 kg/m為肥胖。1999年WHO發布針對亞洲人的BMI分級标準,将BMI 25~29.9 kg/m診斷為Ⅰ度肥胖,BMI≥30 kg/m診斷為Ⅱ度肥胖。中國肥胖工作組和中國糖尿病學會将BMI<18.5 kg/m定義為體質量過低,BMI 18.5~23.9 kg/m定義為正常體質量,BMI 24.0~27.9 kg/m定義為超重,BMI>28.0 kg/m定義為肥胖。
2.腰圍、臀圍及腰臀比
腰圍及臀圍測定為臨床上常用判斷代謝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簡易輔助指标,部分研究也提示頸圍和腕圍在肥胖症診斷與治療中的價值。腰臀比=腰圍/臀圍。中國目前參考WHO标準:成年男性腰圍≥90 cm、成年女性腰圍≥85 cm,或男性、女性腰臀比>1.0即可診斷為腹型肥胖。
3.體脂含量
指體内脂肪的含量或脂肪占總體質量的百分比,可初步評估體質脂肪成分的多少及分布,正常成年男性的脂肪含量占體質量的10%~20%,女性為15%~25%。目前測定脂肪含量的方法有:雙能X線吸收法(DEXA)、生物電阻抗法(BIA)、超聲、皮褶厚度法、水下稱重系統法。DEXA可較為準确地評估脂肪、肌肉、骨骼的含量及分布,是目前公認的檢測方法;BIA存在誤差,可作為初步篩查應用。目前多以男性體脂含量≥25%、女性體脂含量≥30%作為肥胖的判定标準。
4.内髒脂肪面積(VFA)
VFA作為腹型肥胖診斷金标準,可以準确直觀地反映内髒脂肪聚積,常用的方法有腹部CT和MRI檢查,并且可同時測量皮下脂肪面積(SFA),從而較為精準地反映脂肪分布。但由于費用昂貴,限制了臨床推廣,中國參考WHO标準将VFA≥80 cm2診斷為腹型肥胖。
5.标準體質量百分率
常用于兒童及特殊人群的肥胖症判斷,标準體質量百分率=被檢者實際體質量/标準體質量×100%。标準體質量百分率≥120%且<125%為輕度肥胖,≥125%且<150%為中度肥胖,≥150%為重度肥胖。
6.其他
基于人體學測量指标計算出的相關參數也可用于肥胖的評估,如身體形态指數(ABSI)=腰圍/(BMI×身高),ABSI作為2012年提出的人體學參數,聯合BMI可更好預測心血管事件在内的肥胖相關風險,且ABSI與VFA呈顯著正相關。内髒脂肪的質地(CT檢查圖像特征)在肥胖病人代謝結局、手術幹預療效預判中均具有較強的指示意義。
以上内容摘自:中華醫學會内分泌學分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糖尿病與肥胖外科專業委員會.基于臨床的肥胖症多學科診療共識(2021年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21,20(11):1137-115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