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6日)早晨6時,夜幕的黑還沒完全褪去,在地面站的控制下,雙流制造的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貨運無人機AT200自動完成了從機坪到跑道的滑行,成功實現了起飛。
經過1個半小時左右的飛行時間,7時27分AT200從陝西蒲城内府機場成功負載飛行降落在陝西丹鳳機場。
轉場跨越秦嶺飛行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此次飛行為轉場跨越秦嶺飛行,即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貨運無人機AT200從陝西蒲城内府機場起飛達到陝西丹鳳機場,經過裝卸貨物後,又将飛往陝西蒲城内府機場,實現一個來回的轉場負載飛行,飛行載貨重量為100kg。
AT200按照既定航線,以5100米的巡航高度成功飛越秦嶺(最低安全飛行高度4600米),總飛行時長3小時14分鐘,航班代碼U3267,應答機代碼A2107,在空管系統指揮和監控下,圓滿完成多山地區貨物運輸飛行任務。
★此次飛行的成功标志着這架全球首款噸位級貨運民用無人機實現了應用場景的轉換,也意味我國大型民用貨運無人機向商業應用邁進了一大步。
最為令人驕傲的是,研制AT200的主體單位朗星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位于雙流區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内,也就是說,AT200設計、研發都在成都雙流,是标準的“成都智造”“雙流智造”。
AT200牛在哪?個頭大,可實現短距離起降
AT200是全球首款噸位級的貨運無人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重量重、個頭大。從重量角度,AT200最大起飛重量3.4噸、載荷1.5噸;從飛機的體積角度來說,AT200全長11.84米、翼展12.80米、高4.04米,是全球民用無人機領域個頭最大的無人機。
除了塊頭上的優勢,AT200短距起降能力非常強大,最小起飛距離77米,最小降落距離100米,即便是滿載貨物情況下,200米内也可以實現起降。同時,AT200的輪胎為寬截面低壓輪胎,在稍微平坦的草地、土坡、甚至山坡上都可以實現起降。
可實現“一鍵自主起降”
AT200配備了先進的飛控系統和指揮系統,徹底擺脫了對飛行員的依賴,在指控中心即可實現“一鍵自主起降”,還可同時控制多架無人機。同時,飛機無線電數據鍊、地面站以及保障系統的電磁兼容性能好,抗幹擾能力較強,技術成果在國内屬于首創,技術指标達到國内領先水平。
運用廣,适合偏遠地區運輸
AT200最大飛行速度為313公裡/時,續航時間長達8小時,最大航程2183公裡,實用升限達6098米。可實現高原機場起降,即使在陸運交通不發達及多山的西部、高海拔地區,也可高效完成貨運支線運輸。同時具備夜航能力,可以滿足夜間貨運飛行需求。
AT200如何一步步“飛”到今天的
↓↓↓
2016年6月,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成都朗星無人機公司作為總體單位,聯合航空工業618所、中電54所、航天773所、西工大等單位研發的無人機項目正式啟動。
2017年10月26日,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貨運無人機AT200在陝西蒲城首次公開演示飛行,時長為28分鐘,标志全球首款噸位級貨運民用無人機正式誕生。
2018年10月26日,AT200成功完成異地起降轉場飛行試驗。
一年時間,AT200發了生哪些變化?
朗星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彭建告訴記者,2017年首飛滿足的是大型民用貨運機從有人化到無人化的功能,而今年的轉場飛行,标志着AT200成功實現從無人機到無人機應用場景的轉換,意味着AT200貨運無人機距商業運營又近了一步。
與去年相比, AT200新增了3個功能:
▶第一,AT200當前可實現從機坪到跑道的自動駛出和駛入,而去年仍需要人工推出,成功實現了一鍵起飛;
▶第二,增加了空管功能,在飛行過程中可實現應答和監視功能;
▶第三,增加了一套超短波語音電台,通過語音電台可實現無人機與其他飛機之間的對話,進一步實現了噸級貨運無人機的智能無人化。
此次AT200無人機飛躍秦嶺,标志着研發團隊基本完成了AT200貨運無人機的重要功能和試驗,朗星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相裡麒介紹,下一步他們将會在雙流建設總裝基地對該機型批量生産,屆時該公司将會和順豐等物流公司合作,用該機型進行短程貨物的運送。
奮力打造航空經濟之都當前,成都雙流正奮力打造航空經濟之都。沿着西航港大道一路南行,不遠就是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在它周圍4.1平方公裡内,成都國際航空動力小鎮已經初具雛形。
規劃面積4.1平方公裡的小鎮以航空制造、航空社區、航空旅遊、航空文化為核心,将通過成都航宇、中科航發、朗星無人機等代表企業,實現高溫合金材料、發動機葉片、軍民用無人機、中小推力渦扇發動機等産品的落地轉化。
【來源:雙流電視台全媒體記者 王興國 編輯 楊靜琳 審核 孫健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