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資訊——聚焦大視光熱點,追蹤行業動态。
吳夕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委員
兒童混合性散光的配鏡原則
1、年幼兒童順視散光可适當欠矯,逆視和斜軸散光應足矯。
2、混合性散光患者在屈光矯正前,當最小彌散環位于視網膜上時視力最佳。根據患兒睫狀肌麻痹驗光的等效球鏡值判斷其實際調節狀況,直接開具眼鏡配方。
應該按照最小彌散環與視網膜的關系來判斷混合散光離焦性質:
=用等效球鏡值表達為負就是近視性質,正就是遠視性質。
舉例一:
-3.00DS 4.00DC×90/ 1.00DS-4.00DC×180
首先判斷等效球鏡值-1.00,即不戴鏡時最小彌散環位于視網膜前(睫狀肌麻痹下)
配鏡處方:不能增加負球鏡/不能減少正球鏡,不改變等效球鏡性質,不減去生理性遠視,柱鏡可略減。
舉例二:
-1.00DS 4.00DC×90/ 3.00DS-4.00DC×180
等效球鏡值 1.00,意味着不戴眼鏡時最小彌散環位于視網膜後。
配鏡處方:增加負球鏡/減少正球鏡,可減少生理性遠視1.00DS
*王利華2021年《規範兒童進行驗光與配鏡》
舉例三:
5歲兒童,眼位正位。
睫狀肌麻痹驗光結果:
-1.00DS 4.00DC×90/ 3.00DS-4.00DC×180=0.3
最佳矯正視力不能達到同齡正常視力标準,無法以1.0作為終點判斷。即便讓他三周後複驗,度數增加調整,視力不提高。
怎麼給配鏡處方?
等效球鏡= 1.00,最小彌散環在視網膜後 1.00D,最多保留生理性遠視1.00D
正常5歲兒童生理性遠視 1.5D
如果減少正球鏡多了,等效球鏡為負值。導緻患兒處于近視過矯狀态,額外使用調節,從而增加了近視增長的風險。
直接給處方: 2.00DS-4.00 ×180 減 1.00Ds 保留1.00D調節
*梅穎2016年《混合散光配鏡原則與正負柱鏡形式的選擇》
屈光不正的診斷(近視)
調節放松狀态時,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折射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這種屈光狀态稱為近視。
兒童和少年時期近視的特點
1、低齡化趨勢(學齡前)
2、随着年齡增加近視度數進展較快
3、近視類型複雜化
青少年近視以軸性近視為主要類型
眼軸長度和近視度數存在顯著的相關性。眼軸越長,近視度數越深。低度近視,眼軸長度、屈光度,無明顯相關性;中高度近視,眼軸長度、屈光度有顯著相關性(P<0.05)。
學齡前兒童眼軸增長1mm≠屈光度增長3.00D,年齡越小這種相關性越低。
近視分類
輕度近視:-0.50~-3.00D
中度近視:-3.25~-6.00D
重度近視:-6.00D以上(或眼軸26.50mm以上)
2015WHO将-5.00D及以上近視定義為高度近視。
1、單純性近視
2、病理性近視。近視屈光度多于-6.00D,眼軸明顯延長,伴有眼底病變且多進行性加重。
近視嬰幼兒建議配鏡(僅參考)
≤3歲兒童
雙眼近視 |
0~1歲 |
1~2歲 |
2~3歲 |
D |
≥-5.00 |
≥-4.00 |
≥-3.00 |
近視屈光參差 | |||
D |
≥-2.50 |
≥-2.50 |
≥-2.00 |
兒童近視的早期幹預
1、0~6歲兒童
預防為主,主動保護遠視儲備。多做戶外活動,減少看近強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2、近視預測價值
(1)眼軸長度,男性24.08mm,女性23.69mm。不論年齡,作為預警指标。
(2)年齡6~8歲兒童視近視發生最危險的階段。
(3)對于兒童近視預防,我們要做好觀察動态指标,特别是眼軸變化。
上海眼病防治所研究分析6~11歲兒童眼軸發育百分圖曲線
近視低危人群
(1)遠視儲備充足(等效球鏡分布在 0.5- 2.0D之間)
(2)近視漂移不顯著(等效球鏡每年近視化進展小于 0.5D)
近視高危人群
(1)遠視儲備較低(小于 0.50D)
(2)近視漂移顯著(大于 0.5D或在随訪過程中已發生近視)
近視配鏡原則(建議足矯)
1、學齡兒童近視0.75~1.00D需矯正。對于視力下降或較敏感且有症狀的兒童,任何度數的近視屈光不正均需矯正。
2、早期視力下降,散瞳結果近視<0.75Ds。使用0.01%阿托品眼藥水來觀察兒童的眼軸增長和近視度數的增長,加強戶外活動。
非進展性近視:≤0.50Ds/年,使用框架眼鏡。
進展性近視:≥0.75Ds/年
1、角膜塑形鏡。眼軸減緩量為0.15mm/年,近視控制效力,中等,35%~60%。
2、多焦點軟鏡。規則性散光≤1.50D,屈光參差。
3、低濃度阿托品眼液。對于近視控制效力為中等~強等,可達到60%~80%。常規濃度0.01%~0.02%為宜。
4、光學矯正聯合藥物應用。
近視控制:周邊離焦理論
視網膜周邊遠視離焦刺激近視進展,誘導周邊近視離焦可控制近視。
屈光參差
雙眼屈光度不等,球鏡差别≥2.50D,柱鏡差别≥1.50。
遠視性的屈光參差也會造成弱視。右眼 3.75 0.50×95=0.9,左眼 6.50Ds 1.25Dc ×85=0.5。
近視性屈光參差也會造成弱視。
兒童的框架眼鏡可能是弱視治療的首選,若針對大年齡兒童,度數相差很多的,采取RGP和多焦點軟鏡來控制,讓其減少相差,提高視力。
屈光不正伴有水平斜視的處方原則
外斜視者
1、遠視眼,需要低矯,減去1.75Ds。注意:調節性集合功能下降,外斜視度數上升。
2、近視眼足矯配鏡。刺激調節性集合,借以降低外斜視的度數。
小結
1、兒童屈光不正是常見的眼病,不及時治療會影響正常視覺發育。
2、配鏡原則
嬰幼兒:遠視、散光、近視、屈光參差
有無斜視:内斜視、外斜視
條件 雙眼屈光不正 |
屈光不正(D) | ||
0~1歲 |
1~2歲 |
2~3歲 | |
近視 |
≥-5.00 |
≥-4.00 |
≥-3.00 |
遠視(無斜視) |
≥ 6.00 |
≥ 5.00 |
≥ 4.50 |
遠視合并内斜視 |
≥ 2.50 |
≥ 2.00 |
≥ 1.50 |
散光 |
≥3.00 |
≥2.50 |
≥2.00 |
以上為課程内容節選,特别鳴謝吳夕教授接受童資訊的專訪!
此文章為童資訊獨家采訪,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有關眼科資訊,請持續關注童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