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小說《父母愛情》才知道,安傑和婆家的關系到底有多糟糕?
電視劇和原著小說差距還是挺大的。
基調完全不同。電視劇中總是春夏秋,沒有冬天的場景,把平淡幸福、歲月靜好完全表現出來了。小說中,會有夕陽、會有聲嘶力竭,會有不美好的場景出現。
情節也完全改寫。電視劇中,江德福離休後,安傑主動要求回江德福老家看看,但是在小說中,結婚幾十年,安傑自始至終沒有回去過。就連江德福的大哥去世,安傑都沒回去。
安傑在江德福的老家口碑中真是差極了。今天就來看看安傑的兩幅面孔,
婆家人
在電視劇中,江德福說家裡除了一個親妹妹也沒什麼人了。二哥的已知信息是,他和張桂蘭産生了關系,死在了礦上。
江德福是老三,不禁要問:大哥呢?
電視劇裡隻字未提,但在小說中,對大哥這一支有清晰的描述。
我父親的大哥我們的大伯死于一年的夏季,死因不詳且死得突然。
大哥死了,不代表家裡沒别人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枝枝叉叉的人還是挺多的。
并不像德華說的,“近的找不着,遠的還找不着嗎”。為了凸顯江德福和安傑的幸福,電視劇把大哥的信息隐藏了。
安傑在婆家人的口碑到底有多差呢?安傑結婚幾十年,一次老家都沒回過,連做做樣子都不想。老家人對安傑是能不提盡量不提,繞不開就用“三叔那個操蛋娘兒們”代替。
為了美化安傑和江德福的婚姻,劇版在江德福離休後,還是安傑主動提出回老家的。回去之後,安傑還非常自如,并沒有任何不适,反倒是江德福出現了水土不服。
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呢。
沾光
在原著小說裡,對江德福在老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态度也有明确描寫。
在老家,江德福做大官是方圓幾十裡都知道的事情。作為侄子侄女經常被人羨慕,可實際上他們一點也沒沾三叔的光,還要擔個虛名。
逐漸地,他們不想隻擔虛名了,他們要得到實際的好處。于是,浩浩蕩蕩的人群開始向海島進發,也就有了電視劇裡那些老家人登島,賴着不走,還和德華吵架的橋段。
在電視劇中,老家人登島的原因也進行了改寫,變得有些溫情。
德華看着安傑娘家的孩子們,一個一個都被安排去當兵了,感歎她們江家沒一個親戚能沾上江德福的光。
亞菲就說,那活該,誰江家親情那麼少,安家親戚那麼多。
德華就發揮了農村人的質樸本質,說道:真要找,還找不出個把人來。近的找不着,遠的還找不着。
于是,她找四樣給她的老家張店寫了封信。
沒過幾天,一家子真正吃飯,收到了老家來的電報,二大娘要登島了。
二大娘到底和老江家是什麼關系呢?不止觀衆好奇,連江德福自己都搞不清楚。
他問德華:二大娘和咱們家沾親嗎?
德華說:“怎麼不沾呢,你忘了,王五他姑嫁給咱五嬸子她娘家侄兒了嘛。”
德華說完,安傑不自覺笑了,“這什麼親戚,八竿子也打不着。”
這親戚關系,青苔也沒搞明白,就像石明和董宇輝的親戚關系一樣,早出五服了吧。
劇版的内容,已經徹底把大哥這一脈徹底抹殺了。
要特别說的一點是,老家人登島也沒有什麼目的,無非就是“走哇,到三叔家吃大盤子去呀!”和二大娘登島讓燕鳳穿身軍裝的目的又有不同。
安傑的娘家人,登島目的就非常明确,就是安排孩子當兵。
一個為口腹之欲,一個為前程未來,眼界、格局一下就差出來了。
安傑的态度安傑對待老家的人的态度,小說和劇版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在電視劇,不管是二大娘登島,還是那些雜七雜八的親戚來,安傑都盡顯女主人的風度
好吃好喝管夠,把女兒的房子也騰出來給親戚住,還買布做衣服。總之,他們的空手而來,滿載而歸。
小說中,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江德福說:“你就不能笑笑,臉上好看一點?”
安傑說:“不能。”
江德福問:“為什麼不能?”
安傑說:“笑不出來。”
江德福說:“怎麼就笑不出來呢?”
“噢,你問我,我還沒問你呢!”安傑火了,聲音也一下子提高了,安傑說:“看着這黑壓壓的一片,你能笑得出來嗎?”
這是小說中描述的江德福和安傑的對話。安傑可不是那麼和善和隐忍,她不給老家人好臉,也不屑于僞裝自己的情緒。
在電視劇和小說中,安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電視劇說盡了婚姻的美好,小說卻處處透露着冷漠。
如果拍成另一版的《金婚》,大概也不會這麼經典了吧。
追求美好,始終是人的本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