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從外表去判斷一個人,因為那極有可能是他選擇讓你看到的。
從貨車司機到億萬富翁再到锒铛入獄被判死刑,王文襄僅僅用了30年。
旁人眼中的他不僅是黑龍江省經濟風雲人物,更是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的慈善家。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成功的企業家,竟然是雇兇殺人被判死刑的罪犯。
曾經被光環籠罩的王文襄究竟是如何堕落成一個冷血殺手?這裡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事實呢?
01 扶搖直上王文襄,1960年5月11日出生于北京。
不過,他并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而是被從老家哈爾濱來此地務工的父母“帶”到了這裡。
隻可惜,好景不長,王文襄的父母就遭遇了雙雙下崗的厄運。
為了給兒子一個好地成長環境,他們糾結再三下,最終還是決定暫時離開這裡,回老家生活。
王文襄離開北京時,已經記事。
或許是腦海中停留了許多兒時在北京胡同玩耍的記憶,王文襄暗下決心一定要重新回去。
對于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想要走出農村生活在大城市,讀書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機會,王文襄也不例外。
為了完成自己的計劃,王文襄格外努力。
隻可惜,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天,他還是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
沒有辦法,王文襄隻能換個途徑回到北京:去北京找工作。
現實給了王文襄沉重的一擊,由于學曆和工作經驗的原因,在北京沒多久後,他隻能打道回府。
恰在此時,老家哈爾濱木器制造廠正在招聘貨車司機,無論是薪資還是福利都非常可觀。
正當王文襄興緻勃勃地準備報名時,忽然發現職位要求裡面有一條硬性條件,熟練開車且有駕駛證。
為了把莊稼從農田運回家中,村裡的每一個年輕人幾乎都會開車,隻是這駕駛證卻還從來沒有聽說過。
來不及猶豫,王文襄連忙趕到鎮上的車管所,了解情況後便拿出全部積蓄報了一個名。
為了早日得到這個工作機會,他夜以繼日地練車,僅僅花費了三個月就将駕駛證拿到了手。
1981年年初,王文襄持證上崗,順利成為哈爾濱木器制造廠的一名貨車司機。
衆所周知,貨車司機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位,熬夜跑長途更是常有的事情。
盡管如此,年輕的王文襄卻從來沒有喊過一個苦字,隻要是廠裡安排的工作他每次都會滿口答應。
隻可惜他的不善言辭和老實巴交并沒有給職業生涯帶來一絲轉機,反而在木器制造廠工作了很多年還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貨車司機。
如今家裡的日子雖然比之前好了許多,可是王文襄的薪資待遇和職位等級卻仍然在原地停滞不前。
眼看與自己一起來廠裡的其他同事甚至還沒自己來得早的同事們都已經得到了晉升,他的心裡不免有些失落感。
“難道天生就要活在别人的光環之下嗎?難道這輩子就隻能做一個普通人嗎?”
不,王文襄不願這樣。
猶豫再三,他還是辭去了這份沒有任何成就感的工作,重新成為了無業遊民。
正當王文襄為未知的未來生活一籌莫展時,哈爾濱市新發小區拆遷指揮部向他抛來了橄榄枝。
與木器制造廠相比,該工作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在體制内,他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了。
隻要王文襄還像以前一樣踏踏實實地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用不了多久便能弄個一官半職。
想清楚利弊後,他當下便接受了這份職位邀請,并于1991年正式上崗。
上任之後,王文襄的工作仍然是擔任司機,不過這份工作似乎又與之前的貨車司機有些不同。
因為他接觸的不僅僅有貨物,甚至還有一些隻有拆遷指揮部才能得知的小道信息。
雖然能提前得知内部消息,但出于職業道德他從來沒有向外人透露過半分,直到1992年。
1992年的一天,哈爾濱市某房地産負責人主動登門拜訪,聽到對方開出的誘人條件之後,他内心的最後一道防線還是被攻破了。
畢竟沒有誰會和錢過不去,一份小小的司機職位卻能拿兩份不菲收入,王文襄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也是從此時開始,他經常以房地産“線人”身份出現在拆遷部,一旦有風吹草動便立刻告知對方。
在王文襄的暗箱操作下,房地産生意自然順風順水,而他在其中更是謀了不少利益。
02 利欲熏心或許是體驗到了有錢人的快樂,王文襄逐漸不願滿足于當下的安穩生活。
在與房地産打交道的這幾年裡,他忽然意識到這個行業是個不錯的創業方向。
王文襄向來就不是一個做事拖延的人,緊接着他便再次辭去了當下穩定的工作,去房地産領域闖蕩一番。
憑借着在拆遷部多年積累下的人脈,他很快就聯系上了一家房地産開發商。
這一次,他要賺筆大的。
隻可惜現實并沒有王文襄想得那麼簡單,想要購入一塊地皮建成小區,光資金就需要幾十萬。
近些年來的收入雖然蒸蒸日上,但想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沒有辦法,王文襄也隻能硬着頭皮去找親朋好友借錢,東拼西湊加上銀行貸款總算籌夠了初始資金60萬。
緊接着,他便借着舊日交情從之前的同事口中打探到最新的拆遷項目計劃,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所有事情都安排妥當之後,王文襄便和開發商一起正式“登台演出”,自導自演了一出大戲。
結果可想而知,這個“聰明”的男人首次創業便以成功而告終,甚至還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6年,王文襄又複制該成功模式在哈爾濱另一處的拆遷地開發了一個小區,同樣賺得盆滿缽滿。
自此,他的大名便頻繁出現在哈爾濱房地産業界大亨的名單之上。
人的欲望總是無止境的。
1997年,王文襄創立哈爾濱信恒房屋土地開發有限公司。
要知道,這可是黑龍江省首批民營房地産開發企業,其在社會上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
借着國家這股東風,王文襄很快又将哈爾濱信恒房屋土地開發有限公司轉型為黑龍江省信恒實業集團。
經他手開發的小區幾乎遍布黑龍江全省,他再也不是昔日那個一事無成的窮小子了。
眼看王文襄的生活一日比一日好,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兒時的那份執着,回到北京。
2000年,他再次來到了那個夢寐以求的城市,與40年前相比,這裡的一切都更加讓他着迷。
來不及猶豫,王文襄立刻斥重金在宣武區投資建設了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的北京信恒大廈。
天生具有商業頭腦的他很快又将房地産行業延伸到其他領域的服務業,從溫泉酒店到度假勝地,他全都做到了。
彼時的王文襄隻有41歲,卻已經擁有了上億萬資産,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
或許是窮苦出生的原因,一夜暴富後的王文襄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鋪張浪費,反而還把大多數錢都捐給了有需要的人。
在1988年的抗洪救災中,他毫不猶豫地便捐款捐物共計150萬元人民币送到了災區一線。
2000年6月,王文襄得知黑河市要重新修建瑷珲曆史博物館,他一次就捐了10萬元。
沒過多久,他又以個人名義向哈爾濱市平房區平新鎮中心小學捐款5萬元,甚至還捐資100萬元建立“大學生信恒基金”,為學子雪中送炭。
自此,王文襄的名字便頻頻出現在各大新聞報刊上,哈爾濱市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位慈善家的豐功偉績。
2009年,當他再次出現在新聞上時,所有人都震驚了。
這一次沒有褒獎,也沒有慈善,而是一篇來自中國法院網哈爾濱億萬富翁雇兇殺人案宣判的新聞。
其中那位男主角,正是名噪一時的王文襄。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所有人都震驚不已,他明明有着大好前途,怎麼會突然攤上人命官司。
在北京的這十年裡,王文襄究竟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此事還要從本案的受害人鐘益師說起。
03 自食惡果彼時的鐘益師還是黑龍江東西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為了能在房地産行業分一杯羹,不遠萬裡跟着王文襄來到了北京。
一位有錢,一位有技術,不謀而合的二人在北京很快就站穩了腳跟,信恒大廈的崛起更是讓建築工程隊從中賺了不小一筆。
2001年6月,鐘益師像往常一樣通過招标承包了王文襄旗下在北京某小區的三棟樓房工程。
誰知到預付工程款的時候,信恒實業集團的工作人員卻遲遲不肯拿出。
正當鐘益師一臉茫然的時候,負責人王文襄忽然出現了,随後便一臉愁容地解釋道。
“鐘師傅,實在不好意思,公司的錢最近都在外面飄着,眼下實在是拿不出太多現錢,你看能不能寬限一段時間。”
出于二人多年情誼,鐘益師當然可以答應這個請求,可是一想起工程隊裡的百十号工人還指着這個錢養家糊口,他還是婉言拒絕了。
或許是感受到了對方的為難,王文襄最終決定将其中等價的兩層門面房作為資金抵押給工程隊。
見狀,鐘益師也不願再糾纏下去,隻要有房産在手,就不愁沒錢給工人們發工資。
不承想這兩層門面房的價格竟一路飙升,等到工程結束時幾乎已經翻了一番。
突如其來的好運讓鐘益師欣喜不已,萬萬沒想到昔日一個不經意的舉動竟然能收獲如此回報。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王文襄卻陷入了無盡的自責與懊悔之中,他不甘心這天上掉的餡餅就這樣落在别人頭上。
恰在此時有位商戶想要購入這幾層門面房,利欲熏心的他二話不說便将其賣了出去。
等鐘益師找上門來時,所有事情都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
為了讨回公道拿到應屬于自己的東西,黑龍江東西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毫不猶豫地将信恒實業集團告上了法庭。
2001年12月,信恒實業集團敗訴,并賠償對方工程款人民币1000餘萬元。
自此,兩家公司便正式結下怨恨,甚至還經常互相舉報,成為了對簿公堂的常客。
随着時間的流逝,王文襄對鐘益師的怨氣越來越深,一想起那1000餘萬元的工程款就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2009年3月,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可怕的想法,殺人洩憤。
來不及猶豫,王文襄立刻将秘書兼心腹白鵬喊到了辦公室,猶豫再三後緩緩開口道。
“你願意為我做任何事嗎?”
話音剛落,對面這個年輕人便用力地點了點頭,王老闆向來對手下親如手足,自己沒有理由不幫這個忙。
得到肯定回複之後,王文襄也不想再拐彎抹角,随即便道出了要求。
“我想請你綁架一個人,鐘益師。”
聽到這裡,白鵬明顯愣了一下,綁架這事他還從來沒有做過,一着不慎恐怕就會有牢獄之災。
或許是看出了對方的猶豫不決,王文襄繼續推波助瀾道。
“隻是吓唬吓唬他而已,事成之後我給你一大筆錢,再把你送出國外,保證沒有後顧之憂。”
在金錢與義氣的雙重影響下,白鵬最終還是接受了這項“特殊”的工作,開始了對鐘益師的打擊報複。
為了保證事情萬無一失,王文襄甚至還“好心”地向其提議可以找一個幫手,如此一來就更容易得手了。
在老闆的慫恿下,白鵬很快便聯絡上了一位曾通過網絡結識的男子于毅。
二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作這個差事。
2009年5月18日9時3分,拎着狗糧的鐘益師剛剛進入自家地下車庫準備開車去上班。
隐藏在水泥柱後面的白鵬和于毅忽然跑了過來,用繩索套住了他的頸部之後又将其踢倒。
倒地的鐘益師奮力掙紮,無奈被兩個年輕人死死壓在了底下絲毫動彈不得,雙腿蹬了幾下便沒有動靜了。
擔心鬧出人命的白鵬和于毅連忙将其塞進汽車後備箱,一路飛馳到哈爾濱市南崗區紅旗鄉某廢棄磚窯。
誰曾想等他們從後備箱将鐘益師再拖出來的時候,對方已經沒有了呼吸。
沒有辦法,白鵬也隻能給王文襄打電話請求下一步計劃,對方當下便提議讓他們焚屍滅迹。
所有事情都處理完成之後,兩位作案人立刻将繩索、刀以及桑塔納車輛等作案工具丢棄。
與此同時,鐘益師的家屬也察覺到了事情的異常,并于他失聯7小時後報了警。
地下車庫的監控錄像雖然記錄了整個犯罪過程,但錄像中的兩位嫌疑人面目模糊,警方偵破一度毫無進展。
所幸有熱心市民舉報以及特殊的技術手段偵測,白鵬和于毅二人于5月26日在河北省廊坊市被警方逮捕。
面對重重證據,兩人供認不諱,并将其幕後主使王文襄一并供述出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2011年9月1日,王文襄等人因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執行死刑。
這一年,他51歲。
從普通司機到億萬富翁,王文襄足足打拼了20年,但從億萬富翁走向生命的盡頭,他卻僅僅用了10年。
實在是可悲可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