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一生作畫最忌瑣瑣屑屑、平平闆闆的作品,認為“文似看山不喜平”,作畫也當這樣;詩有别才别理,文有抑揚頓挫,畫家也要有奇思别想和出神入化的藝術手腕。他說:“學習要謙虛,作畫要‘自負’,要大膽,要憋着氣抓住重點,從大處、高處、新奇處涉想。所貴取法乎上,而不是墨守成規,師古自縛。描繪自然,也要動中取勢,變中見奇。平莫如水,遇危石則銀花四濺,重莫如山,繞白雲而通體皆靈。”
潘天壽(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現代畫家、教育家。浙江甯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教于經亨頤、李叔同等人。其寫意花鳥初學吳昌碩,後取法石濤、八大,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随筆》等。1971年9月5日,潘天壽逝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