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安甯、經濟繁榮的唐朝,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高峰。出于“怡神文藝,收攬文士”的政治需要,唐朝大力尊崇文士。
一時間,名家輩出,人才濟濟,各領風騷。在這燦爛的星空中,有一顆星光芒耀眼,他就是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柳宗元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 ,有“韓柳”之并稱。其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而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
廣西柳州市雕像公園柳宗元雕像(圖自圖蟲網)
少年成才
柳宗元出生于京城長安,其祖上世代為官,河東柳氏更是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柳宗元可謂是含着金鑰匙出生,從小就經曆普通人一輩子不曾見過的繁華。
說起年少的柳宗元,稱得上“驚才絕豔”。公元793年,柳宗元參加進士科考試。在那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年代,21歲的柳宗元第一次參考便進士及第,聲名大振。
自此之後,柳宗元跨入了上層官場的圈子,他立志要消除政治的黑暗腐敗,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政治上的立場注定了柳宗元不會是一名中規中矩的官員,他成了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公元805年,太子李誦即位,為唐順宗。新帝即位後,重用王叔文等人,而柳宗元因與其政見相同,被提拔為禮部員外郎。
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後,積極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這是柳宗元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他和同僚們大力推行改革措施,期望能引領大唐走向一個嶄新的局面。
好景不長,随着唐順宗因病退位,還不到兩百天的改革因宦官和官僚勢力的聯合反撲而退出曆史舞台,柳宗元也由此開啟遭貶生涯。
永州為紀念柳宗元而修建了柳子廟(圖自圖蟲網)
左遷生涯
被貶永州,可以說是柳宗元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事件。“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的官職,不僅是個沒實權的閑員,甚至連像樣的住所和辦公地點都沒有,隻能寄居于永州的龍興寺内。
和許許多多遭受貶谪的官員不一樣,柳宗元不乞憐,不認命,著名詩篇的《江雪》便是最好的體現。在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裡,漁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似乎忘掉了一切,專心地垂釣。在雪裡、在江上,他是孤獨的,卻又是那樣地孤傲,那樣地凜然不可犯。這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大概就是柳宗元的自我形象。
柳宗元在永州一待就是十年。回京的路上,看到北歸的大雁,柳宗元寫下了《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故國名園久别離,今朝楚樹發南枝。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
十年谪居,終于等到了回京的诏命,雖不知道前途如何,但總算有了一些希望,所以這首詩洋溢着一股枯木逢春般的喜悅之情。
世事難料,柳宗元怎麼也不會想到,等待他的是又一次的貶谪。因權臣排擠,柳宗元被發往更邊遠的廣西柳州擔任刺史。
當時的柳州雜草叢生,瘴氣盛行,滿目荒涼。所幸刺史是個有實權的職位,柳宗元到任後立馬投入到工作中,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柳宗元親自帶領民工進行勘測,利用科學方法,在城北開鑿了一口沿用至今的水井;為了引導百姓從事農林生産,他親自在城西北種植柑樹,并寫了《柳州城西北偶種柑樹》一詩以明其志。
此外,柳宗元還大力指導發展牧副業、造船築路、修建房屋,使柳州的市容和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他還興辦學堂,并親自登壇講課,宣傳進步的文學思想和其他科學知識。由于柳宗元重視文教,柳州湧現了一批娴熟詩書深知禮樂的文化人士。
柳侯祠(圖自圖蟲網)
在柳州,柳宗元走完了生命最後的四年,逝世時僅47歲。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政績斐然、深受他們愛戴的官員,為他修建起衣冠墓和柳侯祠,并将他的姓和地名聯在一起,親切地稱他為“柳柳州”。
文壇建樹
在星光燦爛、百花争豔的唐代詩壇上,柳宗元的詩隻留下140餘首,是存詩較少的一個。但他以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曆和思想感受,借鑒前人的藝術經驗,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當時一個流派的傑出代表。
其詩思想内容近于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故蘇轼把柳宗元和陶淵明并列,稱之為“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的好文章大都出在被貶之後。被人們推崇備至、千古傳誦的“永州八記”便是出自他左遷柳州時期,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遊記名作。
在柳宗元以前,唐代文人雖然有一些記叙山水園林的作品,但都着重于客觀的描繪。柳宗元根據自己長期生活在潇湘山川中的生活體驗,把山水作為一個重要反映對象,精心創作了一系列具有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
“永州八記”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表面上是在遊山玩水,實際上卻是縱情山水之間,借景澆愁,希望從大自然美好風光中得到心理的安甯與滿足。
(圖自圖蟲網)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婁為類。悠悠乎與灏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西山高峻挺拔,氣概非凡,與宇宙的浩氣連成一體,無邊無際。這既是柳宗元對西山的認識和評價,又是借西山自況自喻,明為寫景,暗為抒情,表達出自己高逸脫俗的品格。
總之,柳宗元描寫永州山水,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這是他特殊的貶谪生涯和不幸遭遇的折射,從而形成與前人和後代都有所不同的情景氛圍。無論是簡潔小記,還是長篇大作,都湧蕩着一種向往自然、向往民衆、向往崇高的人文态度,透脫出一種深遠的大境界。
“将相一時,文章千古”。柳宗元一生雖抑郁不得志,但卻給後世留下了諸多優秀的作品,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生命的最後,他用自己最後的才能照亮了柳州的一方荒蕪,實在可歎可敬!
來源: 銅仁日報 永州日報 太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