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大文豪魯迅先生留下的名言,它的意思是對待敵人要決不屈服,對待人民大衆要甘願服務。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也經常會在寫文章的時候引用。但如果要問起這句話裡面的"孺子牛"究竟是指什麼,想必大部分人都是不清楚的!今天我來給大家科普下吧!
"孺子牛"在以前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小牛,其實它真正的含義是"孺子的牛",指的是大人假裝成牛,陪小孩子玩耍,就像小時候爸爸趴在地上扮牛、羊,讓我們騎在背上的樣子。
根據曆史典籍《左傳》記載,"孺子牛"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的齊景公時期。當時,位于河北和山東一帶的齊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齊景公一共有6個兒子,這六個兒子裡面,他最喜歡的是最小的兒子。這個小兒子名叫叫"孺子",是齊景公的寵妃生的。齊景公對他特别寵愛,孺子叫他做什麼他都願意。有一天,孺子看到有牧童騎在一頭牛上,他覺得那樣很好玩,就讓齊景公也趴在地上裝作一頭老牛,馱着自己走。齊景公為了能讓孺子開心,不僅立馬趴在地上裝"老牛",還命令仆人拿一根繩子過來,繩子的一頭讓孺子牽在手裡,另一頭自己用嘴巴咬着,模仿牧童牽着牛的樣子。這是不是和我們小時候要騎在自己爸爸媽媽背上玩耍一樣呀,沒想到早在上千年前,齊景公就已經這麼哄孩子了!
可是好景不長,因為孺子是齊景公"老來得子",所以在孺子還很小的時候,齊景公就去世了。雖然齊景公想讓幼子接替自己的王位,但是由于孺子太小,并不适合做一國之主,所以他的哥哥就代替他登上了王位,這就是後來的齊悼公。
盡管孺子最後的結局并不好,但是"孺子牛"這個典故卻被記載了下來。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會用"孺子牛"來形容那些疼愛自己子女,甘願為他們"做牛做馬"、不辭辛勞的父母。所以,俯首甘為孺子牛,才會用來比喻對人民服務的态度,意思就是要像孺子牛一樣,心甘情願奉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