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家庭教育指導?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學一年級家庭教育指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我是吳志豪同學的爸爸,前兩天,當廖老師告訴我,讓我在家長會上與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經驗時,我真有些惶恐,其實我覺得在座的家長很多比我做得更好,班上的孩子表現都很優秀。說來慚愧,我還時常感到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其實還有很多做得不夠,也存在着不足或是迷茫。所以首先非常感謝學校,老師一直以來對孩子們的教育與愛護,其次要感謝吳志豪同學,是他平時還算不錯的表現,才讓老師給予我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的機會。
經驗是真的談不上,每個孩子的特點不一樣,教育孩子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和一緻的标準,所以今天我也就隻是把個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觀念、方法與老師和各位家長暢談,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道德修養方面
古人說“成才先立德”,兒童缺乏成長閱曆、心智單純,社會認知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不同價值觀念的沖擊和影響,對有些是非的不能準确辨别。如現在社會上的某些攀比風、權利拜金思想等現象,包括一些充滿暴力的動畫影視、網絡遊戲等,家長就要正确的引導(如現在奧特曼影視及卡片内容。其暴力傾向和畫面閃爍刺激對小朋友心理和視力的影響,要引導其他的正面影視、玩具、戶外遊戲、告知現實,打破奧特曼在他心中的崇拜,日本國出品的)。
一個人的才智有高低,是可以通過學習提升,但道德或人格的缺陷會贻害終身,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也就是在重視孩子學業的同時,要把孩子的德育看得更重要。特别是随着網絡信息的發達,孩子們接受信息的面越來越廣,越來越複雜。時有報道某些才華橫溢的大學生,甚至中小學生,違法犯罪的、心理抑郁或走向極端的,真的是痛心疾首,當然其原由不一,但大多與從小的家庭教育、成長環境有很大關系。
“首孝悌,次見聞”。引導孩子孝于父母、尊敬長輩,時刻懷有感恩之心,家長平時言傳身教,要在氛圍中潛移默化。包括尊師益友,待人接物的禮儀、誠信原則。勤節約,愛勞動。有些長輩及父母是從物質貧乏的年代走過來的,吃了不少苦,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在對孩子的吃穿玩等物質方面把控松懈無節制,還是要讓孩子從小理解體驗勞動和收獲的關系。
二、學習方面
這也是多數父母都關心的一個話題,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吳志豪同學現在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馬虎和審題不仔細。我現在已不再他面前提馬虎大意這幾個字,錯就是錯了,要讓他意識到錯誤性質的後果一樣。
其次是在自主學習方面的不足,大多時候還需要提醒,不過現在我不再明确督促,而是采取旁側暗示或是叫奶奶提醒。目标是:一年級上學期是守着做,下學期伴着做,二年級後希望能做到隻要事後檢查。
日常學習基本上都是按老師教程按班就部,沒額外的布置或購買其他作業,但老師布置的任務或複習一定要不打折扣地完成,錯題一定要講解到明白意思,不隻能告知答案,而是要其明白過程,然後在次日出幾個類似的題目看掌握沒。不急于求成,如練寫字,不要求每天寫很多,但一定要按規範寫,養成習慣。(如寫口字,子字的筆順)
平時除周末外,每天晚上九點洗漱,不論作業是否完成,如未完成,要麼早起補齊,要不到學校老師責罰;如九點前完成作業,可以包括看電視自由支配時間。書本文具要整潔、不丢三落四,這方面保持得很好。在特長愛好培養方面,堅持自主選擇為主,選擇的自己喜歡的畫畫,原來嘗試過口才和遊泳等,我們另外報了個書法和打籃球。(前提是商量好了的,不強制逼迫)
三、行為規範方面
1. 出必告,反必面。出門去哪裡玩一定要先告訴家人。
2. 絕對不允許撒謊,敢于承認錯誤。(撒謊的錯誤大于失誤)
3. 對規則的遵循。(舉例:如下棋時,可以假裝放水讓其時不時赢,但不能悔棋,願賭服輸;如過紅綠燈時,不論有無車輛經過)
4. 鼓勵敢于說不。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有主見,表達自己的想法。
5. 要求專注性,一次隻能做一件事。(如不能同時吃飯看電視、同時聽故事玩玩具)
6. 培養責任心。交代一件事,讓他自己負責管理。(如負責倒客廳垃圾或是養蠶)
7. 堅持每日運動約20分鐘,周末可看電視2小時,但每次30分鐘要休息15分鐘。(現已成習慣)
8. 日常表現加減分制。這是從幼兒園就開始的,現在想買玩具和零食,都是自己掙來的分值,會更加珍惜,同時約束養成好的習慣。
9. 協助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表,并相互監督執行。(如寒暑假)
四、家長日常需注意的方面
1. 要能調節自己的情緒,孩子還小,抗壓能力和心智還不夠成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錯誤或難題,盡量不要批評孩子,給他時間,鼓勵他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從旁幫助分析原因,從側面啟發引導他。
2. 對孩子的不同意見要認真聽完,不能随意打斷,等他說完再告訴孩子你的想法,不能一味地居高臨下,否則你以後真的再也沒法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和現實情況了。
3. 有孩子在身邊時不可以說髒話,做過激行為;夫妻、家庭矛盾不能當着孩子的面争吵;老一輩不幹涉孫子輩的教育問題。
4. 切忌不能啰嗦唠叨、切忌不能當衆批評、切忌不能空許承諾、切忌不要總把别人家孩子的優點挂在嘴上。
5. 支持配合學校工作和老師的工作,也就是在支持 參與自己的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話題永遠說不完,每個父母對教育孩子體會 理解各種各樣,都是在不斷摸索學習 成長的過程,相信我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相處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人成才!
我的分享結束了,謝謝大家!#暢談家庭教育##奶爸育兒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