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的一項最新建模研究顯示,在中國,利用低鈉鹽作為全國性幹預措施,每年可預防近46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包括20.8萬例由腦卒中導緻的死亡和17.5萬例是由心髒病導緻的死亡。
據模型估算,此幹預方案每年還能夠預防約74.3萬例非緻命的心血管疾病,包括36.5萬,例腦卒中和14.7萬例心髒病,并每年減少約12萬例慢性腎病(CKD),或近百分之七的新增病例。
那麼低鈉鹽真的像上面研究所說的有這麼多好處嗎?我國居民對低鈉鹽又有多少認知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一、首先我們來聊一聊食鹽對人體的基本作用
從古至今,“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鹽能在其中占到一席之地,可見其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食鹽不僅是一種調味品,更是促進人體正常代謝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之一。那麼食鹽的基本作用有哪些呢?
1、調節人體内水分含量及血液酸堿度平衡
食鹽能調節人體内水份均衡的分布,維持細胞内外的滲透壓、參與胃酸的形成,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能增進食欲; 同時,還保證蛋白酶起作用所必需的酸堿度,維持機體内酸堿度的平衡和體液的正常循環。
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在人體中氯化鈉會分解為氯離子和鈉離子,而氯離子是人體消化液的主要成份,與鈉、鉀離子相互結合,調節維持體内水份含量及血液酸堿度平衡。
如果人不吃鹽或者吃的鹽過少,就會引起食欲不振、暈眩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等症狀。
2、保持正常的肌肉活力
人體血液氯化鈉含量隻有保持在0.6%~0.9%,心髒才能正常跳動,肌肉才能保持正常活力。
因為鈉離子是細胞外液中的主要陽離子,其主要功能就是維持肌肉活性、神經的易刺激性,包括心髒肌肉的活動、消化道蠕動,神經細胞信息傳遞,調整與控制血壓有關的荷爾蒙分泌等。
而體内氯化鈉含量過低,就會引起四肢無力、心率加快,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脈搏細弱、視力模糊、反射減弱、頭發變白等症狀。
在古時候,荷蘭、瑞典等國就有這麼一個刑法,對于觸犯刑法的個人,規定在一個時期内不準吃鹽,以作為懲罰。
了解了食鹽對人的重要作用後,你是否知道食鹽的種類呢?
食鹽根據原料源頭來分,可以分為三大類:井礦鹽類、海鹽類,湖鹽,而我們大家平常吃得最多的就是井礦鹽,因為井礦鹽的成本最低。而根據功能又能分為低鈉鹽、加碘鹽、無碘鹽。
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低鈉鹽。
二、低鈉鹽真的可以降血壓嗎?
什麼是低鈉鹽?
低鈉鹽是根據國家輕工行業标準 QB2019 規定,用食鹽、食用氯化鉀或食用硫酸鎂經科學合理配比而成的食用鹽,其既不影響鹹味,又能維持體内鈉、鉀、鎂的平衡狀态,預防高血壓。
低鈉鹽中氯化鈉的占比為60%~70%,氯化鉀為20%~30%,硫酸鎂為8%~12%,與普通食鹽相比,低鈉鹽的特點就是鈉含量低,鉀含量相對高。
低鈉鹽可以降壓嗎?
可以。前面我們說過低鈉鹽的特點就是鈉含量低,鉀含量相對高。而減少鈉的攝入是可以降壓的,同時增加鉀的攝入擴張血管也可以起到降壓效果,所以低鈉鹽剛好具備這兩項條件,所以可以降壓。
這裡,我們來了解一下鈉離子和鉀離子的生理作用。
鈉離子的生理作用:
(1)調節水量:鈉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組成細胞外液滲透壓。 體内水量的恒定,主要靠鈉來調節,鈉多則體内水量增加,鈉少則體内水量減少。
(2)維持酸堿平衡:鈉在腎髒可被重吸收,與氫離子交換,清除體内的二氧化碳,保持液體的酸堿平衡。
(3)維持血壓:多項研究證實,高血壓與鈉的攝入量呈正相關。 膳食中鈉過多,鉀過少,鈉、鉀比值偏高,血壓則會升高,因此人體攝取鈉過多或不足,都會引起疾病。
鉀離子的生理作用:
(1)維持心肌的功能和神經肌肉正常功能:鉀對心肌的營養十分重要。 它和鈣、鎂協同作用維持心髒的正常功能,維持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
(2)參與新陳代謝:細胞的新陳代謝要有鉀的參與,葡萄糖變成糖原、氨基酸合成肌蛋白、血糖的調節、能量的合成與釋放等,均需鉀的參與。
(3)維持滲透壓:細胞内的鉀和細胞外的鈉相互作用,互相制約,維持細胞内外鉀、鈉離子的動态平衡,維持滲透壓。
(4)降低血壓:鉀可保持體内适當的堿性,有助于維持酸堿平衡,鉀通過利尿、擴張血管等以改善水、鈉潴留,使血壓下降,故鉀能對抗食鹽引起的高血壓。
而根據鹽與血壓國際研究(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alt and Blood Pressure,INTERSALT) 納入32個 國家 ( n = 10 074) 大規模橫斷面研究發現,鈉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
因此,中國及世界各國諸多高血壓防治指南均推薦減少鈉鹽攝入是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措施,而且認為減少鈉攝入能夠降低血壓。
近日,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武陽豐教授與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Bruce neal教授領銜的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中國鄉村代鹽研究的重要成果。
研究表明,對于患有卒中病史的患者或者年齡在6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病的患者,食用低鈉鹽可以使卒中事件發生降低14%,主要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下降13%,全因死亡率降低12%,而且不增加高血鉀所緻嚴重不良事件的風險。
多項研究均表明,低鈉鹽是可以降血壓的,說吃鹽可以降血壓并不是誇大其詞。低鈉鹽的好處我們知道了。
但是吃低鈉鹽真的對我們身體百利無一害嗎?
三、低鈉鹽百利無一害?雖然低鈉鹽是全球專家學者公認的好“鹽”,不過,那是對健康人來說的,對一些特定人群就不一定是好“鹽”了,甚至會造成生命威脅。
1、腎功能不全的人群
腎功能不全的人群不可食用低鈉鹽, 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障礙的人。低鈉鹽中鉀的含量比正常鹽高出很多,而含鉀量高的鹽對于腎功能不全者則是“噩夢”。因為這類患者不能将鉀有效地排出體外,很容易造成高血鉀,高血鉀會引發心律不齊,嚴重時可能出現心力衰竭和心跳驟停。
2、服用ACEI和ARB類降壓藥物的人
高血壓患者有時會服用ACEI和ARB類降壓藥物,服用這些藥物的同時,不能吃低鈉鹽。因為低鈉鹽中鉀含量較高,服用這類藥物會增加患者患高血鉀的風險,從而威脅生命。常見的藥物有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統稱普利和氯沙坦,缬沙坦,厄貝沙坦等。
低鈉鹽多多益善?
物極必反,不管吃什麼鹽,吃多了必然對身體有害,所以低鈉鹽再好也要适量。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每人每天5g ~ 8g鹽,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為8g鹽,在這種鹽攝入量的條件下,人體鈉鉀離子才是平衡的。
然而根據最近一次 《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每人每日食鹽為12克,竟然足足高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标準兩倍之多。
而低鈉鹽中氯化鈉含量低,相比正常鹽來講,達到同樣的鹹度要放更多的低鈉鹽,而鹽的過量食用則會有以下幾點害處。
1、身體水腫
鹽對水有某種吸附力,人體内鹽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應地增加,此時人就會感到口幹舌燥,飲用大量水後,水分子會很快進入血液,從而被血液裡的鹽牢牢吸附,使血管膨脹,過多水分就會滞留在體内,産生身體水腫現象。
2、導緻癡呆
在我國的餐飲烹饪方法中,人們長期以食鹽及含鹽量高的鹹味調料為主,這種烹饪方法及飲食方式導緻人們習慣了食鹽對味蕾的刺激,以緻産生了味覺的繼承性,對鹽産生了依賴感,每天的鹽攝入量也就多于世衛組織推薦量。
然而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上的文章卻不得不讓我們遠離這種高鹽的烹饪方式,研究指出高鹽飲食會導緻大腦中tau蛋白的改變,進而對大腦認知功能産生負面影響,而維持低鹽飲食則可延緩癡呆的發生。
總結
低鈉鹽對正常人來講,是一種好鹽,是能夠降低血壓的一種食用鹽,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們對低鈉鹽的認知程度還很低,普遍還是食用普通的碘鹽等,然而在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已經立法規定全民食用低鈉鹽。通過廣泛的健康教育并推廣使用低鈉鹽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已大幅降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