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衆參觀族譜展 喻江平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 葉輝 通訊員 竺佳怡)7月18日,湖北省第十屆曬譜節在省圖書館舉行,22個稀見姓氏的家譜在館内的湖北家譜收藏中心展出。
這些姓氏,有些來源于西周、春秋分封之地,有些來源于始祖名号,也有皇室改姓。比如,隗(Wěi)姓,始于春秋時的翟國,展出的譜籍為湖北新洲、紅安、安陸, 1287年由江西豫章饒府遷往今黃岡市府地,譜籍修于2011年。
湖北家譜收藏中心位于湖北省圖書館五樓 葉輝 攝
這些展出的族譜中,十分具有曆史文化價值的,是分别修于1981年和2012年的兩部《讓氏家譜》。明建文帝,即朱元璋之孫朱允炆,在燕王朱棣叛亂後的失蹤之謎,在這兩部家譜之中得到了解答。
讓氏族譜 葉輝 攝
據譜中記載,讓氏始祖讓銮,實際上就是明建文帝朱允炆。其在燕王朱棣叛亂之時,自地道逃出,匿居民間,以“讓”、“銮”二字喻義遜位,改名易姓。建文帝雲遊四海,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晚年定居湖北武昌,在此留下一支後人,即讓氏一脈。
曾任中央圖書館特藏組主任,台灣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處長、副院長的着名圖書文獻學專家昌彼得先生,為1981年編修的《讓氏家譜》作序。在序中,他充分論述了讓氏始祖即建文帝朱允炆的理由,并對本譜做出了“一般家譜中所僅見者”的高度評價。
除讓姓外,還有鮑姓、隗姓、操姓、昌姓、谌姓、鄂姓、郜姓、蒿姓、郝姓、 危姓、辛姓、駱姓、藍姓、遊姓、栾姓、倪姓、皮姓、瞿姓、榮姓、帥姓、海姓、樂姓等22個稀見姓氏的家譜進行了展出。
據家譜中心主任範志毅介紹,為保證有譜可展,本次挑選湖北省内稀見姓氏時,以館藏家譜為基礎,參照了《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一書,對照各姓氏的分布情況,挑選出了本次展出的22個稀見姓氏的家譜。
觀衆參觀稀有姓氏家譜展 葉輝 攝
追根溯源,每個姓氏的背後,都有其曆史的傳承,都有不同的故事。
鮑姓,發源于今山東曆城,管鮑之交乃千古交友之典範;
隗(Wěi)姓,始于春秋時的翟國,得姓始祖大隗。《姓氏考略》上指出,隗姓出于古帝大隗氏,隗姓望出西河;
操姓,三國時魏武帝曹操之後;
昌姓是妊姓的後代;
谌姓,出自姬宗,乃周朝王族後裔;
鄂姓,源于姞姓;
郜姓,是周文王之子郜叔的後代;
郝姓,出自子姓,其始祖為商朝天子帝乙;
危姓,周武王蘇姬子拳掌有危字紋,賜其子新姓危,封洛陽王;
辛姓,以地為氏,尊啟為辛姓得姓始祖;
駱姓,源于姒姓,出自夏禹裔孫少康之後,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藍姓,始祖藍田,字種玉,高辛氏之裔,從西伯侯伐,得功建勳,追封藍侯,以官命族;
遊姓,源于姬姓,春秋時期,鄭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遊,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栾姓,出自姬姓,晉靖侯的孫子栾賓的後代;
倪姓,始自鄭武公封次子于郳,子孫不忘其封地,以郳為姓,後易郳為倪。
皮姓,先祖“皮氏帝”,夏朝邦國之主。因該邦國之人開發獸皮使用方法,被稱“皮氏帝”;
瞿(Qú)姓,中國姓氏中最早的姓氏之一,武乙後裔即以祖上尊名“瞿父”為姓,沿用至今;
榮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在《呂氏春秋》有記載,據說榮授曾經奉黃帝之命,與伶倫共鑄十二鐘,以和五音,是中華民族音樂的始祖,也是榮後人尊為榮姓的得姓始祖;
帥姓,出自師姓,始祖師昺,為三國末晉初的大司徒、兵曹尚書,他為避晉景帝司馬師的名諱而改姓帥;
海姓,始祖海春,春秋衛國靈公大臣,其後人集中于薛郡(今南方閩粵一代);
樂姓,始祖樂父。宋諸侯國微子啟的第八代侄孫宋哀公,将君位傳給兒子子撝公,史稱宋戴公。戴公生有六子,第三子名子衎,字樂父。樂父衎的孫輩子季甫和子夷須以王父字的“樂”字為氏。
國家級古籍修複技藝中心湖北傳習所工作人員演示家譜修複 葉輝 攝
“對于家譜而言,片紙隻字都是寶,傳習所工作人員一片匠心護家譜為我們的下一代守着精神财富,家譜保護的最終目的是有效傳承。”家譜中心主任範志毅介紹,下一步,我們将利用現代化手段,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北地區家譜影像全文數據庫,使湖北省圖書館成為湖北地區家譜信息資料中心,為尋根認祖提供信息資料,為湖北的經濟、文化建設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