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呀,不懂科學技術,不會動腦子,都不會種菜了”。
昨天,菜農王洪良夏季盆栽蔬菜上市,看到一盆小白菜賣到15元,同樣是種菜的張大叔不由感歎地說:你看,這一盆菜還不到半斤,比我們種的要貴上幾倍呢。
王洪良所在的村是蔬菜種植村,村裡有大大小小的蔬菜大棚100多座,種植了各種各樣順季的反季節的蔬菜。
王洪良家有兩個蔬菜大棚,一直是父母在種菜,跟村民們一樣,采用傳統的種植模式種植蔬菜,每年的收益除去開支,略有盈餘。漸漸地,父母年齡大了,也幹不動了,二年前,王洪良接過父母身上的擔子,從城裡返鄉種植蔬菜。
30多歲的王洪良上過大學,腦子靈活,肯學習,愛鑽研,回家隻種了一季的蔬菜他就發現了問題:如果還是按傳統的種植模式,大家都是種一樣的蔬菜,上市的時候紮堆,價格低,不好賣,好的時候還能賺點錢,要是遇上市場低迷,虧本也是常有的事。
要想賺錢,那就得改變思路,另想辦法。
既然是紮根農村搞發展,那就必須找到新的緻富門路,王洪良一有時間就去市場轉轉,翻閱農業技術知識,上網查找緻富信息。有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一篇報道:有位農民在大棚裡種蔬菜,但他的蔬菜不是直接種在地裡的,而是用花盆種的,種出的菜每盆售價10至30元,非常俏銷,一個大棚的收入比傳統種植提高了幾倍。
王洪良來了興趣,大棚自家就有現成的,這不正适合自己做嗎?而且新聞報道裡的地方離自己也不太遠,他當即聯系了寫報道的編輯,拿到那位菜農的聯系方式和确切地址,第二天就去上門學習求經。
回家後,他将自家的一個大棚進行改造,購進了大小不等的花盆,開始試着把蔬菜種進花盆裡,誰知這一次大膽的嘗試帶給了他很多驚喜。
用花盆種菜比傳統的種植方式更方便、更好管理、生長更快更好,也縮短了上市時間,第一次種了1000盆,王洪良還擔心不好銷售,沒想到大家都創着購買,1000盆蔬菜3天就賣完了。這大大增加了他的信心,馬上又種植了第二季,數量增加了3000盆。
今天,帶着好奇,我參觀了王洪良的盆栽蔬菜,一走進大棚,就見各種各樣的綠葉青葉,綠油油蓬勃地生長在花盆裡,有空心菜、小白菜、生菜、油麥菜、小油菜、芹菜、香菜、菠菜等。
王洪良說:都是種植的生長周期比較短的綠葉蔬菜,相比于直接種在地裡,盆栽好管理,病蟲害少,不噴農藥的蔬菜品質也高,隻要是吃過一次,都會多次購買。
我問,在大棚裡盆栽蔬菜,效益怎麼樣?
王洪良給我算了一筆賬:一個大棚一茬種3000盆左右,按盆的在小售價為10元至20元,每盆按10元算,一茬收入3萬元,一年最少可以種四茬,毛收入12萬左右。一盆蔬菜的成本大概在5元左右,除去成本,純收入在6萬左右。
那怎麼才能種好盆栽蔬菜,盆栽蔬菜要注意什麼?王洪良說:盆栽蔬菜雖然很簡單,但要獲得高收入,還需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在保護地進行栽培,也就是在塑料大棚裡種植。露地種植受環境、氣候等的影響,溫度、濕度、病蟲害不好控制,生長周期也長,種出的蔬菜品質得不到保證,導緻投資比收入還高,不适合露地盆栽蔬菜。
其次是花盆的選擇,要根據當地市場的需求和種植的蔬菜來選擇花盆,可以用專供蔬菜種植的盆,也可以用塑料花盆、泥瓦盆,韭菜也可以用泡沫箱,觀賞用的蔬菜可以用彩釉陶瓷盆。
第三在基質的選擇上,用菜園土、草炭、有機肥混合,比例為4:3:3,即4份菜園土、3份草炭,3份有機肥。有機肥用牛糞、羊糞發酵而成。整個生長期不用化學肥料,追肥以花生餅、菜籽餅發酵的有機肥為主。
最後在盆栽蔬菜的品種來說,适合盆栽的蔬菜還是以小白菜、油麥菜、菠菜、空心菜、苋菜等葉菜類為主,其它的根莖類和藤蔓瓜果類蔬菜雖說也能盆栽,但是産量低,不劃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