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味模仿而失其本心

一味模仿而失其本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06:39: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味模仿而失其本心(以塑載道以像傳情)1

圖①:《問道——孔子問道于老子》之老子。 圖②:《問道——孔子問道于老子》之孔子。 圖③:《超越時空的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 中國美術館供圖

2021年9月,我創作的青銅組雕《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矗立于希臘雅典阿果拉廣場。在愛琴海的陽光下,兩尊青銅雕像分立東西,面向彼此:蘇格拉底挺拔健碩,孔子溫文爾雅,二人侃侃而談。希臘作家尼科斯·卡贊紮基斯曾說,“蘇格拉底和孔子是人類的兩張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張人類理性的面孔”。孔子代表着東方的溫良恭謙,蘇格拉底則象征着西方的理性品格,他們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和希臘間偉大思想的對話似春風化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将為人類文明提供更多可能。

寫意雕塑凝聚中國文化之“意”

南京師範大學是我藝術生涯的重要起點,徐悲鴻、傅抱石等很多大師都與之淵源深厚。我上學時臨摹,例如《擲鐵餅者》《大衛》《持矛者》等石膏像,都是徐悲鴻當年從法國帶回來的。南師大不僅美術系好,中文系和教育系底蘊也很深厚。心理學家高覺敷翻譯了弗洛伊德的著作,文史學家唐圭璋、孫望等都曾在那裡執教。我雖然就讀于美術系,但一有時間就到中文系和教育系聽課,得到多種文化的滋養。

我在大學學習階段,醉心于印象派色彩、用筆的寫意性,并将其與我自小就喜歡的書法、中國畫進行比較,獲得更多對“意”的理解。1996年後,我到歐美學習雕塑與陶瓷創作,接觸了不少西方藝術家,他們對中國藝術非常欽佩,認為我應該回到自己的祖國。1998年,我回國後在南京大學擔任教授,創建美術學科。在這期間,我重訪敦煌、大足、麥積山等地,考察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中國文字的生成及其不同書體的演化、中國畫及雕塑都非常重視“意”的表達,這種“意”直抵靈魂深處。我認為,藝術應該回歸到本體,即通過客觀物象來表現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把表現客觀物象作為目的。為此,我提出了“寫意雕塑”。

在我看來,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中國美術家要找到支點,才能在世界藝術史圖景中立定文化坐标。“寫意雕塑”的概念建基于我對中華美學精神和中國傳統雕塑藝術所進行的研究。寫意雕塑的“意”,就是中華文化之“意”,通過形來寫神,達到形神兼備,将中國哲學、文學、史學的世界觀、生命觀、價值觀,以及中國造型藝術中的書法、繪畫、雕刻等意象融入雕塑。寫意雕塑同時吸收了西方寫實主義的精華,借鑒了20世紀以來西方視覺藝術革命中所建立的藝術新樣式。所以,它意在融彙古今中外,打通藝術類型隔閡,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文化概念。在走向世界、與世界對話的過程中,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彰顯出一種由内而外的文化張力,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曆史與現代創造的載體。

用雕塑藝術“為時代造像”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立志塑中華曆史人物像以立時代豐碑。為此,費孝通先生曾為我題字:“得其神勝于得其貌”。他告訴我:“塑像,要抓住神。”這帶給我莫大的啟示,也讓我堅定了一個理想:用可視的形象,把那些不可視的、寫在書本裡的、口口相傳的民族曆史展示出來,讓每一尊雕塑都能映涵時代精神,體現時代坐标。30多年來,我潛心于斯,塑造了數百尊“中國人”像,從老子、孔子到魯迅、陶行知、袁隆平等,他們從曆史長卷中走出,以無聲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藝術是溝通人們心靈的橋梁,人們在對美的感知中展開思想與情感的交流。通過塑造中華曆史人物,可以表現中華民族雖曆經滄桑,卻始終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情操。大概正因此,季羨林先生将我的創作稱之為“為時代造像”。

在雕塑“中國人”像的創作過程中,我深感一個民族如果要向前走,沒有精神、沒有靈魂是不行的。我為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塑像,希望年輕人在與這些人物的每次“對視”中,都能感受到人生的價值和力量。

令我所感動的是,這些塑像不僅在國内受人敬仰,在國際上也廣受歡迎。近30多年來,我創作了近600件雕塑作品,其中有50多尊雕塑立于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文化與世界對話的符号。2009年,韓國建立“吳為山雕塑公園”,将我創作的老子、孔子等中國賢哲塑像陳列于釜山仁濟大學校園。2012年11月,我的作品到意大利國家博物館巡展。在布展過程中,意方工作人員看到老子像,立即放下手中的機械工具,用人力将“老子”擡到高高的展架上,以表達他們對這位東方哲學家的敬意。2014年3月,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在我創作的《虛懷若谷——老子》塑像前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中國。”

2020年1月,意大利達·芬奇博物館立起一組大型雕塑《超越時空的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由我創作的這組雕塑展現出達·芬奇與齊白石兩位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藝術家相視相望、彼此傾聽的場景,東西方文化于此對話,象征着人類文明情感的交流。作品揭幕時,全場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意大利國歌,傳遞出人們對文化共融、藝術共創、人心共通的需求與呼喚。

發揮藝術作品的美育價值

2014年下半年起,我和中國美術館同仁開始策劃“典藏活化系列展”,将許多放在庫房裡甚至在課本上都有,但是觀衆看不到的原作展示出來,滿足人民對美的需求。例如,2017年我們舉辦了“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悉數亮相。展期正值冬季,天氣寒冷,觀衆依然排起兩公裡長隊等待入館。在2018年夏季舉辦的“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上,來自61個國家的224件藝術珍品同時亮相,畢加索、達利、珂勒惠支等藝術家的作品也在其中。為滿足觀衆熱情,我們将參觀時間延長到晚上8點,并舉辦“美術館之夜”,邀請歌唱家、演奏家、朗誦家表演,有聲有色推動美的傳播。

中國美術館的庫房是國家的文化寶庫,如同銀行存款要産生利息,我們要對藝術作品進行梳理和展覽,走進人民心中,通過優秀的藝術作品教育、鼓舞、激勵人民,這就是巨大的“利息”。這不僅是作品的活化,也是“人”的活化。與此同時,中國美術館還在不斷充實館藏,盡力收藏優秀的藝術創作。一個民族要向前發展,要記住曾經走過的路。優秀的藝術作品是中華民族在發展過程中,藝術家把握時代、反映人民心聲、用智慧記錄曆史的結晶,體現出他們對國家、對人民、對河山的熱愛。中國美術館珍藏着大量這樣的作品,這些出類拔萃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近年來,中國美術館通過策劃舉辦高質量的展覽,活化經典、吸引觀衆、弘揚精神,讓美融入生活,盡最大可能發揮藝術作品的美育功能和社會價值。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美術館向世界許多博物館和美術館送去慰問,得到的回複同樣充滿溫度。可以說,大家不約而同地認識到,這場疫情在世界範圍發生,所有人都寄居在一葉扁舟之上,我們應相互理解、相互協作。文化交流可以帶來情感的融彙、思想的互動、價值的共鳴。而文化交流的本質,是心與心的交流。我們要用美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在相互尊重中,使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為世界共享,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生成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作者為中國美術館館長)

版式設計:蔡華偉《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2日 07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