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是人類從靈長類進化的證據之一,在脊椎結構上屬于最末端,不具支撐或保護髒器的功能,是尾巴退化之後殘留一小段的骨性結構。女性的尾骨較男性長且直,由于這男女生理構造上的差異,女性因跌坐造成尾骨受傷的機率較男性為高。另外,女性在分娩時也可能因為胎兒經過産道時造成尾骨壓迫而挫傷。
雖然在解剖學上來說,尾骨不算是相當必要的構造,但是一旦受傷确是令人坐立難安。有些個案在急性期可能甚至無法平躺或坐下,排便時也會造成劇烈疼痛。薦椎與尾骨周邊又布滿許多重要的副交感神經叢,骨盆腔内的交感神經叢對于維持女性正常生理周期、男性勃起功能、與大腸末端尾骨複位讓神經系統重新回複平衡才是既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雖然大多數的患者在經過适當的治療後可獲得改善。但是,由于尾骨實無适當的支撐,若稍有不當坐姿或骨盆傾斜的情況,很容易在治療期間複發。因此病患的衛教也同樣的重要,例如教導正确的坐姿以避免壓迫、盡量避免騎乘機車、配合适當輔具如甜甜圈坐墊來減輕尾骨壓迫。再受傷初期若能盡早獲得适當的調理與治療,愈後狀況也會比長期慢性疼痛者佳。
脊骨神經醫學
案例一
Mr X在生産過後開始出現尾椎骨疼痛的情況,曾試過中醫針灸、複健科物理治療,卻未能完全減緩尾骨的疼痛。每當覺得尾骨疼痛因治療減緩時,臀部周圍反而有一種酸痛自尾骨暈開擴散的感覺,隔沒多久疼痛與緊繃的感覺又回來。
自産後尾骨疼痛持續長達一年多,尤其當姿勢轉變時,尾椎的疼痛總是令Mrx相當困擾。由于疼痛的關系,Mrx也不由得改變平時得坐姿,以骨盆歪斜與前傾的方式來避免尾椎直接的壓迫。長時間下來,平常沒問題的腰也開始出現酸痛的問題。
改由脊骨神經科評價治療。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進行骨盆尾椎矯正。在數次療程後尾椎疼痛不适的感覺大大降低。腰椎酸痛也獲得改善。額外的收獲是原先酸麻的右後肩竟然也不再酸麻。
案例二
Mr H在摔車之後尾椎部位十分的疼痛,疼痛遍及腰部與骨盆周邊,早晨更是痛到無法起身起床。經過檢查後雖然沒有骨折但是發現有尾骨挫傷的情況。經過徒手調理之後,疼痛立即獲得舒緩。
案例三
Miss C不慎由樓梯摔落直接跌坐在屁股上,在尾椎骨持續疼痛數天之後由醫師評價發現有尾骨骨折裂傷的情況。當下給予止痛藥與肌肉松弛劑作為治療。但疼痛狀況卻未見明顯改善。經評價發現骨盆有嚴重歪斜的狀況,在調整骨盆歪斜的問題之後疼痛狀況大幅改善,可完全不需止痛藥。三個月後回診醫師判定尾椎骨折部位愈合良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