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工人參觀“水平運輸機器人”(2022年4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近日,在東麗區海河綠芯生态修複區以及東堼林田生态修複區裡,成群的白鹭、蒼鹭時而踱步覓食,時而在稻田上空盤旋,構成一道生機勃勃的生态風景線。天津日報記者 孫立偉 通訊員 翟鑫彬 攝
7月1日,天津港。可裝載14566标準箱的“乞力馬紮羅輪”開始遠程操控裝卸,标志着這座港口的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全面竣工。一座港口的升級折射一座城市的發展。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先試改革措施、促進科技和經濟深度融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四次到天津考察調研等,擘畫國家戰略,指導改革發展,賦予這片熱土無限的力量。遵循“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的要求,天津謀劃政策、狠抓落實,努力轉換經濟動能,堅持綠色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在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轉換動能創優勢
6月25日,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閉幕式上,一輛酷炫的藍色轎車開到舞台中央──中國第一輛純太陽能汽車“天津号”首次公開亮相。
“這是一輛百分之百太陽能的全自動無人駕駛車,融合感知技術讓其可以應對複雜的路況和天氣。”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在現場介紹,這輛車由天津42家單位聯合攻關、自主研發,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外部電源。
“天津号”的誕生,離不開天津提升發展質量的轉型。
20世紀90年代起,重化工業成為各地快速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依靠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等方面的投資,“天津速度”連續多年領跑全國。“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後,舊産業、舊模式動能逐漸疲軟,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然而當時天津的發展慣性還未消除。”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說。
2014年2月,在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幕開啟。天津定位更加明确: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破局之路就此鋪展。2014年10月,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正式建立,打通裝備制造産學研鍊條;2015年4月,北方首個自貿試驗區落戶天津,在融資租賃等諸多方面探索制度創新;2016年11月,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挂牌成立,促進京津兩市創新研發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2017年,天津直面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怕“褪去胭脂臉難看”──濱海新區将統計口徑由注冊地改為實際所在地,主動擠出2016年GDP“水分”3000多億元;全市“鐵腕治污”,對“貢獻”非綠色GDP的企業關停整治;優化GDP結構,完成粗鋼380萬噸、生鐵175萬噸的産能化解任務。當年,天津GDP增速從2016年的9%下降至3.6%。
增速減慢的同時,高質量發展的勢頭已顯──當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4%,新注冊民營市場主體超22萬戶,增長近四成;世界智能大會2017年開始落戶天津,智能科技成為天津現代産業體系的引領;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快速成長;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優勢産業的支撐作用不斷加強。
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建強說,天津如今産業鍊向高端化方向提速發力。2021年,高端裝備産業鍊中的工業母機、智能裝備、海洋裝備等3條子産業鍊營業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綠色石化産業鍊營業收入增長42.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倍,均大幅快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
綠色發展天地寬
“協同發展的‘京津雙城記’為我的事業打開新格局,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的‘津濱雙城記’,讓我們全家安心快樂地生活。”緻力于“将人工智能融入農業”的胡建龍,2018年把科芯公司總部從北京搬到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2019年一家三口落戶當地。
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2006年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後,在與天津中心城區相向拓展過程中,不少“散亂污”企業紮根中間地帶,生态遭到破壞。同時,濱海新區以發展産業為主,城市公共服務相對較弱,到2016年,每天有30多萬人不得不往返于兩個城區之間。
系統性問題還需系統解決。2017年5月,天津開始集中整治取締2.2萬家“散亂污”企業;同年11月,天津開始對875平方公裡濕地進行全面保護;2018年5月,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之間736平方公裡的綠色生态屏障正式劃定,為京津冀東部再造一葉“綠肺”。
“736平方公裡大約是天津中心城區面積的兩倍,開始有人覺得這鎖住了經濟發展空間,但事實證明,這裡蘊含着發展的‘綠色密碼’。”天津市綠色生态屏障建設現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邊偉光說,無論是林地碳彙的“綠色銀行”作用,還是生态屏障内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帶來的會展企業聚集,都是綠色的經濟效益。
在建設生态屏障的基礎上,2020年11月,天津提出打造“津城”(中心城區)“濱城”(濱海新區)雙城發展格局──“津城”重點突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曆史文化底蘊特色,“濱城”重點凸顯海洋文化和近代工業文化的特點。
“綠化”之後的發展路徑給百姓帶來的獲得感成色更足──2021年,天津每天“雙城通勤”的市民已減少至4萬人左右;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3年的96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39微克每立方米。
改善民生暖人心
聽到“被天津的哪項政策溫暖到了”的問題,年近古稀的南開區欣苑公寓社區居民高麗華脫口而出:“延長供暖!”
曾經,天津每年的供暖期隻有120天左右。從2016年開始,天津連續6年将供暖時間延長到約150天,市、區兩級财政累計多支出超45億元,沒讓群衆多花1分錢采暖費。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發展的落腳點。每年年初,天津都會部署當年要着力解決的20項群衆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2022年,推進社區養老服務位列第一。
以700米為服務半徑,河西區在鼓勵企業競标運營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同時,拿出專項資金補貼,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潔、助浴等服務,通過“企業為主、黨政助力、公益支持”,實現老有所養。目前,這項經驗已在全國推廣。
“十三五”期間,天津民生支出占财政總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以上。近5年來,天津為36萬戶居民解決了曆史遺留的房産證難題,完成160多萬平方米棚戶區、94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2.2萬戶農村困難群衆危房改造。
搬進樓房那天,年逾七旬的羅學發把“祖傳”的擋闆扔了。他家以前住在天津紅橋區棚戶區同義莊,地勢低窪,遇雨便淹,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塊擋闆防止雨水倒灌。
2016年年底,天津決定用3年時間實現市區“棚改清零”。幹部上門來幫羅學發“量身定制”搬遷、補償方案。到2019年年底,包括羅學發在内的30萬居民全部出棚進樓,戶均面積由原來的約20平方米,增加到65平方米以上。
武清區南蔡村鎮丁家瞿阝村村集體2013年時幾乎沒有收入。區、鎮兩級政府2014年指導這個村從32戶農戶手中流轉土地157畝,成立金河灘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2015年又投資255萬元在這個村建起了石磨面粉廠。2021年,這個村村集體收入達107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1.6萬元增長到2.7萬元。
“靠種葡萄,我買了車和樓房,過上了好日子。”村民楊振剛在大棚裡忙活着,對自己人生的下一個10年充滿希望。
牢記囑托,天津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朝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不斷邁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