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對于兵馬俑存在的意義的解釋有很多種,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幾處矛盾和異常的狀況有待解決和解釋。
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6個問題:
1、為什麼1号坑裡的軍官沒有攜帶武器?
2、為什麼許多馬是真的馬,而所有的人物都是用泥土做的?
3、士兵們是一般類型的人還是個人肖像?
4、為什麼塑造出想象中的個人形象?
5、士兵們實際上真的是土兵嗎?
6、為什麼要制成實際上不可能穿在身上的石頭盔甲?
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沒有武器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表明,有幾處矛盾可能是要通過考察秦國的軍事實踐來解釋的。最大可能性的答案令人非常驚訝,這也能夠說明公元前3世紀的軍隊與今天的軍隊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是如何誤導今天的我們的。在這個領域中,成功總是很難量化的,而勇氣是無形的,往往取決于觀察者的視角。秦國對數量和尺寸的癡迷促使他們設計出一種評估軍功的方法,為晉升提供了一個客觀的依據:計算在一場戰役中,土兵在軍官的指揮下直接砍下的敵軍頭顱數量。普通士兵也可以以類似的方式得到獎勵,并通過向長官出示被砍下的敵軍頭顱作為證據來獲得晉升。
但由于指揮官的晉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所帶的軍隊所殺的敵人數量,他自己被禁止親自砍殺敵軍,大概是為了避免作弊。因為他們的責任是管理指揮軍隊,他們不應該親自動手斬殺敵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秦始皇兵馬俑中的軍官俑沒有攜帶武器。和往常一樣,仔細閱讀當代的文獻就可以解釋這個非常明顯的異常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黏土人物和真馬的對比。這個題也可以在古代令人費解的思維方式中找到答案。正如我們所了解的,當時的中國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就是犧牲皇帝的嫔妃和大臣,讓他們随皇帝進入墓穴進行陪葬,秦朝的這個傳統在雍城時就已經存在了。陪葬的人員數量随等級而變,公元前678年秦武公的陪葬人數是66人,到公元前537年,秦景公的陪葬人員數量增加到186人。除了大批的人殉之外,還有大量的馬匹陪葬,目前在秦景公的陵墓中發現大約有200匹馬陪葬,其餘的尚待發掘。同時代跟他同樣谥号的敵國齊國國君齊景公的陪葬人數更加巨大。齊國都城為臨淄,就是現如今的山東淄博。這兩位國君從未相見,但是齊景公在公元前539年,即秦景公去世的兩年前,派使者出訪秦景公,之後又親自拜見秦景公的兒子。在齊景公穴周圍的陪葬坑裡一共出土了250具馬的骷髅,但是專家們認為陪葬的馬匹總數應該大約為600匹。盡管這個數字令現在的我們感到震驚,但是司馬遷在史記告訴我們,齊景公喜歡收集馬匹和狗,并且喜歡向别人展示。對他來說,這些珍貴的動物應該和他一起埋葬,在死後世界被贊美和騎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然而,似乎當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種做法是對人力和馬匹的過度浪費,他們發現雕刻或塑造的人類形象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必須注意,“殉”這個字在古籍中表示和死人一同埋葬的受害者,在《尚書》中也含有欲望、尋求的意思。其實這樣也證實了一種信念:在古代中國,與死者一起埋葬是一種恩惠?這給殉葬這件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這種習俗在當時或許并不像現在的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當時的人們對死後世界充滿信心,認為隻要對君主忠誠,就可以保證他們的地位和财富。這樣看來,不随皇帝陪葬就顯得非常荒謬。僅為了多活一小段時間而放棄永生?這樣的風險太大,太不值得。
盡管如此,公元前384年,秦獻公禁止了讓朝廷官員和工匠給君主陪葬的犧牲儀式。這裡的秦獻公不是公元前8世紀定都雍城的秦憲公。秦獻公這樣做,不是因為其仁慈,而是因為他意識到,這種做法非常浪費管理人才和忠誠的大臣。很多學者支持取消殉葬制度,盡管事實上秦國的人殉數量已經“大大低于”周朝文化圈内的其他各國的平均水平。
舉例說明,《禮記》中的評論部分批判了這種做法,即:
孔子曰:之死而緻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緻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張而不平,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生活在秦景公和齊景公的年代。但是他的祖國“魯小弱”,都城為曲阜,當時與齊國南部接壤。盡管齊景公一開始非常歡迎孔聖人來齊,但是他非常反對孔子極力推行的改革,後來甚至入侵魯國。和秦景公一樣,他也是一位傳統的保守派。據考證孔子從未去過秦國,即使在後來遊曆中國北方時也不曾訪秦。
然而,“死人即神明”這一觀念是公元前3世紀時期思想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一觀念有助于我們理解秦始皇修建墓室的想法和安排。
公元前3世紀,人們對生死的認識局限于是否能夠呼吸。人類的存在,是宇宙的組成部分。而宇宙,由無處不在的“氣”組成。宇宙萬物,根源都是“氣”。“氣”的集中就是“生”;“氣”的消散就是“死”。“死”就是一種無定形的存在,是散亂、模糊的“氣”,漫無目的地飛來飛去。然而,它仍然指的是普通意義上的生命消亡。
事實上,人們陪葬和殉葬的做法并沒有按照公元前384年秦獻公頒布的谕令完全禁止。至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時,他的遺屬執行人和行政官員仍然為他安排了數百名嫔妃和數十名工匠給他陪葬。很多嫔妃至今仍然躺在沒有挖好的墓穴裡,供秦始皇在死後享樂;工匠陪葬,是因為他們知道墓地的秘密。但是軍隊和其他陪葬坑中的人物都是用黏土燒制而成。
所以我們需要提出兩個問題:
首先,作為真人替代品的陶土俑是如何形成?
其次,既然這些兵俑不是具體哪個真人的肖像,那麼将這數千兵俑,尤其是1号坑内的兵俑制成不同的模樣又有什麼用呢?
曾經有學者做出這樣的假設:“這些人物是受人之托制造的真人替代品,目的是為了代替真人殉葬。出于各種道德和經濟原因,實際上他們不能為主人殉葬。”這通常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真實原因。事實上,正如這位學者指出的那樣,就像跪姿一樣,發型、服裝、盔甲以及腰帶、靴子和衣領封口等配飾的細節表明這是故意制成的逼真替代品。它們的顔色、真實武器和戰車的存在增強了這種效果。然而,與此同時,這種效果由于人物僵硬的形象和扭曲的比例而不複存在,研究人員将其描述為“人工制造的牽線木偶”,因為它們的身體是由身穿的長袍和盔甲而不是通過關節和肌肉等解剖學特征來确定的。
簡而言之,現在的我們看來,它們一點都不真實。因為很難想象,當時的中國人并沒有看過瓦裡亞、貝倫森、克拉克和伯傑創作的傳統肖像作品,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制造肖像作品的?這種傳統肖像,常常讓我們比較拉斐爾和倫勃朗的肖像作品。瑞典藝術史學家奧斯伍爾德・喜仁龍曾經寫道,漢代的肖像畫家并不是試圖畫得像,而是以一種象征性的方式來創作,為了使畫作成為“或多或少想象中的藝術作品,其重要性取決于它們能夠喚起某些人物、行動或事件的能力”。換句話說,它們的重要性取決于現實的相似性。與此類似,公元4世紀的畫家顧恺之明确表示,他的肖像作品主要在于表達意境而不是在于畫得形象與否。
回到兵馬俑上來,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回答:如果這些人物不是肖像,那他們又是什麼呢?他們又代表什麼呢?
如上文所示,顧恺之的話告訴我們,這些肖像代表的是人物的種類而不是個體。我們也可以假設,兩千多年前,帝國的宏偉計劃中,個人的身份是無關緊要的。當我們談論百萬軍隊或者軍事作戰後數萬人被砍頭時,這些人不會被看成個體。他們隻是士兵和首領。秦始皇陵兵馬俑中的每一個人物的地位和重要性完全取決于他在整個軍隊中的角色。角色才是唯的标尺,其他一切都無情地從屬于這一标尺:所有的細節、武器、發式、多加一塊黏土而調整的表情,所有的這些都刻畫了某一類人的性格特征,如弓箭手、禦手或者将軍。皇家軍隊在死後世界成功與否,取決于對個性想象的基礎上對現世的想象和對軍事角色的想象。以顧恺之的理念來看,1号坑裡的兵馬俑可以說特别完美地展示了秦國偉大的征服計劃中數百萬士兵的形象。兵馬俑的數量也是極其龐大的,因此,僅認為其為肖像或者真實的曆史人物似乎說不通。
在古代墓葬中,通常情況下根本沒有提到殉葬者的個人身份。在從商朝到漢朝的墳墓中發現了無數的遺骸,都是無名的骨架,沒有任何個人特質,甚至沒有小飾品。他們的存在僅僅是為了在數量上顯示他們的公侯、國君,或皇帝的權力和地位。秦始皇陵兵馬俑在一定程度上看起來是真實的,但它們的功能性超越了對個體或個性的需要。它們應該與真實的人物相似,以維持這種想象,但它們的角色遠比它們假定的個體身份更重要。陪葬的工匠和嫔妃的角色和功能也是最最重要的。他們就像兵馬俑的原型,生前是真正的人。
從常識的角度講,人們也很難相信秦始皇會非常在乎他軍隊中每個士兵的樣貌特征。他隻是需要他們聽從他的指揮,達到他的目的和抱負,保證他的安全。他們的價值在于他們能夠做什麼,或者有什麼用途。從這一角度來講,他們的個性完全被他們的角色掩蓋。在俑坑中,每個士兵都是整個軍隊的組成部分,因此,重要的是他們能為軍隊做什麼,他們的作用是什麼。這在兵馬俑中體現為他們所站的位置、他們的姿勢以及一些必要的屬性特點。每個人物形象均有詳細刻畫。
但是,還有一個重要觀點,即秦始皇的軍隊是由幾十年來未來的統一帝國的各地土兵組成,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支多民族作戰部隊。不同的面孔、表情和帽子風格将北方的中原人與東南部的楚國、東北部的趙國人和燕國人、南部的四川巴蜀人以及甘肅以西的遊牧民族團結在一起。在1号坑内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統一的中華民族。沒有必要僅僅因為這些兵馬俑在秦始皇死後世界設定的角色而對他們根據真人精雕細琢。
我們仍然會下意識地認為他們是軍隊的士兵,作用是抗擊來自東方的襲擊,保護陵墓中的秦始皇能夠得到永生。這是因為,秦國現世的敵人都來自東方,比如項羽和劉邦。“兵馬俑”這個詞已經成為秦始皇陵兵馬俑遺址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代名詞;導遊或者暢銷書已經不使用其他詞來指代。但是,鑒于以上因素,其他有關入物角色的理論和建議似乎更有道理。
例如,位于西安的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劉九生認為,“軍隊”實際上是一群仆人和保镖,而不是武士。在對這支軍隊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之後,他開始相信陶俑的作用與之前普遍的推論是完全不同的,他從古代儀式的角度來看待這個題。防禦的概念暗含着存在潛在的敵人的意思,而在秦始皇期待他或者他的後代能夠在他的監督下永遠統治帝國。按照這個邏輯,他的後代應該沒有敵人。因此沒有在那裡設置軍隊抵禦真正敵人的襲擊。事實上,軍隊的出現,并沒有阻擋項羽和其他叛軍的縱火和搶劫。兵馬俑的角色是在地宮,在死後世界。根據這個觀點,人們可能将其想象為儀式和典禮中的守衛或朝臣一一就像一種高貴的硬紙闆雕像。
劉九生提出幾個關鍵題:武士們并沒有戴頭盔,而是戴着他說的“卻非冠”,秦後的經典史書《漢書》稱,這是一種宮殿守衛佩戴的正式帽子;1号坑中的兵馬俑被清楚地分為禦手和步兵,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指揮官和儀式程序中承擔的任務;而在3号坑裡的人物是守衛,沒有參謀軍官在場。他們都是廊官。在這篇文章中,一排排的布局隻是壯觀的皇家儀式中守衛和朝臣的位置部署,比如,将秦始皇的棺椁安排到他最後的安息之地,或者是皇帝将參加的死後世界的儀式。劉九生認為,這些人都是社會地位高的人,比如朝廷大員、仆體人ー他們自己往往是貴族,就像成了維斯塔貞女的羅馬貴族女孩一一還有就是像宮廷侍衛一樣的保镖。普通人永遠不可能接近像秦始皇那樣如此偉大的人物。
劉九生特别提到3号坑68個兵馬俑中有30個拿着名叫殳的青銅武器。殳是一種短的禮制權杖,是柱狀的,通常由儀仗隊使用。春秋戰國時期,弩、首、戟和長矛是步兵使用的主要武器,而槊則用于儀式目的。他說,根據史料記載,士兵們在皇宮裡執行警衛任務,向客人打招呼并向他們告别。因此,在3号坑裡的“武士”戴着卻非冠,實際上和1号坑裡的主力部隊截然不同,在他看來,他們是履行儀仗隊的職責。他們面對面站着,就像在儀式上一樣,而不是面對在東方可能的敵人;這些武器是發給一個将軍或指官,授予其發号施令和執行處決的權力。現在已經複原并且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展出公元7世紀的壁畫,畫面是儀隊以相似的隊形站立在一座墳墓入口坡道東邊。墳墓的主人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六個兒子李賢(654或655-684),死後稱為“章懷太子”。在這些陵墓周圍略小的俑坑裡,這些人物更明顯的儀式作用似乎支持這一理論劉教授的這些假設,一般不被考古學家接受,但确實有其優點,因為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兵馬俑有助于我們解決幾個常見的問題和矛盾之處。首先,這個假設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多的高官沒有佩帶武器,這是因為他們不需要武器。其次,如果士兵配備頭盔,他們的發型顯然不會有如此大的變化,特别是有趣的裝飾性頂,可能不複存在。僅從後一種觀點來看,他們的裝扮似乎更适合儀式場合而不是作戰。
與劉九生的假設相吻合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無論這些人是誰,他們都不需要在死後世界活着。事實上,根據偉大的英國漢學家和研究這一時期曆史著作的學者安格斯・格雷厄姆的觀點,意識和知識一一或者說意識一對古代中國人來說,曆來沒有對于西方基督徒那樣重要。
這是由一個關于芈夫人,也就是宣太後的诙諧逸事引起的。在她臨終的時候,她下令活埋她的情人給她陪葬,但最終還是被勸阻了,詳情如下
庸芮為魏子說太後曰:“以死者為有知乎?”太後曰:“無知也。”
:“若太後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于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
這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事實上,很好的相似性就足夠了。傑西卡・羅森說,中國人“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複雜的思維定式,認為如果一個圖像是令人信服的,也就是說,如果它有正确的特征,那麼這些特征就賦予了圖像所描述的事物或人物的力量”1。如果它們幾乎是相同的,那麼真實的事物和它的圖像是沒有區别的。毫不誇張地說,一位屬地小王一路作戰創建帝國,會對他的軍事随行人員給予極大的重視。據許多戰國時期的軍事著作所述,先進軍事戰略都伴随着武器裝備的技術進步。傳統武器由于使用優質合金而得到改進。但最重要的創新是引入了弩。如果要成功地使用弩,就需要士兵強壯有力、訓練有素,就像我們看到的兵馬俑那樣。馬克・愛德華・陸威儀引用了一個當代的論斷,那就是韓國使用弩和利劍的一名精英士兵可以以一當百。他還提到了魏國的精銳部隊,秦軍也有精銳部隊,訓練時身穿重甲,攜帶三天的轁重,每個弩都配有50個青銅箭頭,背上背着沉重的戟,身體兩側佩劍。就像現代特種部隊中的精銳部隊一樣,人們期望他們能夠負重日行百裡難道秦始皇不可能訓練一支這種精銳部隊嗎?
年一看,另一個主要的不解之迷是在陵墓附近發現的石甲。由于它的重量,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穿它作戰,而且,如果被金屬兵器擊中,各個部件很容易破碎。然而,石甲的設計似乎更有可能像對抗真正的敵人甚至是盜墓人一樣防禦邪靈,因為石頭是一種公認的防邪靈工具。詹姆斯・林以早先提到的湖北出土的竹簡上發現的箴符為例:“鬼魂經常把人叫出他們的家,走向鬼魂居住的地方。不要理幽靈的懇求,向它扔一塊白色的石頭,它就會停止。”"因此人們認為白石對此特别有效。林還強調,屍體的分解是由邪惡的靈魂引起的,而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根據這種觀點,陵墓旨在抵禦邪靈,這需要借助大量玉石和石甲的特殊力量。主要坑中次要的禮制人物必須在儀式上顯得好看,而不是用來抵禦邪靈。這樣一個強大的人對人間敵人的恐懼要少得多。
現在很明顯,關于制造兵馬俑的目的有幾個非常有趣的理論、假設、争論和反駁。古代文獻對于這個未知的“軍隊”沒有多少相關介紹,現代文獻也根本沒有此類介紹。這表明,如果沒有一些特殊的新發現,就沒有明确的答案。神秘的光環将持續存在。但是,正如我們将在後面的章節中看到的那樣,對秦始皇陵墓周圍較小俑坑的全新诠釋讓人們對陵墓計劃産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表明這些兵俑主要的禮制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