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7 19:20:38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唐•慧能

這是一首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唐朝僧人慧能的“偈詩”,由此引出一段著名的禅宗“公案”。“偈詩”,又名“偈子”,原本是對一些宣示佛理的“短句”的稱呼。自佛教傳入中華後,為了迎合本土化需求,遵循中華傳統審美習慣,這些短句,就大多都以“四言,五言,七言”類似于詩歌的形式出現,所以又被稱為“偈詩”。“公案”則是佛教本土化後的代表,“禅宗”所特有的,記錄曆史上高僧祖師日常言行,大多是以生活日常的小故事形式,起到宣示佛理的效果。

慧能生于大唐貞觀12年,即公元638年。慧能是廣東人,自小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他不識字,卻又對日常所遇僧人所講的佛法,産生極大興趣,時常自己揣摩。30多歲時,在料理好母親的生活後,他到了當時在湖北蕲州傳法的,禅宗“五祖”弘忍法師座下學習。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1

到湖北蕲州進了禅院後,慧能初始并未受重視,被安排在“舂米房”内做體力雜活。這麼待了大半年,就聽到了弘忍法師要選拔“衣缽傳人”的消息。弘忍法師讓禅院弟子有意競選者,都寫上一首“偈詩”,作為大考,由他來評判優劣,作出選擇。

當時禅院的首座大弟子,叫作“神秀”,他交出的“考卷”是這樣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不使染塵埃。”

這首“偈詩”一出,全院弟子圍觀,都說寫得好,心性高潔,志向遠大,衆推為第一。慧能看到後卻不以為然,吟出了開篇的那首“偈詩”。傳到弘忍法師耳中後,他覺得慧能這篇為上,優勝,其後就選擇了他作為“衣缽弟子”,親自傳授開導他。後來,慧能就成為了禅宗“六祖”,世稱“六祖”慧能。

這就是這段“公案”的來曆,以及慧能本人簡略的生平。那麼,這兩首“偈詩”究竟都說了個啥,又是如何判斷優劣的呢,曆來衆說紛纭。咱們就試着,從普通人的角度,來說道說道。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2

佛學思想,在經過中華本土化改造後,其實與“道”,“儒”等,并沒有本質的不同。隻是,佛學本來更關注個人内心成長的傾向性,在被灌注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内核的改造後,剛好對應了,“南北朝”之後,因氣候變暖,生産力進步等等因素促成的“大唐盛世”,讀書學文化的門檻降低,城市,鄉村,擁有初步文化知識人群大量湧現,迫切需要精神支撐,寄托的需求。也因此,才有了之後佛學的繁榮時期。

抛開那些神神鬼鬼的神秘外衣,以及故弄玄虛的裝腔作勢,佛學究其根本,還是個人成長相關。什麼是成長?就是人生嘛,人生就是成長的過程。神秀與慧能的“偈詩”,其“境界”優劣如何評判?清末學者王國維,就有一段極其精彩的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王國維先生,根據自身經曆總結而成,借用大衆熟知詩句的形式,化用其語義對“三境界”的描述。對照之下,不難發現,神秀的描述,還處在境界第一層,屬于明确心志的階段。那麼慧能呢?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3

對于慧能的這首“偈詩”,曆來批評者不少,主要是說他的描述過于空洞,大而無當,有點故弄玄虛的味道。其實,多少有點誤解。的确,慧能“偈詩”的關鍵,就在于一個“空”字。然而,這與我們通常所接觸的佛法所說的“空”,是不一樣的。

佛法裡說的“空”,并不是空無,而是斷除一切“貪嗔癡”,回歸自我初心,讓情感自然生發,不受多餘事物影響。太多人誤解佛學“空色”無情,玄奘法師說,“佛不東來,我便西去”,這是何等的志向情懷。人若無情,連被稱之為人都勉強,又怎麼可能成“佛”?試想,佛法裡的“覺悟”,都被稱之為“歡喜”,又怎麼可能無情,又哪裡是“空”了?

慧能所說的“空”,類似于“否定自我”,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必須經曆的過程。當然,經曆跟認識,是兩回事。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4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曆不止一次的,“自我否定”的過程。我們自小生活在家庭的呵護中,随着逐漸長大,我們進幼兒園,進學習,再上大學進入更大的學校,然後畢業進入公司,工廠,踏進社會。這其中,伴随我們認識世界的每一步,都是一個接觸人群不斷擴大的過程。而不同的人群,因其大小,地域,語言,特性,興趣等等的不同,差異,也都會有不同的行為規範,規則。

每一次接觸不同的人群,對于我們來說,都面臨着一次選擇,要麼,拒絕改變自己,回到原有舒适環境,或成為新的人群中不受歡迎的人,要麼,就改變自己之前的行為習慣,融入新的人群。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就等于是一次對自己的否定。很多人從學校進入社會後,出現長時間的不适應,正是由此而來。自我否定,承認自身在更大人群之中的渺小,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5

慧能所描述的,則又有不同。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常常會有一個有意思的橋段,“要修煉絕世武功,就要忘卻平生所學”。這裡金庸先生,實際上是把我們認知成長過程中的經曆,化用在了對武功修習的描述上。

當我們的成長,認知進入王國維先生描述的第二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時,會逐漸産生對所有所學知識的懷疑,這實際上是一個我們把所學知識,内化而為自身邏輯體系之内,是一個認知深入的過程。用佛家的話說就是“看山不是山”,是一個對自己之前通過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邏輯體系認知的,是一個“自我否定”的狀态。

通常,這個階段,狀态是比較兇險的,我們通過“自我否定”而把自己清空,而新的邏輯體系還沒有建立,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這種内心在巨大空虛裡的掙紮與痛苦,如果沒有強大的信念支撐,很容易陷入渾渾噩噩的狀态裡自我放棄,或是進入一種極端的,排斥一切的狀态,陷入“魔境”。

美文14句禅語看懂就頓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6

慧能的“偈詩”中,“無,非,何”等字,相當明确地描述了他的這種狀态。而這種狀态,離“覺悟”也就是一步之遙,隻隔着一張紙的距離,正是看到了這一層,五祖弘忍法師,才會選擇了慧能來點化,授之以“衣缽”。

所以,關于慧能“偈詩”的争論,很多在前提上就錯了,這并不是對“覺悟”狀态的描述,更不是說的“空明”,他是“自我否定”。

抛開那些附加其外的神秘光環,佛學思想的内核,其實就是中華傳統文化,與其他如“道”,“儒”等并無本質不同。隻不過相對而言,道家思想更關注宏大主題,儒家更關注人群差異,佛家則更強調個人關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