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陂龍舟景 通訊員供圖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陳浩報道: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了第八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共有新入選項目42項,擴展項目73項。其中,廣州市共有12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入選公示名單。
入選項目分屬6個類别
據介紹,自2021年第八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啟動以來,廣州進一步加強該市的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推動了該市非遺保護工作水平提升。
廣州入選公示名單的12個非遺項目分屬6個類别,其中包括傳統音樂類的客家山歌(廣州客家山歌),傳統舞蹈類的獅舞(廣州醒獅)、鯉魚舞(從化水族舞),傳統美術類的粵繡(廣繡),傳統技藝類的中式服飾制作技藝(釘金繡裙褂制作技藝)、廣式臘味制作技藝、涼果制作技藝(廣式涼果制作技藝),傳統醫藥類的中醫診療法(肌骨同治療法)、針灸(嶺南飛針療法)、中醫傳統制劑方法(二天油制作技藝),民俗類的廣府飲茶習俗和端午節(車陂龍舟景)。
廣府飲茶等民俗入選
在這12個入選公示名單裡,民俗類的廣府飲茶習俗和端午節(車陂龍舟景)很接地氣,具有濃郁的嶺南韻味。
廣府飲茶習俗是廣府文化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是指産生、發展并流行于廣州地區,并輻射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和海外廣府文化區的一系列以飲早茶為核心的生活習俗。随着清鹹豐同治年間,現代茶樓前身“一厘館”“二厘館”的出現,廣府飲茶習俗漸成風氣。人們上茶樓飲茶,配以點心,豐則美點香糕,簡則“一盅兩件”。目前,廣州茶樓業十分興盛;廣式茶點十分精美,品種達上千種;此外,還形成問位點茶、斟茶禮節等茶禮及習俗。
而扒龍舟是一種與端午節相聯系的傳統水鄉民俗。明清時,廣東官方和民間的端午節賽龍舟活動已很普遍。1994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端午節定為龍舟節。目前,民間傳統的扒龍舟活動主要在廣州天河、荔灣、海珠、番禺、增城、黃埔等地流傳。廣州扒龍舟習俗(每年農曆四月至五月期間)主要包括起龍、采青、趁景、鬥标、吃龍船飯、送龍等。
臘味涼果制作受關注
廣式臘味、廣式涼果,是許多來廣州旅遊的遊客選擇的手信。廣式臘味制作技藝和涼果制作技藝(廣式涼果制作技藝)入選本次的公示名單,衆望所歸。
據介紹,廣式臘味制作工藝相當嚴格:豬肉選料隻用後腿肉和肥膘肉,酒選用純正的玫瑰露酒,嚴格控制“灌得行(滿)、斟得勻、綁得緊”。此外,還選用自曬的生抽和老抽,使臘味真正具有豉味、風味、香味。生産臘腸可細分為切肉粒、灌腸、烘幹、成品等幾個工序。
而廣式涼果是以各種鮮果為主要原料的甘草涼制品。清道光年間,廣州已形成涼果醬料經營行業。廣式涼果經過浸泡、蒸煮、發酵和晾曬就可制成。制成後的涼果一般保持原果整體,表面較幹或呈鹽霜狀。其味甘美,或酸甜,或略鹹,原果風味猶存,能生津止渴、開胃消食,有營養保健之效。
來源: 羊城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