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複分解反應時,我們都知道,判斷複分解反應能否發生,條件是,看假定産物是否有“沉澱”“氣體”“水”産生。
1、判斷水,一般看是否有氫離子和酸根離子。
2、判斷氣體,初中化學看的是是否有二氧化碳生産。(其實是看是否揮發,是否分解等)
3、判斷沉澱是需要查表的。
怎麼記住呢?
再看看老師總結的!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溶解性表是不要求背的,隻要會查表即可。但是,如果你能把常用的記住,那麼也有助于你解題(至少速度可以提升)。
課本後面附錄就是!
表格版在這:
這個表怎麼查呢?
1、這個表是分類的。
(1)根據酸的定義,陽離子全部是H 的為酸,也就是第一行(H 對應那一橫排)都是“酸”--附後有完善的化學式。
(2)根據堿的定義,陰離子全部為OH-的為堿,也就是第一列(OH-對應的那一縱行)都是堿。
(3)除去第一個H 和OH-組合的那一個之外,其餘的就都是鹽。
2、“溶”表示那種物質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揮”表示揮發性,“---”表示那種物質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溫度在20攝氏度時)
也就是如:Zn橫向和SO4縱向對應那一格的物質就是,ZnSO4,表格内标注的為“溶”說明,ZnSO4溶于水的。(隻要同理方法會查表即可)
整體表格版:
OH(-) |
NO3(-) |
Cl(-) |
SO4(2-) |
CO3(2-) |
PO4(3-) | |
H( ) |
--- |
溶、揮 (HNO3) |
溶、揮 (HCl) |
溶 (H2SO4) |
溶、揮 (H2CO3) |
溶 |
K( ) |
溶(KOH) |
溶(KNO3) |
溶(KCl) |
溶(K2SO4) |
溶(K2CO3) |
溶 |
Na( ) |
溶(NaOH) |
溶(NaNO3) |
溶(NaCl) |
溶(Na2SO4) |
溶(Na2CO3) |
溶 |
NH4( ) |
溶、揮(NH3·H2O) |
溶(NH4NO3) |
溶(NH4Cl) |
溶(NH4)2SO4 |
溶(NH4)2CO3 |
溶 |
Ba(2 ) |
溶Ba(OH)2 |
溶Ba(NO3)2 |
溶BaCl2 |
不(BaSO4) |
不(BaCO3) |
不 |
Ca(2 ) |
微Ca(OH)2 |
溶Ca(NO3)2 |
溶(CaCl2) |
微(CaSO4) |
不(CaCO3) |
不 |
Mg(2 ) |
不Mg(OH)2 |
溶Mg(NO3)2 |
溶(MgCl2) |
溶(MgSO4) |
微(MgCO3) |
不 |
Al(3 ) |
不Al(OH)3 |
溶Al(NO3)3 |
溶(AlCl3) |
溶Al2(SO4)3 |
--- |
不 |
Mn(2 ) |
不Mn(OH)2 |
溶Mn(NO3)2 |
溶(MnCl2) |
溶(MnSO4) |
不(MnCO3) |
不 |
Zn(2 ) |
不Zn(OH)2 |
溶Zn(NO3)2 |
溶(ZnCl2) |
溶(ZnSO4) |
不(ZnCO3) |
不 |
Fe(2 ) |
不Fe(OH)2 |
溶Fe(NO3)2 |
溶(FeCl2) |
溶(FeSO4) |
不(FeCO3) |
不 |
Fe(3 ) |
不Fe(OH)3 |
溶Fe(NO3)3 |
溶(FeCl3) |
溶Fe2(SO4)3 |
--- |
不 |
Cu(2 ) |
不Cu(OH)2 |
溶Cu(NO3)2 |
溶(CuCl2) |
溶(CuSO4) |
--- |
不 |
Ag( ) |
--- |
溶(AgNO3) |
不(AgCl) |
微(Ag2SO4) |
不(Ag2CO3) |
不 |
要記住這個表格似乎很難啊。于是網上有些順口溜!~
如:
例1、
鉀鈉铵鋇氫氧溶,
氯化不溶有銀,
硫酸不溶有鋇,
碳酸隻溶鉀鈉铵 。
例2:
一條
酸除矽酸全可溶,
堿溶鉀鈉铵鋇鈣。
鉀鈉铵鹽硝酸鹽,
全部溶解不困難。
氯化銀和硫酸鋇,
兩種沉澱記心間。
碳酸鹽除鉀鈉铵,
其餘皆不溶于水。
例3:
鉀鈉铵鹽全都溶,
碳酸除鎂是微溶,
其他全都不能溶。
AgCl、BaSO4鹽也不溶,
磷酸鹽,更不溶。
其實,這些都太複雜,樂老師提示你,隻需要記住8個字!
鉀鈉铵
鉀鈉鋇鈣铵
什麼意思:
硫酸鹽中隻有硫酸鋇不溶,不用專門記。
氯化物中隻有氯化銀不溶,也不用專門記。
硝酸鹽都溶,還要專門記嗎?
剩下的:碳酸鹽隻有鉀鈉铵溶解。
(堿)溶解的隻有鉀鈉鋇鈣铵溶解:
其他的都不常見。所以,隻需要記住這8個字,就記住了整個表格。
大聲、重複念
鉀鈉铵
鉀鈉鋇鈣铵
鉀鈉铵
鉀鈉鋇鈣铵
鉀鈉铵
鉀鈉鋇鈣铵
.......
你學會了嗎?
學會了記得分享給其他小夥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