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承耕讀文化踐行全面育人

傳承耕讀文化踐行全面育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5 17:16:40

傳承耕讀文化踐行全面育人?紅網時刻新聞5月2日訊(通訊員 向勇燕)“文學是人學,它來源于生活也必将服務于生活,我們的寫作課赓續紅色血脈,把課堂搬到實踐第一線,這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學以緻用的充分體現,期待我們的學子勇擔時代使命,妙筆生花,創造出更多一流作品,助力鄉村振興......”4月28日,長沙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羅婷在考察漢語言文學專業創作實踐時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傳承耕讀文化踐行全面育人?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傳承耕讀文化踐行全面育人(紅色譜華章妙筆繪鄉村)1

傳承耕讀文化踐行全面育人

紅網時刻新聞5月2日訊(通訊員 向勇燕)“文學是人學,它來源于生活也必将服務于生活,我們的寫作課赓續紅色血脈,把課堂搬到實踐第一線,這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學以緻用的充分體現,期待我們的學子勇擔時代使命,妙筆生花,創造出更多一流作品,助力鄉村振興......”4月28日,長沙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羅婷在考察漢語言文學專業創作實踐時說。

小課堂連接大社會。4月25日開始,長沙師範學院文學院2021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全體學生走出課堂,以長沙縣沃園農莊為據點,進行為期一周的創意創作實踐活動。103名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走進鄉村,參觀周邊紅色基地、深耕紅色沃土、探究紅色淵源,實地走訪調研當地農村發展,了解鄉村振興的現狀與使命,并與一線知名作家面對面交流,切實把文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立足紅色沃土,課程思政出新意

百年紅色學府,曆史厚重,英雄輩出,文脈悠久。長沙師範學院的老校長徐特立,傑出校友田漢、許光達、廖沫沙、劉英等一大批革命先輩,奠定了學校的紅色基因。他們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堅貞不渝的革命信念、開啟民智的教育宗旨、勇毅前行的犧牲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長師學子。

這是一場行走的專業課,也是生動的思政課。長沙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長沙縣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有名可查的英烈近千名,無名英烈數不勝數,他們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象征,是為黨為國為民的典範。本次創作實踐以徐老誕辰145周年、長沙師範學院110周年校慶為契機,通過前往田漢故居、長沙縣烈士陵園開展“憶英烈、銘初心”相關主題活動,把思政大講堂搬到紅色教育基地,是學校文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

參與創作實踐的師生深刻認識到,紮根長沙縣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感受自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運動以來,優秀革命先烈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争,讓人心潮澎湃,并紛紛表示,一定要寫好紅色故事,赓續紅色血脈,涵養家國情懷,完善自身人格,真正做好社會主義接班人。

面向鄉村振興,教學改革有新招

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農民和農業,無疑是文學創作的好“戰場”,本次創作實踐,學生深入農村,深入基層,以“踏春賞茶”“親自然、愛農耕”等主題活動為牽引,通過采訪調研,切實了解鄉村黨建和治理、現代種植養殖業、農産品加工貿易、鄉村教育和健康等内容,為寫作鑄魂賦能。

短短一周的時間裡,學生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創作出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100餘篇,寫作動機得到有效激發。有同學在日記中寫道:“通過對金井茶文化的探究與茶葉采摘過程的體驗,我深刻感受到了茶農的辛苦與不易;還有下地挖土豆、烤土豆、摘蔬菜等活動的開展,也讓我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與收獲的喜悅,更感受到了現代農民的新生活,現代鄉村的新面貌。”這些帶着泥土芬芳的作品,顯得如此生動和可貴。

本次創意創作實踐活動,走出了傳統寫作教學的窠臼,将寫作課堂與廣大農村連接,真正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把作業轉換為作品、把生活體驗轉化為創作成果,是長沙師範學院專業教學的一項重要改革。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對标“省一流”專業建設要求,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緊扣社會需求、緊承紅色文化血脈,立足于“師範生”的身份角色,通過“造成有一定立場,有一定方向,又有無限生動發展人格”的人才培養,培養集思想品質、專業素養和師範技能于一體的未來教師。據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施“四個一”目标工程,即說一口标準的普通話、練一筆好字、寫一手好文章、上一堂好課,滿足高素質應用型師範人才培養要求。

讓學生深入火熱的鄉村熱土,書寫鄉村振興新貌,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四個一”目标工程的重要環節。“深化專業改革,打通課内課外,把文學創作和文化創意,運用于鄉村大地,我們将持續發力!”文學院黨總支書記匡代軍堅定地說道。

整合創作資源,文脈傳承樹品牌

為深入貫徹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推進寫作理論與創作實踐、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文學作品與文化産業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培養質量,長沙師範學院文學院在本次創作實踐活動中契合現實需求,邀請了馬笑泉、鄭小驢等一批知名作家,他們通過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現身說法傳授創作理念與寫作經驗。

湖南省作協副主席馬笑泉在“文學之道與術”的主題講座中,從文學是什麼談起,探究出文學的根本是“道”,即文學是對自我靈魂的對話,并認為小說創作是一門藝術,從“技”的層面而言,作家是可以培養的,他以個體寫作經驗鼓勵創意寫作班的同學今後多在“技藝”上下功夫。

作家鄭小驢在“沉默的美學——好小說的标準”的學術講座中從主題、人物和情節三個要素入手談及小說的寫作标準。他表示,一部好的小說主題應引起讀者持久不衰的興趣。人物是小說的靈魂,表現人物個性的動機、語言和行為舉止應邏輯嚴謹,語言簡練。小說情節要具有說服力與可能性。

長沙師範學院曆來以文脈綿長著稱,湧現出了一大批愛好文學,善于創作的優秀人才,他們結合自身的經曆分别談了歌劇、話劇等的創作,部分優秀的曆屆學生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

一系列高水平的學術講座給學生帶來了思想的激蕩、創作的指引,對拓寬創作視野意義非凡。“未來,我們将通過主題分類,把學生的優秀作品推薦發表,或結集印刷,為紅色文化傳播或鄉村振興,貢獻文學的智慧。”文學院院長鐘巧靈說。

近年來,長沙師範學院着力紅色長師建設,積極服務鄉村發展。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創作實踐活動,對紅色文化有了更深的體認,對鄉村振興有了更強的感受,也更一步增強了錘煉本領、服務社會的勇氣、信心和決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