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詩,一直以晦澀難懂和動人至深而著稱。讀他的詩,往往感覺雲裡霧裡,但是卻總能被深深打動,最著名的就是那一首《錦瑟》。這讓後世讀者認為李商隐應該也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類似“莊生曉夢迷蝴蝶”詩句中的莊生。
其實不然!生于唐代的李商隐,其實也是一個有追求,有血有肉的人。簡言之,他也是凡人。李商隐的詩歌中,凡人一面也出彩,比如他的愛情詩,他的家庭詩,寫得都極為質樸動情,他為孩子寫的《驕兒詩》和左思的《嬌女詩》堪稱古代子女詩雙璧。由于他浪漫的詩人氣質,很多凡人世界的事情,在他的筆下,都化為驚豔世人的詩文。
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霜月》中,李商隐将最平凡不過的秋霜和秋月,寫出了難得一見的美感。全詩筆調清麗,句句冷豔,似乎完全不食人間煙火,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霜月》唐代:李商隐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這首詩之所以被認為冷豔,乃是因為從題目到内容,都是冷光凜凜。題目上是李商隐一貫的簡明風格,題名《霜月》,霜天曉角,月色凄然,一股寒意襲來,令人不禁一陣寒噤。
所謂霜月,指的是深秋之月,這時候月如霜,霜伴月,最是亂人愁腸。李商隐沒有靜态地寫月色和寒霜,而是借助神話傳說。而神話的主人公,又是最冷豔的青女和素娥。
詩的首句不說秋天到了,而是說已經開始聽到南飛的大雁聲,蟬鳴之聲卻沒了蹤迹。巍峨的高樓遠遠望去,水天相接,月亮彷佛鑲嵌在水天處的一顆皎潔明珠。青女和嫦娥還真是耐得住寒冷,居然在月霜之中,比比誰更美麗!
詩的前兩句先由聽覺入手,大雁南廢,雁聲陣陣,不見其景先聞其聲。而百尺樓高水天相接,則是秋天特有的景色,視覺上給人以沖擊。這兩句與王勃”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有相同的意境,
然而後兩句中,詩風陡然一變,詩人由眼前之景想到青女和嫦娥的傳說。神女在天宮,難道是因為不怕冷的緣故嗎?似乎還從來沒有人讨論仙女怕不怕冷的問題呢!事實上,在這兩句中青女和嫦娥一個化身成月,一個化身成霜,這正是詩題中的《霜月》。為了将夜色中霜月的交相輝映描寫出來,詩人将它們借傳說形象化,令全詩充滿着别樣的美感。
縱觀全詩,詩人登上高樓,從征雁和秋蟬入手,寫出秋夜中水天相接,霜月相依的美景,這是一般人的讀法。但清代學者馮浩在《玉溪生詩集箋注》中卻表示,這是一首酒宴情詩,詩中後兩句青女素娥指的是在高樓上為才子們祝興的兩位歌女,對此不少學者表示不敢苟同,因為如果這樣一解,那全詩就越讀讀俗了。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讨論一、二。
舉報/反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