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極其璀璨的一生,在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21年是王荊公誕辰1000周年之際,都說藝術是來源于生活,詩詞美如畫,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擅長說辭與修辭,晚年詩風深沉含蓄,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
歸于田野——王安石
記憶當中對于《梅花》這首詩是最深刻、情有獨鐘的,詩人以梅花自喻,高度贊美梅花,寫得很有深意,梅花的高潔與堅強的品格深入人心,在艱難環境中依舊能堅持操守、不畏嚴寒壓迫。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翻譯:牆角有幾支梅花冒着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隐隐地傳來暗暗的香氣。
梅花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兩次再任,放棄了改革。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後退居鐘山後所作,王安石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情況下,想要積極改革卻得不到支持,反而處處受阻,孤獨的心态與艱難無人能懂,隻有梅花有共同的地方,短短20個字的小詩意義深遠,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
這首詠梅詩,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牆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淩寒” 二字交代的時間,突出了春梅于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創。
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變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 獨自不憶寒。畏落衆花後,無人别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态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别緻。“遙知不是雪”,着眼于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出梅花的純淨潔白。盡管這句詩否定詩人于遠處所看到的牆角淩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顔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
雪中早梅
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才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梅是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古人借用這些意象往往有這樣一種模式:竹,多以畫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所謂景中寫意。菊,以畫,畫姿則聯想盡在風中姿中;以詩寫神,則盛開之态盡在想象中,以畫以詩,展姿現神,皆謂借物言志。蘭,以植,植之于庭院,飛香于書齋,蘭香清,書香雅,謂之淡泊,謂之文雅。
梅蘭竹菊
梅以詩傳神,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蘭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尤為豐富。
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幾句詩句略出了幾枝梅,恰好把這幾個特征都寫出來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獨角戲,環境隻是作為一種陪襯,主要還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與環境結合,當然在墨畫中環境可以是空白,然而這就是一種環境,隻不過比較朦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