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建設活力新城魅力館陶貢獻力量

為建設活力新城魅力館陶貢獻力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5 21:03:46

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館陶縣通過打造特色小鎮的方式,走出了一條發展縣域經濟、實施鄉村振興的成功之路,鄉村面貌和群衆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建設活力新城魅力館陶貢獻力量(特色小鎮有看頭)1

幹淨整潔的糧畫小鎮。 鄭建衛 攝

邯鄲市政協副主席、館陶縣委書記謝繼炯介紹說,館陶在尊重民意、留住鄉愁、做強産業、改造提升的思想指導下,按照政府引導、村民自覺、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先後建成了糧畫小鎮、教育小鎮、黃瓜小鎮、羊洋花木小鎮、黃梨小鎮、彭艾小鎮等9個特色小鎮,吸引全國上千批次團體前來考察交流,國内外500多萬遊客走進小鎮休閑旅遊。

為建設活力新城魅力館陶貢獻力量(特色小鎮有看頭)2

黃瓜小鎮利用自編自演的節目推廣小鎮品牌。 鄭建衛 攝

特色小鎮壯大了産業,帶動了縣域發展。館陶被确定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和“全國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縣”。

記者帶您去幾個特色小鎮去看看。

糧畫小鎮:一個省級貧困村的美麗蝶變

賞民俗、聽相聲、品美食、看古裝情景劇和水幕電影表演……今年五一期間,絡繹不絕的遊客興高采烈地拿着手機錄快手、拍抖音,記錄着他們在糧畫小鎮遊玩的快樂時光。

糧畫小鎮位于館陶縣城西部,是河北省美麗鄉村試點的特色小鎮之一。在糧畫小鎮,不僅硬件設施上充滿了藝術氣息,而且随便走進街道兩旁的一家小店都會感受到這裡有一群熱愛生活、把生活過成詩一樣的人。正所謂環境美、百姓美。除了吸引遊客,特色小鎮發展的關鍵在于産業培育。“沒有産業一切無從談起,還會造成勞民傷财,為此,必須把主要精力、财力投入到扶持産業上。”謝繼炯表示。

糧畫小鎮壽東村原是一個典型的省級貧困村。5年前,村子裡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沒有任何緻富産業。當時,縣城有一家糧食畫企業要擴大規模,沒想到正在謀劃美麗鄉村建設的謝繼炯卻答複他:“你别在縣城要地了,我給你個村吧。”讓這個企業老闆到村子去投資。引進糧畫企業,不僅僅引進了一個産業,也是一個文化賣點,這個文化賣點帶動了旅遊業發展,從而使這個村子實現了旅遊脫貧。

現在,糧畫小鎮擁有海增糧藝這一龍頭文化企業和數家糧畫公司以及手工畫體驗坊。這裡已成為社會資本投資的窪地,擁有南北、東西兩條商業步行街,田園綜合體、小鎮學區、紅酒莊園、小鎮微工廠等一批項目相繼建設。鄉村旅遊常态化、品牌化基本形成,今年春節期間,累計接待遊客101萬人次。

小鎮人氣有了,商氣旺了,精氣神也不一樣了。糧畫小鎮實現了從一個省級貧困村蝶變為“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中國十佳産業興旺村”、河北省首個以美麗鄉村為載體的國家3A景區,并通過了國家4A景區景觀質量評審。

黃瓜小鎮:特色産業助推鄉村振興

黃瓜小鎮位于翟莊村,原來也是髒、亂、差。2015年以來,黃瓜産業借助美麗鄉村建設逐步走上了轉型提質發展的快車道,擁有30年黃瓜種植曆史的翟莊村建成了特色鮮明的“黃瓜小鎮”。

如今,黃瓜小鎮全村耕地都用于黃瓜種植,有1000多個黃瓜大棚,可以說是“千棚之鎮”。以翟莊村為中心,輻射範圍達方圓數十公裡,是館陶縣最大的村級蔬菜生産批發基地。

目前,全縣黃瓜種植面積已達10萬餘畝,僅黃瓜小鎮日均交易量達40萬斤,年交易額4.2億元,銷往京津冀和山東、河南等地。黃瓜小鎮與國内最權威的黃瓜研究所——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合作,推出的“館青牌”黃瓜榮獲雙金獎(國家綠色博覽會金獎和中國國際農交會金獎)。黃瓜小鎮的黃瓜因品牌化每年多增收2000萬元。黃瓜過去論斤賣,現在按根賣,是市場價的3倍左右。

“翟莊村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質适宜,澆灌水源富含礦物質,種出的黃瓜果肉淡綠色、清脆爽口微甜、維生素含量高,刺溜明顯,營養豐富。”翟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維嶺說。目前,黃瓜小鎮堪稱黃瓜的“聯合國”,彙聚了全世界110多個大類的黃瓜;建設了全國唯一的黃瓜博物館、全國唯一的黃瓜美容體驗坊,以及黃瓜酒坊、黃瓜果蔬、黃瓜食府等,實現了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今年4月24日-26日,京津冀蔬菜對接大會上,館陶黃瓜成為推介會的主角,黃瓜宴作為冀菜盛宴的第一道菜,引起與會領導和嘉賓的一緻好評。

教育小鎮:特色小鎮帶動偏遠落後鄉鎮發展

文廟孔子像前,緬懷先賢,傳承文明;陶山書院裡博覽群書,學習禮儀;小學舊址尋找父輩寒窗苦讀的場景;昆蟲博物館近距離科普文化知識;在麥場歡樂谷上玩傳統套圈、迷宮、攀岩、旋轉木馬等遊戲……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館陶教育小鎮王桃園都是遊客如潮,許多父母帶着孩子前來感受這裡獨特的魅力。

教育小鎮隸屬路橋鄉,原來沒有什麼人氣,關注度也不高。幾年前,館陶縣的主要領導在一次調研時,了解到王桃園村125戶人家,高考制度恢複以來的30年,考出了132個大學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大學生。謝繼炯說:“這種教育現象應該說由來已久,至少十來年了,但一直沒有人把它當回事,後來我們建設美麗鄉村就把它當成資源、當成賣點,搞起了教育旅遊産業,并名之為教育小鎮。”

教育小鎮恢複了文廟和陶山書院,建起了昆蟲館、農耕園、麥場遊樂園、華夏第一磨、小學舊址、鄉村音樂廳等,形成了以“開悟、勵志”為主題的“圓夢課堂”品牌。現在的教育小鎮,家家都是讀書聲,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教育聖地。而且,村裡老百姓在村口樹立了“百年石”,并寫下了百年宣言,一百年不改變村莊的原始風貌。

教育小鎮的發展,一方面樹立了自身品牌,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整個路橋鄉的知名度,彙聚了人流、信息流、資金流,在教育小鎮的帶動下,路橋鄉也不再顯得偏遠。有一組數字體現出教育小鎮對路橋鄉的帶動作用:全鄉存款,4年前是1個多億,2018年是7個億;全鄉用電量增加了2倍;全鄉淘寶店、超市4年前是40多個,2018年是200多個;全鄉鄉村道路硬化率達到100%,特别是通往教育小鎮的公路,由縣道升級為省道。

黃梨小鎮:革命老區煥新姿

黃梨小鎮在縣城西南部,距縣城12公裡,包括南拐渠、北拐渠2個自然村,8個行政村。這裡曾是紅色革命老區,是館陶曆史上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

近年來,該小鎮以“鄉村風情城市品質”為基調,以“先富後美不富不美富而美”為理念,緻力晚秋黃梨産業培育,在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産業支撐、惠及群衆”新路子的同時,也吸引了周邊群衆來此地觀賞、采摘、遊玩。

據了解,4年前,該縣在挖掘産業時,發現黃梨種植收益非常好。當時,拐渠村種植面積隻有1000畝左右。這幾年持續擴大規模,每年增種2000多畝,已發展到1萬餘畝,成為全國最大的晚秋黃梨種植基地。

随着産業的不斷壯大,小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旅遊業态日益豐富。建起了小鎮客廳、黃梨研發中心、黃梨窖、黃梨交易市場、黃梨客棧等;開發了全梨宴、梨粥、梨汁、梨幹等延伸産品。通過梨花節、采摘節、梨王争霸賽、梨樹認購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實現了從果園到采摘園,從批發價到采摘價的質變。去年,黃梨小鎮一個重4斤1兩的“梨王”被客商以2000元的價格拍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