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19款速騰保養燈手動歸零方法

19款速騰保養燈手動歸零方法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4-22 21:12:32

19款速騰保養燈手動歸零方法?方法一:用組合儀表上的操作鍵進行複位,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19款速騰保養燈手動歸零方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19款速騰保養燈手動歸零方法(各車系保養燈歸零)1

19款速騰保養燈手動歸零方法

一、2013~2016款新速騰保養燈歸零

方法一:用組合儀表上的操作鍵進行複位

操作方法如下圖所示:

儀表

01 點火開關關閉時,按住“複位”按鈕。

02 打開點火開關。

03 松開“複位”按鈕,短按一次“時鐘調整”按鈕。保養周期顯示處于複位模式狀态,若幹秒後恢複正常視圖。

04 複位完畢之後,可檢查距離下次保養的間隔裡程,方法是:按壓“時鐘調整”按鈕4 次,多功能顯示器顯示出距離下次保養的間隔裡程。

方法二:用前風窗玻璃刮水器操縱杆上的翹闆開關或多功能轉向盤上的按鍵進行複位

以刮水器操縱杆上的翹闆開關為例,操作方法如下:

01 按住刮水器操縱杆上的翹闆開關按鈕①,直至在儀表多功能顯示器上顯示出“主菜單”。

02 按下翹闆開關②,向下選擇“設置”菜單項,

按下按鈕③。

03 按下翹闆開關②,向下選擇“保養”菜單項,

按下按鈕③。

04 按下翹闆開關②,向下選擇“重置”菜單項,

按下按鈕③。

05 儀表多功能顯示器上顯示出“确定要複位保養周期數據”,按下按鈕③。

06 複位完畢,通過“信息”菜單項可進行查看。

刮水器開關

多功能轉向盤上的按鍵


二、2015款新速騰遙控器同步設定

如果在作用範圍之外頻繁按壓遙控器“解鎖”按鈕,則可能無法再用遙控器解鎖或閉鎖汽車。此時須按如下方式重新對遙控器進行同步設定。

01 按壓下圖中的按鈕A,從遙控器内翻折出鑰匙頭。

遙控器

02 拆下駕駛人側車門的車門拉手蓋罩。

03 站在汽車近旁,按壓遙控器上的“解鎖”按鈕。

04 在1min 内用鑰匙頭解鎖汽車。

05 用鑰匙打開點火開關,同步設定結束。

06 安裝車門拉手蓋罩。


三、速騰遙控器匹配

1.遙控器匹配方法

01 主車門打開,鑰匙開關3 次,不拔。

02 關/ 開車門3 次,門鎖動作,則進入學習狀态。

03 按遙控器任意按鍵2 次,門鎖動作。

04 拔出鑰匙,門鎖再動作,則遙控器匹配成功。

2.遙控電路闆編程

01 打開駕駛人側的門。

02 用門上的“開鎖”鍵鎖門一次、開鎖一次。

03 把鑰匙插進鎖孔。

04 将鑰匙轉到“ON”位置,然後轉回“LOCK”位置,10s 内做3 次,最後停在“LOCK”位置(不用等儀表盤上鑰匙燈滅)。

05 關/ 開車門3 次,最後把門打開。

06 防盜器電腦這時會有反應,表現為車輛自動鎖門一次、開鎖一次。

07 按每個遙控器上任意一個按鈕2 次,電腦會鎖門/ 開鎖一次。

08 拔掉鑰匙,車門4 次連續鎖門和開鎖,操作完成。


四、2013款以後新速騰電動車窗初始化

在斷開并連接蓄電池後,電動車窗升降器的自動上升和下降功能失靈。須重新對車窗升降器進行定位,定位後不允許再斷開蓄電池。

注意:在斷開并連接蓄電池後,電動車窗升降器的防夾功能失靈,因此可能會造成夾傷。

下面以左前車窗升降器為例,介紹其操作步驟,其他車窗升降器的定位方法相同,也是通過按下或拉起駕駛人側車門内的相應按鍵來進行。

01 打開點火開關。

02 完全關閉所有車窗和車門。

03 通過上提左前車窗玻璃升降按鍵(超過1s)使左前車窗玻璃保持在“關閉”位置。

04 松開按鈕,再次上提按鈕,并将其保持在上提位置。

左前車窗玻璃現在必須在按下開關時自動降下,并在上提按鍵時重新自動升高。

提示:可以單獨恢複一個或同時恢複多個車窗升降器的設置。

05 關閉點火開關,電動車窗初始化設置完成。


五、2015款以後新速騰天窗初始化位

如果蓄電池斷開或電量耗盡,無法用旋轉開關打開或關閉滑動/ 外翻式天窗,則必須初始化滑動/外翻式天窗。操作步驟如下:

01 将旋轉開關旋轉到“關閉”位置,如下圖所示。

02 拉住開關後部,直至滑動/外翻式天窗完全關閉。

注意:滑動/外翻式天窗在沒有防夾功能的情況下關閉。

03 松開開關。

04 繼續将開關保持在下圖中(箭頭)位置,滑動/外翻式天窗将自動打開和關閉。

按壓或下拉開關以外翻、降低或關閉天窗

05 将開關後部拉住并保持這個位置,滑動/外翻式天窗自動打開和關閉。

06 當滑動/外翻式天窗重新關閉時,松開開關,初始化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