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動不動就容易滿頭大汗,吃飯有時候都吃出一身汗,盡管天氣不是很炎熱或者沒有藥物因素的影響,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日常大家都講“血汗同源,”在中醫中說“津血同源”,津液化汗,就是人體内的津液随着陽氣推動,從汗孔中出來生成了汗液。汗多的話會傷津,津傷了則容易導緻血虛。所以有時候出汗過多會容易出現胸悶或是心慌的情況。
這種情況一般是屬于虛汗,應當如何緩解這種情況呢?這裡給大家推薦三味中藥,可以日常泡水喝,幫助身體滋補生津,益氣補血。這三味中藥分别是人參、麥冬、五味子。
這三味分别有各自的适用和功效,三者同用能幫助身體緩解虛汗情況。
麥冬
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幹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等證。
但是要注意:脾胃虛寒,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人參
人參的功效為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這四類作用。
人參在大衆的認知中是個寶貝,但是并不可亂用亂搭配:在配藥上,不可同藜蘆、五靈脂使用。在日常飲食中,不宜與茶葉、咖啡、蘿蔔一起服用。
五味子
五味子具有有收斂、滋補、生津的功效。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甯心。用于久嗽虛喘,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内熱消渴,心悸失眠。
出現胃酸分泌過多、肝旺、肺部有實熱的患者,不宜服用五味子。
《素問》說「陽加于陰謂之汗」,汗既是津液的代謝産物,又與血同源于水谷精微,因此汗液的狀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體内環境的平衡與否。虛汗較多的朋友們可以用這三味藥泡水喝,補津養血。
注意:凡脾胃虛弱,嘔吐洩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