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天夜晚知了叫嗎

夏天夜晚知了叫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53:58

來源:金華日報-金華新聞網

金華新聞客戶端8月17日消息 記者 吳彰義 吳越悅 文/攝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

知了響亮尖利的叫聲被很多人認為是夏天的标志,好像沒有知了,夏天就少了點什麼。7月以來,不少市民反映,自家附近的樹上知了叫聲格外嘹亮。知了聲聲叫,引來捕“蟬”人。可知了該捉還是不該捉,大家有不同的想法:“聲音尖銳又刺耳,影響休息”“蟬鳴聲讓城市有了生命”……

1.知了聲聲叫 引來捕“蟬”人

夏天夜晚知了叫嗎(知了聲聲叫捉還是不捉)1

“今年在小區捕捉知了的人特别多。”昨天,家住市區歐景名城小區的丁先生告訴記者,7月以來,他已多次看到有人在小區綠化帶的樹下捕捉知了,其中多數是年輕人。

市民胡先生也住在歐景名城小區,他之前帶着女兒和兒子加入過捕知了大軍,曾經兩個小時就抓了100多隻,拿回家以後,做了一道美味的“炒知了”。“一舉兩得。”胡先生說,帶孩子抓知了,一方面重溫兒時捉知了的趣味,另一方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家住保集藍郡小區的陳先生帶着女兒抓知了,也是為了讓孩子觀察大自然,給她普及知識,并增進親子關系。

“以前我們頂着炎炎烈日瘋玩一個下午回家時,少不了父母的一頓責罵,但我們依然很開心,把知了剪了翅膀,給小弟弟、小妹妹聽蟬鳴……”對一些中年人來說,小時候和小夥伴們一起粘知了已成為時代印記。

夏天夜晚知了叫嗎(知了聲聲叫捉還是不捉)2

據了解,捕捉知了,有的是為了重拾童年樂趣,但還有一些市民則是捉來解饞。由于知了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受到不少市民青睐。因此,捕捉知了的人越來越多。

這麼多人捉知了會不會打破生态平衡,影響知了的繁衍?吃了對人體有沒有不良影響?對于知了捉還是不捉,市民有不同的态度。

2. 叫聲惱人 支持者認為不能手軟

已過立秋,市區不少小區裡的知了還在歡快地叫着。

“吵了一整個夏天。”昨天,家住市區天龍南國名城小區的宋女士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以來,她被蟬鳴吵得心煩不已。“窗外的大樹上面有很多蟬,發出的聲音太大,甚至已經讓我産生了耳鳴的情況。”

家住歐景名城小區的王先生也有同感:“我上夜班,淩晨三四點剛要睡下,沒想到知了起那麼早,吵得我睡不着。”

隻要有樹的地方,幾乎都能聽到知了的叫聲。在保集藍郡小區,張阿姨就被聒噪的知了聲吵得不行。“知了的‘大嗓門’有時幾乎蓋過了汽車的聲音,影響到我休息了。”

“我曾想打8890反映知了噪音擾民的事,可又擔心别人說自己矯情。”宋女士說,看到小區裡有人捉知了,她特别支持。

不少市民反映,城市環境變好了,感覺今年的知了鬧得特别猛。

“以前沒這麼吵,可能是知了的數量沒這麼多。”張阿姨認為,通過噴藥控制知了會影響環境;通過修枝的方式來減少蟬的數量,會影響乘涼。

胡先生說,現在抓知了的方法很簡單,在網上花29元買一把5米高的粘知了杆,不用太多技巧,隻要将粘球靠近知了的下半身,受到驚擾的知了一飛,翅膀就會被粘住,一抓一個準,說不上對樹木有破壞。

3. 破壞環境 反對者也有想法

“我看到好幾批人在小區裡捉知了,拿着網兜、竹竿,随意在小區綠化帶内穿梭、踐踏。”市民傅秋韻住在歐景名城小區,她不支持這種捕捉知了的行為,認為這種行為破壞小區生态。“捉知了的人越來越多,對知了的種類延續本身就是一種打擊,更何況很多人在捕捉知了的時候破壞了小區綠化。”

對于蟬鳴是否噪音,傅秋韻有不同的看法。“蟬鳴本來就是自然現象,我們不應該過多幹涉。”她說,“知了的聲音從小聽到大,早就習慣了,怎麼就容不下呢?”

不少市民與傅秋韻一樣,擔心過度捕捉。

“聲聲蟬鳴讓我覺得城市不再冷冰冰,城市不再隻有鋼筋水泥,還有自然的氣息。”市民馮先生住在市區江濱小區,他認為聽着蟬鳴聲很舒服,而且知了雖然對樹木有害,卻也是某些鳥類的食物。人類的過度捕捉會影響區域裡的生态環境。

還有市民對吃知了提出了異議:這種野生的東西,是不是會有傳染病?

【專家說法】

1.知了到底有多吵

昨天,東方蘭庭小區的綠化帶内傳來陣陣蟬鳴聲,聲音忽而消失,忽而響起。記者通過分貝測試App在不同的位置進行了多次測試,顯示平均分貝為三四十db,最高分貝64db。一些市民也進行了測試,最嘈雜的時候,蟬鳴分貝達到了80db。

夏天夜晚知了叫嗎(知了聲聲叫捉還是不捉)3

分貝在60db以上會讓人覺得有些吵鬧。“如何看待蟬鳴,取決于個人感受。”市園林景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蟬鳴算是夏日獨有的一種景象,一般到8月底就會消失。

2.知了會破壞樹木嗎

“隻要市民在捉知了的時候不攀爬樹木,破壞綠地,對于樹木來說是有益的。”市園林景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知了過多易導緻樹梢營養供給不足,出現樹梢枯枝現象。

浙師大生物科學系教授張加勇介紹,從卵到若蟲再到成蟲,知了一生都依靠吸食植物的汁液生活。一隻雌性知了在每根枝條上産卵數量高達100多粒,每一隻雌知了在短短一生中可産卵500~600粒。被蟬刺破産卵的枝條會因為樹皮破裂而導緻水分、養分無法正常輸送,進而枯死。枯死的枝條大多是當年新長出來的嫩枝或者開花枝,枯死得越多,植物開花的花量就會越少,直接影響開花效果和景觀。

“所以,抓知了的确可以保護樹木。隻不過某些種類的蟬(如葉蟬),對植物的傷害比較小,考慮到生态平衡,不建議市民捕捉。”專家建議。

3.野生的知了,能吃嗎

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科科長申屠平平說,知了屬于野生昆蟲,生存環境複雜,容易沾染外界不明物質,在烹饪前,一定要徹底清洗;在烹饪過程中,要燒熟煮透。

如果在家烹調,百老彙七号庭院廚師阮東和在我市幾個知名酒店工作過的廚師謝慧強都建議,知了處理好後,可以先在鹽水裡泡一下,再進行烹調。

當然,知了也不适合所有人群。市中醫醫院藥學部主任王國軍表示,知了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屬于異性蛋白類,對蛋白質代謝能力受限制的人群,像腎病患者、肝病患者,都不适合食用。過敏體質的人群,尤其需要慎重。

本文來自【金華日報-金華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