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語錄100句

王陽明語錄100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5 09:26:23

王陽明語錄100句(王陽明經典語錄大全)1

1、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顔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裡。

4、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5、“格物”即“慎獨”,即“戒懼”。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8、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9、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10、誠字有以工夫說者。誠是心之本體,求複其本位,便是思誠的工夫。

11、無私心就是道。

12、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13、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14、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16、此心不動,随機而動。

17、動亦定,靜亦定。

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師。

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0、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颠倒見, 枝枝葉葉外邊尋。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21、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22、凡學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23、 謙者衆善之基,傲者衆惡之魁。

24、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25、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26、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之必不宏。

27、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

2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9、險夷原不滞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泛海》)

30、一念開明,反身而誠 。

31、靜處體悟,事上磨煉。

32、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若隻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33、常快活便是功夫。

34、君子誨人不倦,而師道必嚴。

35、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

3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

37、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大學問》)

38、良知之外,更無知,緻知之外,更無學。

39、心無外物,物以心生。

40、問君何事日憧憧? 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聖門無口訣, 良知二字是參同。(《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41、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42、山中莫道無供給,明月清風不用錢。

43、天理即人欲。

44、天理即仁心。

45、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46、個個人心有仲尼, 自将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 隻是良知更莫疑。

47、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48、何為第一等事?當讀書做聖人耳。

49、汝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50、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51、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52、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确謙抑為上。

53、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54、若己為君子,而使人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5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56、一有謀計之心,則雖正誼明道,亦功利耳。

57、夫精藏則太和流,神守則天光發,累釋則怡愉而靜,機忘則心純而一。四者,道之證也。

58、苟無尊崇笃信之心,則必有輕忽慢易之意。

59、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

60、地靈則人傑,人之無良,亦足以為山川之羞!

61、夫美質難得而易壞,至道難聞而易失,盛年難遇而易過,習俗難革而易流。

62、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責己則昏。

63、人之善惡,由于一念之間。

64、一念改過,當時即得本心。

65、緻知二字,乃是孔門正法眼藏,異此而學,即謂之異端;離此而說,即謂之邪說;迷此而行,即謂之冥行。

66、功蓋天下而莫之嫉,善利萬物而莫與争。

67、體,即良知之體,用,即良知之用,甯複有超然于體用之外者乎?

68、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

69、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際。

70、随物而格,是緻知之功。

71、格物緻知,滅除輕傲。

72、聖人氣象不在聖人而在我矣。

73、以言語謗人,其謗淺;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74、外面是非毀譽,亦好資之以為警切砥砺之地。

75、眼前路徑須放開闊,才好容人來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無展足之地矣。

76、 人生大病,隻是一“傲”字。

77、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隻是一“傲”字,便結果了這一生。

78、緻吾心之良知者,緻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79、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聖人同。但惟聖人能緻其良知,而愚夫愚婦不能緻,此聖愚之所由分。

80、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緻良知。

81、記誦之廣,适以長其敖也;知識之多,适以行其惡也;聞見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辭章之富,适以飾其僞也。

82、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

83、良知之外,别無知矣;故“緻良知”是聖人教人第一義。

84、思是良知之發用。若是良知發用之思,則所思莫非天理矣。

85、君子之酬酢萬變,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生則生,當死則死,斟酌調停,無非是緻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86、蓋良知之在人心,亘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

87、不欺則良知無所僞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

88、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89、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

90、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猶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猶有喪心者矣,吾安得而非喪心乎?

91、《中庸》謂“知恥近乎勇”。所謂知恥,隻是恥其不能緻得自己良知耳。

92、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9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94、隻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95、須于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心體明即是道明。

96、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過即是私意。

97、道無精粗,人之所見有精粗。

98、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正也。

99、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

100、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彌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隻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

101、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

102、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

103、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猶煉金而求其足色。

104、學是學去人欲,存天理。從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則自正。

105、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

106、善人也,而甚孝。

107、不慈不孝焉,斯惡之矣。

108、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109、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10、此道本無窮盡,問難愈多,則精微愈顯。

111、為學大病在好名。

112、所以謂之聖,隻論精一,不論多寡。

113、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不是不可移,隻是不肯移。

114、減得一分人欲,便是複得一分天理。

115、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隻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時便是逐物,無事時便是着空。

116、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117、人胸中各有個聖人,隻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18、人若知這良知訣竅,随他多少邪思枉念,這裡一覺,都自消融。

119、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120、與朋友論學,須委曲謙下,寬以居之。

121、學須反己。若徒責人,隻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122、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12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則不至于責人已甚,而自治嚴矣。

124、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将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125、聖人無所不知,隻是知個天理;無所不能,隻是能個天理。

126、既去惡念,便是善念,便複心之本體矣。

127、學須反己。若徒責人,隻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

128、凡朋友問難,縱有淺近粗疏,或露才揚己,皆是病發。當因其病而藥之可也,不可便懷鄙薄之心。非君子與人為善之心矣。

129、道心本是無聲無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許多不安穩處,故曰“惟危”。

130、毀謗自外來的,雖聖人如何免得?人隻貴于自修,若自己實實落落是個聖賢,縱然人都毀他,也說他不着。卻若浮雲掩日,如何損得日的光明?

131、你真有聖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帶,便非必為聖人之志矣。

132、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

133、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134、聖人不貴前知,禍福之來,雖聖人有所不免。聖人隻是知幾,遇變而通耳。

135、能處正是良知,衆人不能,隻是個不緻知。

136、良知隻是個是非之心,是非隻是個好惡。隻好惡就盡了是非,隻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137、學問也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當。

138、人有過,多于過上用功,就是補甑,其流必歸于文過。

139、知得過、不及處,就是中和。

140、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見?

141、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

142、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視聽,手足之知痛癢,此知覺便是心也。

143、你萌時這一知處,便是你的命根;當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144、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兇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145、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

146、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介染着,隻是一無我而已。

147、良知即是《易》。

148、心所安處,才是良知。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

149、朋友相處,常見自家不是,方能點化得人之不是。善者固吾師,不善者亦吾師。

150、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時時精明,不蔽于欲,自能臨事不動。不動真體,自能應變無言。

15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152、衆皆以為是,苟求之心而未會焉,未敢以為是也;衆皆以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為非也。

153、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