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

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7:37:43

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漢族喪葬文化之二 吊唁守靈篇)1

漢族喪葬文化中的報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漢文化中,有“喜是個人的喜,喪是大家的喪”風俗。吊唁從家屬報喪開始。報喪的人選各地不同,但一般不是孝子去給親戚報喪。現在社會高度信息化,報喪不用人親自去。但以前不一樣,因為孝子要在家守靈不能離開,所以請自己的朋友去給親戚報喪。報喪的人到了親戚家說明來意,親戚會給報喪者煮碗面加雞蛋以感謝他的勞累,最簡單也要喝點茶表示謝意。報喪者所報的主要信息是葬禮時間,也就是逝者在人間停放的最後一天,一般是叫座夜。

很多親朋都是這一天來吊唁。來者先到棺前行禮,孝子還禮。幫忙的人送上煙茶。衆人雖忙,但在都管的指揮下有序不亂。

逝者如壽終時在七十歲以上,為喜喪,也稱白喜事,孝子孝女少不了請吹鼓手,現在叫戲班子。以前不是這樣的。吹鼓手以稱享受班子,少的兩人,有客人來吊唁時吹起鎖呐。多時有七人,兩個吹鎖呐,另五人打鑼鼓,這七人除上述任務外,不有一項重要任務——唱孝歌,也叫打轉鑼鼓。他們才是真正的民間藝人,吹打說唱人人是樣樣在行,沒有十年的功夫是不敢出場的。

座夜當天中午飯叫正席,是葬禮中最豐盛的一頓飯,喪儀在這餐席中表現得最為突出,親朋關系層次能讓外人一眼能識。首席當然歸大班子,那時(現在也一樣)的大班子都是來無償幫忙的,而且是體力活最重的,更是不能怠慢的,座首席理所應當。第二席座誰才是最有講究的,這要由逝者的男女性别來決定,如果是男性,二席座的肯定是逝者的外甥,但如果逝者的舅舅或姑父在,外甥隻能往後排,如果是女性,這席座的一定是娘家人。還是有點男尊女卑的味道。一般第三席開始由街鄰就座,再就是樂隊、道士、幫忙人員,其他親戚順延。正席最能體現都管的能耐,如果安排出錯,不僅得罪主人的親戚,自己還下不了台。

正席 中上第六個菜的時候,該孝子出場了。孝子對每一桌行叩首禮,有多少桌行多少禮。再次表達對來賓的謝意。

晚餐之後,有的地方開追悼會。一般儀式程序是:都管開場,孝子讀祭文,地方或單位領導緻悼詞,親朋緻感言,主人緻答謝。

請了道士的,在追悼會後,開始送經成佛等活動。

最後開始由享受班子唱孝歌,這是葬禮上最精彩的部分,最能體現漢族喪葬文化。領頭者胸前挂一小鼓在,其他人人手一器,繞棺邊走邊唱。領唱者随意起題,後面人必需随題發揮,不能跑題,既要引起觀衆的興趣,又要有目的,比如,他們要主人上開水或香煙時,不是直接要,而是唱主人如何大方,孝順,逝者教子有方等。他們用一幅上大人紙牌,把逝者績德行善,家庭再無禍患,孝子前途無量等唱個遍。這裡無形地在傳承着一種文明道德,維護着社會的和諧和進步。

明天繼續關注漢族喪葬文化之三 出葬出靈篇。

注:本文由作者原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