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亡羊補牢一樣的成語故事?【原文】 莊辛對(1)曰:“臣聞(2)鄙語(3)曰:‘見兔而顧(4)犬,未為晚也;亡(5)羊而補牢(6),未為遲也’” ( 《戰國策.楚策》) 【注解】 (1)對:回答 (2)聞:聽說 (3)鄙語:俗話 (4)顧:找 (5)亡:丢失,指不見了 (6)牢:羊圈圈,音「眷」 【故事闡述】 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叫做莊辛他看見楚襄王沉迷于享樂,不理國家政事,十分憂心有一天他對襄王說:“大王,您經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壽陵君他們在一起,他們都是一些貪圖享樂、放縱奢侈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國政,恐怕楚國就要有危險了” 襄王聽了,沒有接納莊辛的谏言,反而生氣說:“現在天下太平,怎麼可能有亡國之禍呢?”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如果大王繼續與他們四位為伍,楚國必定會滅亡大王既然不相信,就請大王允許我到趙國避一避,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 莊辛去了趙國五個月之後,秦國果然發兵攻打楚國,占領了楚國都城和其它地方襄王逃亡到城陽後,想起了莊辛曾經勸谏他的話,感到十分後悔,就派人把莊辛找回來 莊辛不記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邊襄王一見到莊辛,便說道:“我當初沒有聽先生的勸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莊辛回答:“俗話說:‘見到了兔子才回頭去指揮獵犬追捕,還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後趕快修補羊圈,也不算遲呀’” 這次襄王完全接納了莊辛的建議,并封他為陽陵君在莊辛的輔佐下,襄王重振國力,終于收複失土,度過了這次的危機後來“亡羊補牢” 就被後人用來比喻犯錯後隻要有心振作,及時更正,一切都還來得及 【讨論】 (1)莊辛在楚襄王貪圖享樂時,對他說了什麼話? (2)為什麼莊辛這麼肯定楚國會有危險發生呢? (3)楚襄王後來又重新整頓國力,收複失土,是憑着莊辛鼓勵他的哪一句話呢? 【造句練習】 (1)以前努力不夠,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千萬不可自暴自棄 (2)這件事雖然遭遇挫折,但是如果針對原因改進,亡羊補牢,尚猶未晚 【課後時間】 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角莊辛,他是個直言敢谏的人請你想想曆史上有哪些直言敢谏的人物?和同學分享一下這些人的故事吧 解答︰ (一)韓愈 (二)魏征(貞觀之治) (三)姚崇、宋璟(開元之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和亡羊補牢一樣的成語故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原文】 莊辛對(1)曰:“臣聞(2)鄙語(3)曰:‘見兔而顧(4)犬,未為晚也;亡(5)羊而補牢(6),未為遲也。’” ( 《戰國策.楚策》) 【注解】 (1)對:回答。 (2)聞:聽說。 (3)鄙語:俗話。 (4)顧:找。 (5)亡:丢失,指不見了。 (6)牢:羊圈。圈,音「眷」 【故事闡述】 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叫做莊辛。他看見楚襄王沉迷于享樂,不理國家政事,十分憂心。有一天他對襄王說:“大王,您經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壽陵君他們在一起,他們都是一些貪圖享樂、放縱奢侈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國政,恐怕楚國就要有危險了。” 襄王聽了,沒有接納莊辛的谏言,反而生氣說:“現在天下太平,怎麼可能有亡國之禍呢?”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如果大王繼續與他們四位為伍,楚國必定會滅亡。大王既然不相信,就請大王允許我到趙國避一避,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 莊辛去了趙國五個月之後,秦國果然發兵攻打楚國,占領了楚國都城和其它地方。襄王逃亡到城陽後,想起了莊辛曾經勸谏他的話,感到十分後悔,就派人把莊辛找回來。 莊辛不記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邊。襄王一見到莊辛,便說道:“我當初沒有聽先生的勸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莊辛回答:“俗話說:‘見到了兔子才回頭去指揮獵犬追捕,還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後趕快修補羊圈,也不算遲呀!’” 這次襄王完全接納了莊辛的建議,并封他為陽陵君。在莊辛的輔佐下,襄王重振國力,終于收複失土,度過了這次的危機。後來“亡羊補牢” 就被後人用來比喻犯錯後隻要有心振作,及時更正,一切都還來得及。 【讨論】 (1)莊辛在楚襄王貪圖享樂時,對他說了什麼話? (2)為什麼莊辛這麼肯定楚國會有危險發生呢? (3)楚襄王後來又重新整頓國力,收複失土,是憑着莊辛鼓勵他的哪一句話呢? 【造句練習】 (1)以前努力不夠,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千萬不可自暴自棄! (2)這件事雖然遭遇挫折,但是如果針對原因改進,亡羊補牢,尚猶未晚。 【課後時間】 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角莊辛,他是個直言敢谏的人。請你想想曆史上有哪些直言敢谏的人物?和同學分享一下這些人的故事吧! 解答︰ (一)韓愈 (二)魏征(貞觀之治) (三)姚崇、宋璟(開元之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