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10:20:27


(化紹新老師談逗魚)1

不論是釣哪一種魚,都由釣手自身設置調與釣.概括的說,釣大魚調高釣低,例調10目釣3-4目.但這種釣法,是應用于較熟悉懸墜釣法的釣友.調高釣低稱為釣靈,魚在進窩、碰餌、吃餌時浮漂就有不同表現的信号,例如微微的上送下滑、輕輕晃動、小的頓感信号,是魚進窩而且正在離餌很近的迹象。由于釣的靈,往往出現小的上送一目下頓一目,釣者出于對信号的識别沒有經驗,急于揚竿,而且對餌料的到位時間不計,霧化和散落的餌料狀态不掌握,軟硬程度不計較,往往出現跑魚、空槍、蹬窩子的現象。所以對懸墜釣法掌握較全面、運用很熟悉的釣友可用調高釣低的法。前提是調釣準确、餌料搭配狀态到位、信号掌握較熟悉,抓強有力的頓口即可。

但對主要以休閑釣為主而對懸墜釣法不太熟悉的釣友來說,可用調低釣高法,例如調2-3目釣3-4目或5-6目,餌軟點硬點都可以,其要求調目釣目不須太準确,隻是看漂時要注意,拉黑漂再揚竿。其原因是子線過于彎曲,魚碰餌洄遊,等其動作引起的小的信号相對減少。再者,這類釣友對餌的狀态不把握和計算,所以拉黑漂再揚竿是最好的操作方法,餌硬點軟點要求不嚴格。

(化紹新老師談逗魚)2

一:逗魚

關于逗魚,首先了解魚的習性。 自然水域的魚經常捕食一些水中活體,飼養塘每天都會喂料,從料落水到底是動态的,所以在垂釣當中,釣者時不時的拉竿動餌,魚在餌跟前時,由于餌料突然移動,就會引起魚的條件反射,突然來上一口,逗的作用就起到了。但并不是所有的魚情都适應逗,特别是經常被釣的魚,有時不逗還好點,一逗可能就把魚吓跑了。所以逗就會吃的,可以逗;逗完了沒有信号,就不要再逗了。

(化紹新老師談逗魚)3


二:紮蛤嫫

所謂紮蛤嫫,我記的小時候經常釣青蛙,弄幾根蚯蚓,紮成小團,栓在線頭,到草叢、紫花槐墩裡、河邊水草叢裡,把蚯蚓團上下抖動,跳起來就是一口,青蛙就被釣上來了。近幾年競技釣,好多比賽的釣友們不釣規定的正常釣點,而釣竿梢下,或炮台前,其原因是,規定釣點的魚已被釣怕躲在池邊,這樣才引起釣近,但用紮蛤蟆這種說法,有些不像。

(化紹新老師談逗魚)4

三:螞蟻上樹

此釣法起源于釣水皮上的魚,因漂有長度,加上一段和漂一樣長的主線,再加上子線,再短的漂入水,總長度至少要30-40厘米,很難釣水皮。為此,就衍生了把鉛墜推到浮漂腳下,意思就是把“螞蟻”(鉛墜)推到浮漂這所謂的樹上了。在實際操作中,應該第一用餌要輕,搓拉皆可;二要餌料顔色要顯眼,白、黃餌最好,便于觀察,加上餌輕下沉相對慢,當餌落到水皮上的魚群中,隻要兩顆餌突然不見即揚竿。由于餌輕下沉慢(不如連接環下沉的快)此釣法慢慢被用于釣中上部的各個泳層,前提是水中各泳層都有魚,而且被釣滑的魚居多,如果是正常釣法,由于鉛墜下沉的速度作用,在鉛墜未到位的這段水域,魚不接口或未進嘴餌即下沉。所以這種螞蟻上樹釣法用途範圍就加大了很多,由于鉛墜已到漂腳,浮漂入水即翻身,魚吃餌時浮漂任何信号都不會産生,全憑臨場感覺。但這種釣法确實有很多的收效。

(化紹新老師談逗魚)5

在實際應用當中,釣者可以從餌料入水時開始計算時間,1-3秒、4-5秒、5-6秒提竿。。慢慢找到魚吃口最多的泳層,也就是找到了感覺,形成了提竿意識。一旦找到,就會連連中魚。如果因換子線、或跑魚耽誤,形成了隔斷時間差,又連連空槍,仍重新找感覺。這種釣法,必須經常鍛煉,摸索經驗,努力找到一個最佳的适應方式,熟能生巧。還要記住餌料最好要輕,入口狀态一定要好,顔色已不重要了。 螞蟻上樹釣水皮,已被泡抹釣法所取代,是用任何浮漂都達不到的淺層

(化紹新老師談逗魚)6

——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釣魚技巧,可以關注小崔野釣,這裡有很多熱門的釣魚技巧,偏門的餌料配方和精彩的釣魚視頻,小崔,為你傳遞釣魚幾點最新信息,讓你的釣魚生涯從此變的不一樣!歡迎評論發哦!(以上為個人觀點,有什麼看法下方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