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幹燥根莖。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産,主産于廣東、河南、四川、浙江、山東等地。秋季采挖,燎去毛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後曬幹,或燎後直接曬幹。生用,或醋炙用。用時碾碎。它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歸肝、脾、三焦經。具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之功。《本草綱目》言其“乃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也。”
關于香附想來曆,有個小故事。
從前有個姑娘叫索索,天生麗質,心地善良。
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十月無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計嫁到故黃河邊的一個茅莊,不料這裡正鬧瘟疫,大人小孩胸悶腹痛,自從索索嫁來以後,丈夫安然無恙,問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約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氣,斷定這是驅疫的奧秘,于是便讓索索外出給衆人治病,不幾天,全村人又都露出了笑臉。
莊戶人家閑着沒事,又扯起索索看病來,一傳十,十傳百,傳到索索丈夫耳朵裡,竟成這樣的話:“索索每到一家,就脫去衣服,讓大人小孩圍過來聞”丈夫雖有拯救鄉親之心,但決不容這種方式,于是兩人常鬧别扭。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夾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聲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稭一捆埋到河邊。不幾天,就在索索的墳上長出幾縷小草,窄窄的葉,挺挺的莖,蜂也圍,蝶也繞,有人說:索索風流,死後也招小蟲子。丈夫聽後,挖地三尺,把屍骨深埋。可過了一段時間,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們後悔了:索索死的冤屈,千萬不要再挖了,将來萬一再鬧心口痛,說不定這草能治病。
直到今天,盡管藥名改叫香附子,可當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氣止痛,必挖出其身,而三個根球一個比一個深,很費力氣。
【臨床應用】
一、肝郁氣滞脅痛、腹痛
香附主入肝經氣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氣之郁結,味苦疏洩以平肝氣之橫逆,故為疏肝解郁,行氣止痛之要藥。治肝氣郁結之脅肋脹痛,多與柴胡、川芎、枳殼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寒凝氣滞、肝氣犯胃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姜用,如良附丸;若治寒疝腹痛,多與小茴香、烏藥、吳茱萸等同用;治氣、血、痰、火、濕、食六郁所緻胸膈痞滿、脘腹脹痛、嘔吐吞酸、飲食不化等,可配川芎、蒼術、栀子等同用,如越鞠丸。
二、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
香附辛行苦洩,善于疏理肝氣,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之要藥。治月經不調、痛經,可單用,或與柴胡、川芎、當歸等同用,如香附歸芎湯;若治乳房脹痛,多與柴胡、青皮、瓜蒌皮等同用。
三、脾胃氣滞腹痛
香附味辛能行而長于止痛,除善疏肝解郁之外,還能入脾經,而有寬中、消食下氣等作用,故臨床上也常用于脾胃氣滞證。治療脘腹脹痛、胸膈噎塞、噫氣吞酸、納呆,可配砂仁、甘草同用,如快氣湯《和劑局方》,或上方再加烏藥、蘇葉同用,如縮砂香附湯。
【用法用量】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強。
【鑒别用藥】木香與香附均有理氣止痛之功,并能寬中消食,均用于治療脾胃氣滞、脘腹脹痛、食少諸症,二者可配伍應用。但木香藥性偏燥,主入脾胃,善治脾胃氣滞之食積不化,脘腹脹痛,洩痢裡急後重,兼可用于治療脅痛、黃疸、疝氣疼痛以及胸痹心痛,為理氣止痛之要藥;香附性質平和,主入肝經,以疏肝解郁、調經止痛見長,主治肝氣郁結之脅肋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癥瘕疼痛等症,為婦科調經之要藥。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失眠成疾,三七來安神
今天你護肝了沒?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