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效率直接影響結果
執行力是第一影響力。如果說成功有捷徑,那麼一定是“簡單相信,聽話照做”。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跟着成功人的腳步。在開始讀《斷舍離》第二章之前,我們必須要認知并認可斷舍離,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簡單相信,聽話照做,在不斷地斷和舍的過程中涅槃重生,進入到我們的自在空間。
通過這幾日的感知與踐行,我已經領會到王陽明所講的“事上練”——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所有的進步與成長,一定都是磨練出來的。
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們為什麼沒有辦法收拾?
當我看完這一章節,竟然凝神了良久,為什麼呢?
我深切地感受到:當你在閱讀的時候學會了主動思考,思維是很容易和作者同步的。也就是說這一章節的内容,我們前面的作品已經延伸到了。這一章節對斷舍離中的斷舍之因做了比較形象的闡述:我們就像是在河水中遊,靠近河岸的水池裡面生活的小魚,生活中的物品,從上遊嘩嘩啦啦地流下來,需要的物品可以從池子的入口進入,不需要東西應該直接流走了。
池子的入口就是“斷”的閘門,而出口則是“舍”的閘門。如果隻需要滿足基本的生存,娟娟細流差不多就夠了。但是作為人類的我們,需要文化生活來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所以水流需要适當的大一些,使得夏天可以下河遊泳捉魚,冬天不至于河水幹涸。可是現實生活當中,這一條小河,真的隻是日夜潺潺流動的小溪嗎?
入口是“斷”的閘門,出口是“舍”的閘門
仔細端詳一下,我們生活中的物品,有多少是因為我們受撿便宜心理和折扣心理而湧入進來的。原本我們隻是想買一雙鞋子,結果還買了幾十雙襪子;原本我們隻是想買一條褲子,結果還買了皮帶和上衣,隻不過因為它們打包在一起,看起來又多又便宜,亦或者在浏覽的過程當中,突然看到某品牌正在大打折扣,然後激動不已。我們已經習慣了打包消費,折扣消費,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于是乎,家中就莫名其妙地多了好多,看似有用卻沒有用的東西。例如我今天收拾抽屜的時候,就發現了幾個快遞袋子。當初留下來是想着以後可以寄快遞或者是裝垃圾,于是我就用它裝滿了垃圾,一并處理了。
我們因為撿便宜心理或者商家套路,讓太多不需要,不合适,讓自己不舒服的物品湧入到我們的生活了,原本那條清澈明亮的小河,就像山洪爆發時一樣,瘋狂地奔騰着,歇斯底裡地咆哮着,呼喊着,我們就像淘金者一樣興奮,争先恐後地湧入其中,生怕自己跟不上,撿不到那個便宜,失去了太多。其實不然,我們應當保持理智,守好自己的錢包和小池的入口,給自己營造一個清爽舒适的空間。否則時間久了,我們池子的底部就會慢慢地積滿了淤泥,稍微動一下就天昏地暗。于是,我們就會越來越将就,直到被折磨得毫無抵抗力,甚至意志消沉。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不知不覺地掉進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記了東西是不是最合适自己的品味。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同樣,書中用一幅圖清晰地表達了我們和池子的關系:如果斷的閘門不能把好關,其承受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那些物品會不請自來地上門,因為覺得它們便宜,害怕撿不到這個便宜,其實那隻是資本的商業套路。這些像“垃圾”一樣的物品會在池子底部不斷地沉澱積累,不斷地壓縮我們的生存空間,讓我們越來越難受,越來越痛苦。而舍的閘門,卻因為舍不得,扔不掉而長滿鐵鏽,難以開啟……可見我們在資本的壓榨與欺騙下,活得多麼難受呀!
至此,第二章第一節完畢:我們為什麼沒辦法收拾?
一,物品确實太多,而且不是我一個人的。對此我們沒有必要沮喪,更要勇敢地帶頭,把那些擱置了很久,藏在各種地方的東西,和大家一起拉出來,鋪在地闆上感受一下,就知道有多麼糟糕了,而整理清掃之後,我們會發現整個世界、整個人都變了。
二,那些不需要,不合适,讓我們不舒服的物品,通常是因為我們撿便宜得來的。後來就會發現,很多東西其實根本用不完或者是用不上。所以請理性消費,所謂的精緻生活,不需要靠買買買,而是讓每一個物品都能夠物盡其用,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三,管理好斷的閘門,同時打開舍的閘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斷舍離,你今天行動了嗎?
讀書的本質是思考
我是十三先生,關注我和我共享好書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