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3 03:34:44

文▏略略略懂一二

兩千塊,和三千塊,哪個更夠用?這是腦筋急轉彎嗎!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不難回答,但在咱們加上一個限制之後,答案可能就不一樣了。

在校生活費兩千塊,和畢業後三千月薪哪個更夠用?多數人的選擇可能就是前者了。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1

别不信,上學時多少學生兩千生活費嫌少,畢業後又覺得三千塊月薪真香,哪裡出了問題?

問題就在于,一個是生活費隻管生活,一個是月薪包含一切,那當然不一樣了。

反正略略在上大學時,作為12級的學生,和如今22級的孩子,剛好整整十年。

生活費我當時從一個月八百,到談戀愛後主動要求到一個月一千。那不是說,是真的香!

沒有不夠用的說法,每個月都還有小剩。這和自己就在自己家鄉上學有關,隔兩周還回家一趟。偶爾爸媽還給買衣服!

但是這一切在自己大四時發生了改變,因為畢業實習了,我主動申請不要生活費了。實習工資1200個月,實習單位離家、離校都遠,就租了房。

這是我第一次認清了現實,知道了社會生存的不易!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2

沒工作前,生活費真的隻管吃穿,在工作後,工資就要管吃穿住行了。

總看過不少采訪,也有不少網友評論,說着自己大學生一兩千生活費真的不夠用。

一開始我不理解,但是在她們給我算完賬後,又覺得好像沒錯。

但略略這學期當了輔導員,我也同樣知道,有些同學一個月就幾百生活費,不一樣在過嗎!

不少同學學費是國家貸款的,生活費是要靠借的,以及申請貧困助學金的。

所以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費去挑戰别人的零花錢,生活費沒有上限,人比人比死人。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3

看看這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的統計圖,隻能說僅供參考。

但可以确定的一點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生活費相對來說就更高。

可咱們也不得不否認一點,越好的學校,生活成本會更低。畢竟人家食堂是真心的便宜,比如看看清華大學這6元套餐,兩葷一素一飲料,隻要六元。

這換其他學校,妥妥的就是10元,或者12元套餐了。在校外吃的話,隻會更貴了。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4

同樣在學校咱們的住宿費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了。

例如略略咱們學校,一年的住宿費八百。雖然是七人間,但是你得承認你畢業後在哪都找不到這種宿舍了。

你要是去了一線城市,單間配套可能都是好幾千。

你三千的工資能幹嘛?隻能租個廁所吧!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5

有同學會極力反駁了,我怎麼畢業就三千工資“真香”了?

我可是有遠大理想的人。三千月薪?沒有一萬我不去!

你若是985/211雙一流大學的畢業高材生,工作還是專業對口,抱歉!是我打擾了。

如果隻有普通的二本生,還是文科類,大學成績中等,大學實踐平平無奇,大學獲獎一幹二淨。那我同樣抱歉,一開始能找到三千月薪的工作,不就偷着笑吧!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6

大學生到底值不值錢?我覺得吧,還是28原則,那小部分的優質大學生的确是人才,各個公司和單位搶着要。而剩下的,終歸是凡人,終究是一個普通人。

能在平凡的崗位,幹着平凡的事業,就已經不平凡了。

隻是你想要不平凡的工資,是不可能的。認清現實,普通大學生不值錢!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7

大學生沒有爛大街,但大學生也真不少。

大學一直在擴招,可就業崗位卻一縮再縮。

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沒有誰敢輕易放棄工作,保住工作即是成功。

不要老闆辭職去别的公司打工就是勝利!像是玩笑話,可現實就是如此。

考研的人為什麼那麼多?一年比一年卷,當真愛研究的人多了?不是的,是因為工作不好找了,好工作更難找了。

考公的人為什麼那麼多?上岸越來越難,當真都是甘于服務了?不是的,是因為隻想求個穩定和安于平淡和保障。

廉價大學生真實收入(上學兩千的生活費嫌少)8

略略寄語

生活費也好,今後工資也罷。别和别人比!沒有可比性的。

日子是自己過的,好日子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别人躺平的起點,也許就是你奮鬥一輩子都達不到的終點。

你是甘于擺爛人生,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選擇在自己手上。

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生活費都是爸媽的血汗錢,每一分都要花到實處。畢業工作後,知孝懂孝講孝,一家人可以很和睦。

讓自己變得值錢,在大學裡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各類比賽活動與社會實踐。

成功沒有标準,幸福可以簡單!


話題讨論:

你大學的生活費是多少,第一份工作月薪是多少?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讨論或吐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