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還有哪些品類有市場?
我在鄭州發現一個“水果撈”品牌,幾十種水果、酸奶、小料,選好稱重賣。
并且,一年開出300+店,年營收近2億元;市場平穩時,1/3的門店日營業額過萬,年前有200家門店的單日平均銷售額已接近8000元。
這個品牌如何做到的?水果撈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一年開出300+家店
“水果撈”出現一個黑馬?
上周一個工作日,我在鄭州發現一家“水果撈”店,所有水果、酸奶、小料都可以自己DIY。
順着吧台,一頓操作行雲流水:
挑選完成就開始稱重,12.8元半斤,店員會耐心告訴你可以使用抖音團購券“0.01元代10元,每份限1張”。我們選了滿滿兩大份,優惠下來60多元。
除了自選水果撈之外,還有飲品和炒酸奶,飲品客單價在5.9元~15元之間,炒酸奶23元/12塊。
我選了黑五谷味道的酸奶,每塊水果上都被包滿了厚厚的酸奶,“每吃一塊水果就像開盲盒”,酸奶濃稠,口感卻很絲滑,滿滿一大碗,飽腹感很強。
這家主打“水果撈”的品牌叫滿米酸奶,據了解,滿米酸奶目前全國330多家店面,河南區域100多家。
滿米酸奶創始人王曉豐告訴我,滿米酸奶成立于2020年7月,2021年3月開放加盟,多開在商圈,面積多在28~35㎡之間。
他還告訴我,市場平穩時,1/3的門店日營業額過萬,尤其冬季銷量并未受影響。年前有200家門店的單日平均銷售額已接近8000元。
一年開出300+店,年營收近2億元,水果撈是一門好生意嗎?
外賣月訂單2萬單
“水果撈”更适合下午茶
水果和酸奶,是健康養生且高頻剛需的兩大品類,了解後我發現,“水果+酸奶”的組合,很适合下午茶場景。
1、“喜歡什麼加什麼”,每杯都是顧客DIY
從水果到酸奶到小料多達幾十種,顧客可根據喜歡自行選擇,“真正的實現水果自由、小料自由”,而且有琳琅滿目的場景感。
“每一杯酸奶都是顧客自己動手做的,挑選的都是顧客喜歡吃的,這樣體驗感會更佳。”王曉豐說。
而不想DIY自己制作的顧客,也可以選擇搭配好的水果撈杯。
2、酸奶 水果,兩個健康元素疊加
酸奶、水果都具有健康屬性。
疫情肆虐的當下,年輕人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個水果現切、酸奶現淋的小品類,自帶健康屬性。
滿米酸奶還推出了黑五谷酸奶(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棗等磨成粉發酵而成)、藻藍酸奶(藻藍蛋白提取物,加入天然椰漿)等。
3、利用顔色,打出差異化爆品
滿米酸奶的第一個爆品,就是紅遍酸奶圈的“泥石流酸奶”、“水泥酸奶”。第一家店成立時就推出,因“顔色、形态酷似水泥”的反差感而火爆。
後來又推出“藍朋友”藻藍酸奶,被網友稱為“治愈藍”,成為了第二個爆品。
滿米酸奶的爆品思路,就是在“健康養生”的标簽之上,以顔色做突破。
4、介于甜品和飲品之間,更适合下午茶
“二三十元,能吃到十多種新鮮水果,去水果店頂多買兩三種水果,再淋上酸奶、加上小料,更能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和營養均衡。”王曉豐說,“我們主要的消費群體是女性,其中18~30歲占比70%。”
“酸奶+水果+小料”的形式,不同于高熱量的甜品,也不同于不具有飽腹性的飲品。對于白領來說,低脂、低卡、飽腹,似乎更适合下午場場景。
“有顧客經常一次性下單幾杯、十幾杯甚至幾十杯。我們二七萬達店,平均一個月的外賣訂單1.5萬單,最高達2萬單,其中早上十點和下午四五點之間最高。”
5、技術上做創新,緻力水果供應鍊
水果撈,最早出現在街邊、夜市之類的小攤位,長期處于“有品類無品牌”的狀态。
“想要把水果撈做成品牌,一定要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酸奶,一是水果。”王曉豐說。
2008年,王曉豐最早開始于酸奶行業,養奶牛、做社區店,2016年投資建廠,2019年介入水果撈,2020年7月在鄭州開出第一家店,一直緻力于酸奶發酵技術上的創新。“在酸奶端我們有自己的工廠,這也是我們的優勢之一。”
為布局水果供應鍊,滿米酸奶先後承租了2000平的分揀倉,搭建冷庫,并計劃以鄭州為核心,向鄭州三四百千米範圍内商鋪,供應水果。
在家也能做的“水果撈”
到底有沒有市場?
“一包酸奶,切幾種水果,自己在家都能做”,不少人會覺得水果撈沒有技術壁壘、複制門檻低。
對此,王曉豐認為,“很少有人能在家切十幾種水果,而且我們的主要消費場景是下午茶。”
“年輕不是不喜歡吃水果,而是清洗、切塊過程麻煩。我們契合的是‘懶人經濟’特性和健康低脂的消費理念”。
此外,水果撈還有一個痛點問題,就是水果的儲存和損耗問題,降低水果損耗對于門店盈利很重要。
“一個水果撈門店,每天動辄要保存十幾種水果,很多水果的保鮮時間較短,勢必會造成水果損耗、增加成本。”王曉豐說。
“所以我們又推出了茶飲和炒酸奶兩個品類,不僅減少了損耗,也增加門店營收。”
在滿米酸奶門店,水果撈銷售占比七成,茶飲和炒酸奶占比三成左右。茶飲包含彩雲酸奶、鮮果奶昔、鮮果雲朵系列等三大類,價格5.9元~15元/杯。
做出規模
“水果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窄門餐眼搜索“水果撈”,共出現18個品牌,隻有2個超過100家的品牌,多是幾十家的體量。在百度字條對“水果撈”的解釋還是菜品,介紹的都是其做法。
也有人說,水果撈是“涉足未深”的新賽道,市場潛力巨大;有人說水果撈就像十年前的茶飲行業,沒有大的連鎖品牌,但已經有需求。
但綜合看來,水果撈想要如新茶飲一樣,還有很長路要走。
首先,是消費人群的培育。
人們對于水果撈的認知還很模糊,有人歸于水果類,有人把它歸于酸奶類,也有人把它歸于甜品類。
新茶飲對于整個市場的培育已經非常成熟,“水果撈”仍需要培養出穩定的消費群體,增加市場的接受度。
二是出品穩定、水果供應鍊仍是難題。
出品穩定,除了要求酸奶發酵技術的穩定之外,要保證水果供應穩定,水果供應的産地、季節性等問題都需要解決。
此外,一個水果撈店面每天要儲存二三十種水果,很多水果保鮮周期短,水果損耗、成本高、盈利難等問題都需要解決。
供應鍊,是“水果撈”實現規模化必須直面的一個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