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科技”裡的豐收密碼
——來自“内蒙古糧倉”的秋收一線觀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李少昆研究員(右一)在通遼市開魯縣一處千畝片示範田開展工作。 記者 連振 攝
在通遼市科爾沁區敖力布臯鎮,農機手駕駛收割機在萬畝片示範區收割玉米。(無人機照片)記者 連振 攝
玉米是我國目前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如何提高單産始終是玉米科研的重要課題。随着秋收結束,素有“内蒙古糧倉”之稱的通遼市連傳喜報:開魯縣、科爾沁區的多塊千畝片地塊、萬畝片地塊,分别刷新了東北春玉米區千畝和萬畝大面積畝産紀錄;全市有300多萬畝應用新技術的玉米地增産,增産幅度在4億公斤至5億公斤之間。
這一連串令人欣喜的成果得益于一套節水、省肥、增産的綠色技術模式。這一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創制的玉米密植滴灌技術,創新性地将密植高質量群體調控的栽培理論與滴灌水肥一體化的農業工程技術相結合,通過持續4年的示範帶動引領,成為助力玉米高效增産的“綠科技”。
創新的模式
金秋時節,通遼市奈曼旗的田間地頭一片忙碌。在義隆永鎮方家營子村,由該村黨支部領辦的方盈種植專業合作社托管的12500多畝玉米獲得大豐收,看着剛剛收獲的金燦燦的玉米,黨支部副書記張玉輝臉上樂開了花,“平均畝産超1000公斤(折合14%籽粒含水率,下同),豐收的感覺真是美”!
就在去年,當張玉輝帶領合作社首次應用玉米密植滴灌技術模式時,周邊的農戶一度認為他在胡鬧。“我們每畝種4000多株玉米,他每畝種6000多株,那麼密,我以為肯定得倒伏”“地裡播種,咱這大水大肥就得跟上,出苗又快又壯;今年播種後,合作社托管的地,隻滴灌了少量的水肥,出苗很慢,當時我還認為他這産量肯定不行”……
然而,去年秋收時,張玉輝帶領合作社打造出了奈曼旗首個千畝“噸糧田”,這讓周邊農戶驚歎不已;今年,全村及周邊農戶的12500畝耕地,全都交由方盈種植專業合作社托管,一舉打造出了萬畝“噸糧田”。
從千畝“噸糧田”到萬畝“噸糧田”,都得益于玉米密植滴灌技術模式。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李少昆研究員說,多年來,我國玉米畝産的年均增幅,都維持在較低水平,提高畝産是玉米科研的一項重要的長期工作。他們團隊經多年研究,創制出了玉米密植滴灌這一節水、省肥、增産的綠色種植新模式。
“這套技術模式有很多新理念,集成了很多新技術,但掌握起來并不難。”通遼市彙民盛豐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馬忠臣,已經連續4年大規模應用該技術模式,很清楚裡面的“門道”。
“選用農牧部門篩選推薦的耐密植、抗倒伏種子,播種後滴水出苗,及早幹預确保均勻出苗,分次精量進行水肥一體化滴灌。”馬忠臣說,這套模式有很多技術點,但隻要嚴格按照要求把上述環節做好,正常年景下畝産相比之前大幅提高是沒有問題的。今年,馬忠臣流轉承包的1萬多畝玉米,平均畝産也超過了1000公斤。
畝産提高的底氣,來自該模式背後的科研力量。這套玉米密植滴灌技術模式的創制,正是基于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長期對玉米生長規律、水肥需求規律的科學研究。
李少昆說,他們發現,增密後的玉米,出苗時間的一緻性影響植株之間的産量,因此創新提出了“滴水齊苗”技術,提高玉米生長的整齊度;苗期控制水肥供給,能确保根系發達、植株底部粗壯,結合化控調節,可以降低玉米株高、增強莖稈發育,降低後期倒伏的可能性;在玉米全生長期内通過滴灌系統,少量、多次持續供給肥料,可以滿足玉米生長過程的兩個需肥量高峰,因此創新提出了“滴灌水肥一體化精量調控”技術。
綠色的效益
在奈曼旗八仙筒鎮敖包筒村,一塊幾十畝未收割的玉米地裡,隔三岔五就有成群的農戶來到這裡,大家對密密麻麻的玉米植株、飽滿的玉米穗指指點點之餘,臉上寫滿了驚訝。
這塊地是“不倒玉米姐”李靜的内蒙古玉米姐農業有限公司流轉的,她特地留下幾十畝未收割的玉米地塊供周邊農戶參觀。10月24日上午,又有幾十名周邊旗縣的農戶前來參觀學習,他們之前都聽說過玉米密植滴灌技術模式,這次是想來現場眼見為實。李靜站在玉米地裡,用大喇叭大聲地給大家講解着:“我給大家算筆賬,這塊地應用密植滴灌模式後,每畝玉米從4000株增加到了6000株,但用水量比原來的大水漫灌節省一半,施肥量少了三成,平均畝産比原來高了三四百公斤。”李靜跟現場的農戶說,投入基本不增加,經濟效益、生态效益都上來了,“這筆賬有得算!”
要想産量高,水肥要管飽,這是之前很多農戶的固有思維。但以高耗水、高用肥為代價換取玉米高産,是難以持續的。應用玉米密植滴灌技術模式,不僅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還能減少水肥投入,帶來綠色綜合效益。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專家王克如研究員說,通過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措施,按玉米需肥、需水規律多次、少量施用,精準調控玉米生長,不僅實現了玉米畝産大幅提高,還使玉米單位産量的水肥投入不增反降。據統計,在玉米密植滴灌技術模式應用區,灌溉水生産效率提高了32.9%,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3.2%。
流轉的1200多畝玉米地剛剛收割完畢,奈曼旗義隆永鎮種糧大戶張宏偉心滿意足,他盤算着明年再多流轉500畝地。“平均畝産1000多公斤,真沒想到,我也能種出‘噸糧田’!”他笑得合不攏嘴。
“水肥投入基本沒增加,畝産卻翻了倍,我這地可是越種越有勁兒啊!” 張宏偉說,與之前的“一炮轟”式上肥、大水漫灌式澆地相比,這套模式節水、省肥、增産,“真不賴!”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戶抛棄“老思想”、學習這套新技術,加入到玉米綠色種植技術模式的行列中來。
通遼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葉建全說,在應用該模式的示範區,每立方米灌溉水可生産5.99公斤玉米,每公斤氮肥生産59.9公斤玉米,較一般農戶水平提高1至2倍,實現了産量與資源利用效率的協同提高,産生了巨大的綠色效益。
豐收的“密碼”
國内外的學術研究均表明,增加玉米種植密度是當前最有效、最經濟的增産途徑之一。“密植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解決倒伏、生長不均、早衰等一系列嚴重影響玉米産量的問題。”李少昆說。
經過持續多年的科研和試驗,李少昆團隊創制的玉米密植滴灌技術日趨成熟,最終形成了以密植高質量群體調控栽培和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為核心,包含耐密高産品種、導航精量播種、滴水齊苗、滴灌水肥一體化分次精準調控、化控調節、病蟲綠色綜合防治等關鍵調控技術的一整套綠色種植新技術模式。
這套模式此前已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新疆北疆及西北灌區廣泛應用,2020年,他們在新疆奇台縣的玉米示範田經實收測産最高畝産達1663.25公斤,這是該團隊第7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産紀錄。近年來,這套綠色技術模式在通遼市也快速開枝散葉,目前推廣應用面積已達300多萬畝,可增産玉米4億公斤至5億公斤。
據統計,今年通遼市玉米播種面積達1785萬畝,預計産量達107.5億公斤。其中,開魯縣千畝片示範田,平均畝産達1227.58公斤;科爾沁區萬畝片示範田,平均畝産達1087.93公斤。這兩個數字,分别刷新了東北春玉米區千畝和萬畝大面積畝産紀錄。
“這相當于讓我們找到了在具備灌溉和補充灌溉條件的地塊,實現玉米持續豐收的‘密碼’。”李少昆說,在通遼示範推廣的初步成果表明,這項技術不僅适合于西北地區,還能在東北、黃淮、西南等玉米主産區大規模推廣,可推廣面積達3億畝,增産前景十分廣闊。(記者 劉懿德 連振 鄭钰)
來源:經濟參考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