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那些事#人到中年的夫妻關系都是什麼樣的?千萬别告訴我别人怎麼恩愛如初,怎麼如膠似漆,三個字——我!不!信!
我就想知道别人家的夫妻都是怎麼吵架的,像我們兩口子這樣的是不是正常。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徒步外出給7周歲兒子訂生日蛋糕,邊走邊欣賞小區周邊風景。
周邊規劃的很好,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兒女嬉戲打鬧,我和秦先生聊着他公司瑣事,悠閑舒适,好不惬意。
這樣的狀态一直持續到給兒子訂完蛋糕回家的路上。
小區對面就是一所小學,我和秦先生用兒童車推着女兒邊走邊聊天,忽視了身邊的兒子,走過了小學發現身邊兒子的講話聲突然不見了,回頭一看,兒子悶悶不樂的耷拉着腦袋。
我趕緊停下來問:“怎麼了兒子?怎麼不說話了?”
兒子擡頭,用幽怨的眼神看着我說:“你光跟爸爸說話,我說話你都不聽。”
我趕緊說:“對不起!對不起!剛剛我倆說話太投入了,你說什麼?”
兒子撅着個嘴:“剛才小學那邊的牆壁上有副畫,我不知道什麼意思。”
“走,咱們再回去看看。”我瞅了秦先生一眼,拉着兒子就往回跑。
原來兒子在牆壁上看到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故事。
然後我完整的讀了一遍,并給兒子做了一些解釋。
回到秦先生身邊我把這個事說了。秦先生馬上就開始解釋'程門立雪'的延伸義,說到現在的社會現象,說到一個無賴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事例,甚至說到它的反義詞是'班門弄斧'。
我已經聽不下去了,我覺得解釋的很牽強,并且非常不适合給一個剛上一年級才倆月的孩子講這些,這種反面教材的輸入還有可能帶歪了孩子。
于是,我打斷他:“打住!”
我轉頭跟兒子說:“媽媽剛給你講的是'程門立雪'的故事,你能給我們複述一遍嗎?”
兒子有點猶豫:“可能不行。”
我繼續鼓勵:“記得什麼說什麼就行,說的不對也沒關系。”
兒子細細的說了一遍,大概意思對,就是語言邏輯性差點兒。
我:“這不是說的挺好的!我就知道你能行。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個人因為尊敬老師,冒雪站在門外等老師睡醒的故事。'近義詞是:尊師重教、立雪求道。反義詞是:欺師滅祖、離經叛道。”
然後我又壓低聲音說了一句:“記住媽媽說的,忘記爸爸說的。”
秦先生聽到不願意了:“咱倆都是理工本科,我怎麼就不如你了?我就不能教孩子?”
這時我們已經走到了小學西牆外的林蔭小路上,透過鐵欄能看到學校的操場。倆孩子坐在旁邊的石凳上吃東西,而我和秦先生來了一輪battle!
我:“不是說你不能教孩子,而是覺得你教的東西有點不太适合。”
秦先生:“怎麼不适合了?”
我:“就比如,給這麼大的孩子喝水,要用水杯一口一口的喝吧?你呢,直接把他扔進水缸裡。這是給孩子喝水嗎?他可能直接被淹死好不好!”
秦先生:“我說的都是社會現實,他早晚都要遇到。”
我:“我就希望他一口一口打好基礎。照你那樣教法,他記住的很可能是延伸義,離原本的意思差了十萬八千裡了。”
秦先生:“你是越來越強勢了!你憑什麼覺得你的方法就是對的?我就按照我的方法來,憑什麼都聽你的?”
不知不覺中,秦先生的聲音都拔高了。嘿…我這暴脾氣!
我也拔高了聲音:“憑什麼?就憑我每天看的是教育頻道,聽的是教育專家講座,讀的是育兒書,學的是圍繞孩子成長的育兒經!你說我憑什麼?你做過什麼?整天不在家,偶爾回來一次有一半時間是抱着手機的刷,你了解過孩子嗎?你知道他們語文課本學到第幾頁嗎?家長會從幼兒園到現在你去過一次嗎?……”
“爸爸媽媽,你們别吵了!”兒子坐在石凳上不太走心的說。
我一回神,好麼!秦先生一米八,雙手半岔腰,微低頭;我一米六,雙臂抱胸,仰頭;這要是妥妥的掐架模式啊。
我趕緊調整語氣,假笑一下:“我們這不是在吵架,就是正常的讨論,讨論而已。”
秦先生也很配合,調整好語氣蹲在女兒旁邊:“爸爸媽媽不吵架,就是太關心你們了,共同讨論一下教育你們的方法,聲音高了點哈,你們别聽就是了,乖!”
秦先生邊說邊摸了一下女兒的頭,順便攬着我的肩坐下來。
兒子淡淡的指着小學的操場方向,說:“人家都在看你們呢?不用解釋。”
我擡頭一看,這大周末的學校操場上居然有人,老師帶着一幫孩子正排着隊往這邊看。
……唉,又丢人了。
有點懊惱,怎麼又沒控制住呢?我真的越來越強勢了嗎?
我倒是想弱勢一點,可誰來管孩子啊?我也曾經是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少女,溫柔可人的那種。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會好好說話了?這還沒到更年期呢?唉!#夫妻那些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