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宮頸癌現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實習生 洪小瀾 上海報道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是威脅女性生殖健康的第一殺手全球癌症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約60.4萬,死亡人數約34.2萬另有數據顯示,中國宮頸癌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占到了幾乎全球的五分之一,平均每5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宮頸癌,每9分鐘就有1名婦女死于宮頸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目前我國宮頸癌現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實習生 洪小瀾 上海報道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是威脅女性生殖健康的第一殺手。全球癌症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約60.4萬,死亡人數約34.2萬。另有數據顯示,中國宮頸癌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占到了幾乎全球的五分之一,平均每5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宮頸癌,每9分鐘就有1名婦女死于宮頸癌。
與居高不下的發病率形成對比的是,我國宮頸癌疫苗接種率并不高。《宮頸癌預防及HPV疫苗認知調研結果》(以下簡稱《調研結果》),受訪女性對HPV病毒及HPV疫苗相關認知有所欠缺;對于宮頸癌一、二級預防接種HPV疫苗和定期宮頸癌篩查有了解并行動的隻有三成;此外,受訪女性對于自身接種HPV疫苗和帶女兒接種的意願都很高,但受價數、安全性等主觀因素影響和供應限制,疫苗等待現象不在少數。
此外,《調研結果》顯示,95%的受訪者女性聽說過HPV(人乳頭瘤病毒),55%受訪女性不能準确識别常見的高危型别。對此,在“全國科普日”來臨之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趙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道,目前已經确定的HPV型别超過了200種,根據緻癌性的不同,HPV被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 。而高危型HPV才是導緻宮頸癌的“罪魁禍首”,其中已知的高危型HPV有14種,HPV16型和18型作為最主要的高危型别,導緻了我國約84.5%的宮頸鱗癌。
“在中國,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呈現為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年齡是15-24歲;第二個感染高峰年齡是40歲以上 。在感染高峰期來臨之前,應盡早接種HPV疫苗。此外,接種了HPV疫苗也不是‘萬事大吉’,仍然需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接種HPV疫苗 宮頸癌篩查才是預防宮頸癌的完美組合。”趙昀說。
宮頸癌是病因明确、可以早期預防和治療的疾病。2020年11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啟動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是包括中國在内的全球194個國家首次共同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中國作為WHO成員國積極響應宮頸癌消除戰略,并采取宮頸癌知識科普、HPV疫苗免費接種試點、持續兩癌篩查等諸多措施,但直到目前,宮頸癌發生率大幅下降的拐點并未出現,反而有持續上升的趨勢,并且年輕化趨勢明顯。
為了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從2009年開始,我國就把宮頸癌的檢查納入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廣大農村的婦女進行免費的宮頸癌檢查。到目前,全國的宮頸癌檢查項目工作已經覆蓋到全國近2600個縣市區,免費檢查了近1.2億人次。但我國離普及宮頸癌篩查的目标仍有較大差距。
據《中華醫學雜志》的一篇研究文章《2015年中國宮頸癌篩查現況及相關因素分析》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中國2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癌篩查率為23.6%,人群篩查覆蓋率較低。在30-49歲女性中,子宮頸癌篩查率為34.0%,遠低于全球戰略中提出70%篩查率的目标。
此外,在諸多公開場合,多位專家學者也紛紛倡導,降低宮頸癌發病率,進行宮頸癌的三級預防,即一級預防是病因學預防,即通過接種HPV疫苗等方式來減少HPV感染,二級預防是通過篩查及時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并處理,三級預防是對已确診的宮頸癌進行治療。
趙昀指出,在臨床工作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宮頸癌、癌前病變都是單一型别的病毒感染,多重型别的病毒感染有,但不是最常見的,也就是說大部分患者是感染了某一種HPV病毒亞型。可能在某個階段也會出現多重的感染,未來還會再清除。此外,進行治療的人群,約80%的人也會出現病毒轉移。而對于有過癌前病變的人如果打了疫苗,實際上未來再複發的風險要低于沒有打疫苗的人。
“即便接種了疫苗也不是100%就能夠預防宮頸癌,由于臨床熟知的高危型HPV病毒有14種,疫苗也不能完全的覆蓋,所以還要加強宮頸癌篩查。”趙昀說,性行為是HPV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作為預防性疫苗,在未發生性生活的女性中接種HPV疫苗才能獲得最佳預防效果。處于最佳接種年齡的女孩,家長要重視接種時機,越早越小越好,獲益越好。
如果正好處于适齡階段,應在最佳的時間段接種疫苗。
我國HPV疫苗的應用對象為9-45歲女性,即使錯過了9-14歲最佳接種年齡的女性,有性生活的、成年的女性接種HPV疫苗仍可獲益,第二個最佳接種年齡即為當下。“目前已上市的所有HPV疫苗都不能覆蓋所有高危型HPV,即保護率都不是100%,在接種HPV疫苗後,還要注意定期篩查,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預防宮頸癌。”趙昀強調。
接種HPV疫苗作為一級預防措施,是消除宮頸癌最重要的一道防線。從全球來看,我國9-45歲的女性擁有更多的選擇,有5種HPV疫苗可選,包括進口二價、四價、九價,和2個國産二價。《調研結果》顯示,僅有30%的受訪女性接種過HPV疫苗。關于未接種HPV疫苗的原因,有54%的受訪女性表示是因為“約不到疫苗”,在約不到HPV疫苗而沒有接種的女性中,因為等待高價數排在首位。
我國适齡女性數量龐大,在客觀條件即可及性的限制下,雖然整體接種的意願度很高,但實際的接種率并不高。而《調研結果》也反映出這背後或有對高價數的執着與等待。
對此,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王臨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不要盲目等待,女性可根據疫苗資源和自身經濟條件靈活選擇,越早接種HPV疫苗越好。
在中國,84.5%的宮頸癌都是因為HPV16型和18型持續感染導緻的,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都覆蓋了這兩個型别,也都可預防大多數的宮頸癌和癌前病變 ,接種二價HPV疫苗就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對于大家都很關心的疫苗保護力,這其實跟疫苗的成分有關,除了抗原,佐劑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每種HPV疫苗使用的佐劑有所不同,應用創新佐劑的疫苗會激發機體産生較高的免疫應答,提供更強、更持久的保護。而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研究均證實,應用創新佐劑的HPV疫苗,針對疫苗型别以外的其他緻癌型HPV也具有較好的交叉保護效果。”王臨虹說。
對于HPV疫苗是否需要“換”打或打“加強針”的疑問,王臨虹教授強調,臨床數據的數學模型預測了HPV疫苗的長期保護效果,保護時間可長達50年。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疫苗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ACIP等權威機構均建議:完成全程接種一種HPV疫苗後,不推薦再加強接種HPV疫苗。在目前HPV疫苗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盡早接種比高價數更重要,在等待中被感染得不償失。
實際上,不論是否有女兒,約有92%的受訪女性均表達了積極接種的意願。即便如此,仍有61%的受訪女性對9-14歲為最佳接種年齡認知不足。
WHO建議9-14歲未發生性行為的女孩為首要接種對象,并推薦接種兩劑HPV疫苗。目前國内上市的二價疫苗,針對小年齡女孩均可選擇兩劑次接種程序。近年來,國家一直在積極加強HPV疫苗接種的科學宣傳,推動HPV疫苗免費接種的試點工作。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試點地區初中女生的HPV疫苗接種覆蓋面大大提高了,有些城市已經達到了90%以上。二價HPV疫苗,9-14歲女孩可以選擇兩劑次,三針變兩針,不僅經濟便捷,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接種需求,并可提升HPV疫苗的覆蓋,保護更多女性遠離宮頸癌。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