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01
定義
燙傷是指由無火焰的高溫液體(如沸水、熱油等)、高溫蒸汽或高溫固體(如燒熱的金屬)等導緻的組織損傷。
02
分型
臨床上根據損傷深度的不同,可分為三度四型。
一度燙傷:傷及表皮顆粒層。局部紅腫、疼痛、皮溫稍高,無皮膚破損,一般3-5天即可愈合。
淺二度燙傷:傷及真皮淺層。保留皮膚可出現大小不一的水泡,去除水泡皮後創面潮紅、疼痛明顯,創面皮膚溫度較高,約2周左右可愈合,短期内局部皮膚顔色改變、不留疤痕;
深二度燙傷:傷及真皮深層,殘留部分網狀層。皮膚出現小水泡,去除水泡皮後創面紅白相間,感覺麻木、皮膚溫度略低,若患者無感染,約3-4周可愈合;
三度燙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深部骨骼、肌肉等。皮膚痂皮蠟白、焦黃、質地較硬,創面發涼、幹燥、蒼白,痛覺消失;
輕度燙傷:面積在9%以下的二度燙傷;
中度燙傷:燙傷總面積在10%-29%之間,或三度燙傷面積不足10%;
重度燙傷:燙傷面積在30%-49%,或三度面積在10%-19%之間,或燙傷面積不足30%;
特重燙傷:總面積達到50%以上或三度燙傷面積在20%以上。
03
幼兒燙傷的預防
04
燙傷的急救方法
燙傷急救記住五個字:沖、脫、泡、蓋、送
“沖”
燙傷後應第一時間脫離熱源,避免熱源對皮膚的持續損傷,脫離熱源後,立刻将傷處放置于幹淨的冷水沖洗受傷部位半個小時以上,但對于淺II度和深II度燙傷,應先在創面覆蓋上幹淨的毛巾、後紗布等再沖洗。
“脫”
許多人在燙傷後,會立刻脫去被燙傷部位的衣物,但是這種做法非常危險。正确做法應該是首先在冷水沖洗半個小時,待降溫後,移除燙傷部位的衣物,可以用剪刀剪開,但如果衣物與皮肉已粘連在一起,則需要由醫院處理。
“泡”
即在清水中浸泡燙傷處約30分鐘,絕對不能夠用冰塊,更不要在傷口上塗抹任何東西。冰敷會導緻創面下血管的強烈收縮,不利于恢複;在創面上塗抹牙膏、白糖等不但沒有治療燙傷的作用,而且還會掩蓋創面,緻使醫生無法明确創面的深度和大小。
“蓋”
是将無菌敷料覆蓋在傷口上,注意不能在燙傷區域塗抹任何液體。
“送”
是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05
燙傷的常見認識誤區
門診醫生經常見到燙傷患者,創面塗抹了紫藥水、牙膏後傷勢加重,發生感染後才來就診。更有甚者,父母将燙傷的嬰兒泡在醬油中送醫院就診,都是錯誤的方法,會嚴重影響燙傷的治療和康複,大家一定要避開呦!
(1)不要在燙傷部位塗抹任何液體:應用“紅藥水”,可能導緻汞中毒;應用紫藥水、醬油等不但影響醫生對燙傷創面的觀察,而且可能引起感染;應用雞蛋清、白糖、食鹽、肥皂、蚯蚓等民間“偏方”,尤其是塗抹食醋、牙膏等,對燙傷創面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可能會導緻創面侵蝕、加重損傷。
(2)不要馬上包紮傷口:這是因為黏性繃帶包紮傷口,會黏住皮膚,很容易導緻皮膚的表皮潰爛,相反,不包紮傷口,讓它自然幹燥,可以減少細菌的生成,加快愈合。
(3)不要用冰塊降溫:這是因為冰塊的溫度太低,會導緻已經破損的皮膚傷口惡化,進一步損傷皮膚。
06
燙傷後如何處理
(1)保持創面清潔、幹燥:輕度燙傷可以不用包紮,保持幹燥可以加快創傷恢複,但要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抓破,以免造成傷口感染。
(2)經常檢查創面情況:若發現傷口疼痛加劇、出水、流膿甚至發燒,說明已經感染,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并留意其他異常情況。
(3)不要強行揭去痂皮:要等待其自然脫落,否則會形成色素沉着、發炎,不要用手撓抓、熱水燙洗、衣服摩擦等方式止癢,這樣也會加重疤痕形成。
(4)注意飲食:避免食用姜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會促進疤痕組織的增生,因此康複期飲食要清淡些。
07
如何才能夠不留疤痕呢?
I度燙傷和淺II度燙傷,即手上隻有細小水泡或紅腫,處理得當是不會留疤痕的。
(1)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燒傷後,創面剛剛愈合,表皮薄嫩、功能不完善,細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最易産生感染、破潰,因而一定要注意皮膚清潔。
(2)注意避免過度摩擦:皮膚恢複期易受到損害,過度摩擦、活動會加重損傷,抗疤痕的藥物不能過度使用,量不能太多、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會形成水疱、血疱。
對于燙傷這件事情,還是要以預防為主,在帶孩子、洗澡、做飯、喝水時,一定要牢記,千萬小心!!!!
好了,今天關于燙傷的小知識為您介紹到這裡,你們都記住了嗎?下期我們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