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車距沒有絕對标準,隻有動态标準。影響安全車距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車速。當車速變快時,所需要的刹車力度、刹車距離、以及反應時間内車輛原速行駛的距離都相應增加。保持安全車距需要控制車速。
參照車速
高速行車,即車速在100km/h以上時,安全車距在100米以上。
快速行車,即車速在60km/h以上時,安全車距在數字上等于車速;例如,車速80km/h,安全車距為80米。
中速行車,即車速在50km/h左右時,安全車距不低于50米。
低速行車,即車速在40km/h以下時,安全車距不低于30米。
龜速行車,即車速在20km/h以下時,安全車距不低于10米。
以上數據主要參照相關新舊交通法規綜合整理而來。
三秒間隔
很多老司機在多年開車經驗中總結出了“三秒間距”的安全車距判斷技巧:如在三秒内就到達或經過該标志物,就說明己方車輛與前車的安全距離不夠;如在三秒後本車才到達該标志物,就說明在安全距離之内。以下,我們可以通過數字計算去分析其中緣由。
當車速為36km/h時,即為10米/秒,車三秒鐘駛過的距離就是30米;
當車速為72km/h時,即為20米/秒,車三秒鐘駛過的距離就是60米,
當車速為108km/h時,即為30米/秒,車三秒鐘駛過的距離就是90米。
顯然,“三秒車距”是比較科學合理又簡單實用的技巧,所以開車應該養成保持三秒間隔距離的安全習慣。
參照劃線
高速分道線虛線每根長6米,線之間的距離9米,兩根白線加中間的距離總共是21米,駕駛員可通過這方式簡單的判斷車距。
其他因素
除了車速,影響刹車效果進而影響安全車距的因素還有很多。
例如,從天氣而言,雨天大霧導緻能見度低,安全車距增加;從車況而言,滿載超重導緻刹車較難,安全車距增加;從路況而言,地濕下坡導緻抓地力小,安全車距增加;從司機而言,午夜開車導緻精神疲憊,安全車距增加。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安全車距都是就長不就短、就增不就減的。在通用标準基礎上适當再與前車拉長點距離,總會多一份保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