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1 16:45:29

上周,羅技宣布G29&G923方向盤成為首批官方認證的PS5第三方外設。G29我們很熟悉,G923則是在其基礎上打造的最新改款産品。兩者保持了較為統一的外觀風格,但内裡則有着基于技術改進所帶來的差異,尤其是G923所強調的次世代力反饋系統“TRUEFORCE”,為模拟路感和沉浸式駕駛體驗提供了更多增益。本周,我們已經拿到了這款産品,特此開箱試用,帶大家一看究竟。

開箱與體驗視頻(視頻地址)

先來看下外觀。G923方向盤的尺寸為27x26x27.8(cm),重4.5斤,主體氧化鋁材質 手工縫制的方向盤皮套,這些參數與G29基本上是統一的。除此之外,兩者的按鍵布局、标識也沒有區别,握把處的兩個撥片式檔把同樣是不鏽鋼材質。

變化主要體現在标識風格,G923的按鍵區去除了轉輪和R/L鍵的顔色,整個盤面改用統一的純黑配色。也就是說,現在在正常遊玩時,除了轉速指示燈以外,方向盤上不會有其他顔色。

原來G29背部的PS3/4模式切換鍵也取消了,當然這是一個時代産物,取消也在情理之中。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1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2

踏闆的尺寸為16.7x42.8x31.1(cm),重6.2斤。架子和支撐依然用冷軋鋼,踏闆面是拉絲不鏽鋼材質。我一直覺得羅技的做工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踏闆,腳感優秀,質量也有保證,我之前的踏闆用了快3年,幾乎沒有松動和破損,擦擦就跟新的一樣。

踏闆背部除了常規防滑墊以外,也保留了那個針腳狀的抓地毯防滑條,而且看起來面積比之前的G29踏闆要大一些。(這個抓條放下來的時候可以穩穩地将踏闆固定在地毯上)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3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4

第一次用類似設備的玩家可能對安裝過程有些顧慮,但實際上非常簡單。不光是羅技,所有合格的外設牌子幾乎都采用了傻瓜式安裝法。拿這款産品來說,不需要額外工具,直接去擰方向盤兩邊的手動螺絲,把下面的卡扣放下來,然後随便找一個桌面,隻要能讓卡扣裹進去,就可以将方向盤牢牢地固定在上面。

踏闆的安裝更簡單,實際上就不能說是安裝了,而是放置。假如你放在地毯上,隻要把底部的抓條放下來,讓針腳卡在地毯中即可。木地闆、瓷磚等光滑地面上就更無所謂了,往那一擺就可以,十二個防滑墊塊可以起到和抓條相同的作用。

當然,假如你同時買了方向盤支架或賽車座椅,那安裝過程就是另一回事了。鑒于我手裡沒現成的支架和座椅,這方面就先不介紹了。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5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6

在談使用體驗之前,還需要對測試環境做一些說明。如包裝所示,我們拿到的G923是PlayStation版,支持PS4/PS5/PC使用。官方明确标出了在PlayStation平台上進行針對性優化的遊戲,所以我們本次的試玩也以PS5平台上的這些遊戲的體驗為基準。

另外,如圖所示,為了更好的還原駕駛體驗,我們加裝了獨立排擋杆,而這是不包含在G923套件中的。如果你想體驗手動擋的樂趣或者模拟練習一下駕校考試的話,建議大家也單獨購買一個這樣的排擋杆來獲得更好的體驗。

具體遊戲方面,我們使用G923玩了以下五款作品:《GT Sport》《賽車計劃3》《塵埃 拉力賽2.0》《神力科莎 競技》和《WRC9》。

回顧這些遊戲的體驗過程,我覺得可以總結出TRUEFORCE——這個G923主推概念的特點。它是力反饋技術的一次技術革命,通過與遊戲物理引擎的深度結合,和每秒達到4000次的高頻計算,以及将遊戲中音頻信号轉化為觸覺信号升級帶來的沉浸體驗,這讓G923的手感和路感的細膩程度,來到了賽車模拟的一個新階段。

比如在《GT Sport》中,這種感覺可以細膩地反饋發動機轉速的變化。依車輛不同,踩下油門時,手裡也會跟着出現細微的顫動。原本的路感得益于這種精準反饋而變得更加真實,跑一下科羅拉多的野路,它和瀝青的感覺是天差地别的。紐堡林賽道的每一個路肩都能給我帶來實實在在的握持感,這和我平常開車時的感受是相同的。TRUEFORCE的反饋強度可以在遊戲中自行調節,但非常好的一點是,無論強度級别,它所帶來的“硌”的感覺都是無法預料的。而這種感覺才是真正的“颠簸”,而不是那種有重複感的機械式震動——後者往往是代入感流失的缺口,G923讓我覺得它把這個缺口給填上了。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7

綜合看來,《GT Sport》應該是和G923最相性的遊戲。在長時間的遊玩過程中,力反饋的細膩變化讓我更容易記住每輛車、每條路的特點。談到路感的模拟,尤其是野路,其實《GT Sport》倒沒有《WRC9》和《塵埃拉力賽2.0》給我的感覺那樣明顯和強烈。盡管這兩個遊戲沒有出現在TRUEFORCE的推薦列表上,但我個人覺得,在PS5 G923的加持下,其越野路感獲得了明顯的提升。複雜路況 窄車道,每一次颠簸後的偏移都要進行修正,準确的反饋為這種修正提供了除視覺效果外的另一種感知渠道。再加上路書的指導,無論在哪一條賽道上,我都有一種坐在駕駛位上心無二用的專注感。而至于這兩個遊戲到底哪個手感更好——引戰的事咱就不提了,總之,假如你是這兩個越野遊戲的玩家,我會建議你在拿到G923後重回賽場來一把。

除了路感外,得益于TRUEFORCE的另一個提升應該是失控感。當然,它多少也可以包含進路感的概念中。不管是打滑還是碰撞,吃勁的感覺變得更加明顯。我個人對于這種感覺是非常敏感的,因為在十多年的駕駛經曆中,我追尾過别人,也被别人追過,還騎過兩次馬路牙子、爆過一次胎。而在《GT Sport》中,當我的車被剮蹭或者撞上什麼東西時,那種感覺就回來了。碰撞的瞬間,方向盤變硬、偏斜,必須吃住勁才能穩定方向,強度級别越高、感覺越強烈,甚至難以控制(撞車時就是這樣的)。因環境産生的不受控也令我印象深刻,比如幾乎不存在撒把空間的野路賽道,方向盤随時都會颠簸偏斜,一旦剮上路牙或障礙物,抖動和失控的組合就會給你一種能切身體會到的“玩完了”的感覺。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8

需要提到的是,每個遊戲間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GT Sport》和《賽車計劃3》都屬于偏“寫實”向的作品,對于各種賽道和車輛的還原有一種标準化的執着。但僅針對于G923而言,在TRUEFORCE支持列表上的《GT Sport》的體驗顯然要更全面、卓越一些,包括引擎轉動時的反饋效果和路感都要比後者好很多;而像前面提到的兩個越野遊戲《WRC9》和《塵埃拉力賽2.0》,則顯得“不拘小節”,颠簸感和亂糟糟的環境音可以掩蓋住細節和多樣性的不足;至于《神力科莎 競技》是方向盤回中的力度是所有遊戲中最大的,TRUEFORCE帶來的真實感受也非常強烈。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9

PS4/PS5平台支持列表

無論如何,PS5 G923的組合讓我在次世代平台上獲得了非同凡響的駕駛體驗,而TRUEFORCE則為這個過程中的沉浸感帶來十足的保障。至于TRUEFORCE效果主要是基于硬件還是軟件打造的問題,我想應該是兩方面都有的。在作為基礎的硬件上,G923采用與真實賽車相同的雙齒輪傳動、65536分辨率的霍爾效應轉向傳感器,保持了操控的可靠性和長效精度;方向盤旋轉角度和G29一樣同樣是900°,但和後者相比,其齒輪轉動的手感更加順暢,鈍感摩擦力更小;針對特殊的賽車遊戲物理引擎,TRUEFORCE提供每秒4000次的反饋,再通過調教來完善駕駛過程中的力反饋細節。

G923的轉速指示燈也是提升駕駛體驗的一部分,它在轉速提升的過程中會在方向盤上逐漸亮起綠色-紅色-藍色的指示燈,當藍燈亮起的時候就是你需要升檔的時候。隻需要用眼睛的餘光就能看到指示燈的顔色,這對于專注于賽道狀況而無暇顧及遊戲中UI界面的我來說非常實用。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10

除方向盤之外,踏闆對沉浸感的增益不可忽視。G923漸進式制動踏闆的腳感更貼近于實車,當然,基于構造方式,這種效果應該是通過在末段增加阻力而實現的,但其實際感受還是要優于線性制動。

值得一提的是,G923補全了對雙離合的支持。在支持此功能的遊戲中編程雙離合器,可模拟進行起步輔助,減少抓地力,提升起步速度,雙離合的操作方式可以查看國外網友制作的這個教學視頻。

視頻地址

而無論方向盤還是踏闆,在默認參數不滿足玩家主觀感受的前提下,都可以通過羅技的官方軟件進行調整。對于敏感或喜歡吃勁的玩家來說,定制自己的操作手感是很重要的。方向盤的靈敏度、力反饋等級和自定義按鍵等等都可以通過該軟件進行設定,并進一步存留操作方案。而通過物理方式,也可以對踏闆的版面進行位置調整,滿足玩家的個性化要求。

羅技g913 tkl使用教程(羅技全新方向盤G923開箱與體驗)11

通過G-Hub定制合适的手感

總的來說,G923是一款基于G29的強化升級産品,它改善了方向盤的操控手感,也在TRUEFORCE的支持下站上了沉浸感的新高地。依賴這款設備,你可以摒棄對傳統方向盤“機械式震動”的刻闆印象,從各種力反饋的細節變化中體驗駕駛樂趣。每一輛車、每一段路程都能切身體驗到與衆不同之處,想必這也是熱愛駕駛的玩家所追求的高級享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