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其中,不乏有很多優秀的思想文化。在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儒家為中華民族後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中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更是深入每一位中國人的心、烙印在中國人的靈魂之上,可以說,中國人民到現在的許多做事準則、倫理道德、價值三觀之構建統統都深受儒家、孔孟之影響。
“孔融讓梨”之美譽傳承後世
提起孔融之前,董仲舒是不得不介紹的一位儒學大家,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先進統治思想在漢王朝被推舉成诏,成為漢王朝曆代皇帝治國理政之新篇章,董仲舒的“天人相與”與儒學的神學化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說在董仲舒的推動下,讓儒家學說有了新的生命力,也為後世美文“孔融讓梨”提供了思想基礎。
在董仲舒去世後約300年,“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橫空出世,孔融字文舉,魯國人,他是東漢末年文學家,孔融在世時有諸多成就,他的一生性好賓客,性格豪爽灑脫,非常喜歡飲酒,一句“聚四海賓朋、宴八方來客”用來形容孔融再好不過了。
孔融是儒家學說有力的推動者,是儒學鼻祖孔子相傳的20世孫,在其衆多傳世作品之中有着很多儒家學說的影子鑲嵌,孔融的性格品德也深受其影響,千百年來,曆朝曆代都對孔融這個人進行仔細研究,作為典型,曾經的“孔融讓梨”這一記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典故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三字經中曾記載的“融四歲,能讓梨”即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孔融讓梨”。據資料記載,孔融4歲那年正值秋高氣爽之季,其父孔宙的朋友攜帶幾枚味道甜美的酥梨登門拜訪,孔宙讓妻子洗好酥梨擺在桌子上分給孔融及其兄弟姐妹們品嘗,年僅4歲的孔融卻先是拿了個頭最小的酥梨留給自己,其餘的按照長幼之序,分發衆人。
父親孔宙頗為詫異,于是便問孔融,為何自己隻取盤中最小酥梨,而将個頭大、更甜美的酥梨讓給自己的兄弟姐妹,孔融從容答道:哥哥姐姐年齡比我大,理應挑選大個頭的酥梨,而弟弟妹妹們年齡比我小,我理應讓着他們罷了。孔融的回答和做法得到了在場的所有人稱贊,人們都誇孔融絕非池中之物,将來必成大器。
“孔融讓梨”的另一種解讀“孔融讓梨”之典故被代代相傳至今日,一直被當作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正面教材所被曆代傳頌,也作為儒家精神的經典例子,其中的“謙恭禮讓”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孔融讓梨”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已經變成了中華民族的尊長愛幼的普世道理,其中所表現出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已經深入到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從小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給我們傳遞一種“禮讓”的觀念,要想被同學、老師、學校、社會等所接納,就需要“恭謙讓”,所以我們崇尚“集體主義”,敢于為集體而獻身。固然,中華傳統美德能傳承至今,其中一定蘊含着大道理、大奧秘,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當一些小孩子心中隻剩下“禮讓”、隻剩下“謙恭”時是否會抹殺一部分孩子的勇于探索、敢為人先的天性呢?
“孔融讓梨”被當作美國小學的反面教材所以,從小受教育思想與國人并不同的西方人則對這件事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美國的一所小學教材将“孔融讓梨”之典故編寫進其中,當地教師在與學生講述了這中國典故之後通常會展開了激烈的讨論,而讨論過程中,大部分美國學生卻認為,年幼的孔融能做到如此謙讓固然使好事,但是孔融年僅4歲,是否要過于讨好他人而失去自我個性呢?
美國學校的學生們進一步讨論認為,不論是孔融那樣的4歲小孩,還是成年人,都會有自己的私心的,是人就有私心,而又因為小孩的對世界的認知、價值觀等還遠遠沒有形成,年僅4歲孔融卻能那樣圓滑世故的為人處事讓在場所有人皆大歡喜,通達人情,這完全不符合主流的價值觀。
而且他們更倡導勇敢展現自我,表現實力。用實力赢得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去謙讓别人,這對他們來說是生存的法則。這在美國“物競天擇适者生存”的社會規則裡,确實是一種常态。因此,他們崇尚該出手時就出手,該表現時就要表現,對于孔融讓梨所呈現出來的中國價值觀并不感冒。
由此看來,儒家思想走向世界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的,要向中華文化被世界接納,其實這更加需要我們這年輕一代的不斷奮鬥、不斷努力,将更多的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美德推向世界,讓儒家思想走向全球。
“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而“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說到底還是兩種價值觀的差異造成的。衆所周知,西方文化倡導表現個人主義,充分體現個人價值,發揮人文主義思想,更加喜歡個人解放,絕不偏重于集體的力量,而中華傳統文化更加偏重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出風頭不當出頭鳥,永遠要顧及到集體的利益,為集體服務,這就讓中西方的教育也受此影響而側重點不同。
因此對于孔融的解讀也就呈現了兩極化趨勢。中國崇尚“集體主義”而反對“個人主義”,所以對孔融的故事多加推崇,認為他是我們“恭謙讓”的提現。西方文化則恰恰相反,這就造成了“孔融讓梨”這一國學經典被美國學生當作反面教材的原因了。
說到底,“謙恭禮讓”是一種美德,它的影響力僅僅停留在儒家文化圈,這種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要想讓它成為全球的普世的價值,還是任重道遠的事情,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斷努力、奮鬥,如果我們的綜合國力不斷壯大,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假以時日,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我們的文化理念完全可以引領世界潮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