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xǐng],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面是“生”,意思是草;下面是“目”,即用眼睛查看草中的動靜。所以這個字應該寫成“眚”,是從目、從生省聲的會意字。
說 文 解 字
商承祚先生說,“古有眚無省,省由眚生……小篆之省,乃由眚引長其橫筆而變。”
《說文解字·目部》眚:目病生翳也。從目生聲。
《說文解字·目部》省:視也。從眉省,從屮。
段玉裁注:從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
“眚”和“省”在古文字中是同源字。秦篆将其分化成二個不同的字,把眼睛中“生”翳而看不清楚的意思,賦予了“眚[shěng]”。而“省”最初的意思可能是“省田”,即田獵時的巡省、視察。“省”與“相”雖然都是用眼睛察看,但不同的是,“省”不是用眼睛盯着一點仔細看,而是用眼睛掃描。也許是在這個意義上,才把“省”字的上面由生變成了“少(掃)”。“省”有二個讀音。在表示察看的意義時讀[xǐng],在表示減省的意義時讀[shěng]。
文獻選讀
“《詩經·大雅·皇矣》: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上帝省視了這座山,柞樹和棫樹都已經連根拔掉了,松柏林中的道路也都已經直了。
“《詩經·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沿着淮河的岸邊挺進,巡視徐國的這片土地。
“《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地反省自己:對工作是否敬業?交朋友是否守信?學到的知識是否實踐了?
成語典故
昏定晨省
這是古時候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冬天要為父母暖被,夏天要為父母扇席,晚上要服侍父母就寝,早晨要向父母請安。
“《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
反躬自省
躬,是自身;省,是檢查。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