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Fanslink 公司定位于品牌出海全渠道落地平台,依托快速發展的東南亞電商市場,發展規劃包括從提供一站式企業品牌出海服務,到建立自有3C及家居品牌,再到品牌生活新零售三個階段。目前已建立涵蓋3C及智能家居品類供應鍊,通過IT系統、數字化營銷、倉儲物流、運營及線上線下渠道運營等多重服務形式,為品牌方提供一站式出海解決方案。
Fanslink已幫助多個海外品牌落地泰國、菲律賓等市場,合作12個頂尖品牌,開設11家線下門店,累計70W會員粉絲,年營收增速10倍以上。
本輪融資:A輪,融資500萬美元
Fanslink CEO兼聯合創始人,劉鵬(Jason)
項目說:“新零售”的本質還是零售,也就是更好的把貨給賣出去。為了這個目标,我們組成了一支“很能打”的團隊。
小羅盤:Fanslink的名字從字面上看跟“粉絲經濟”很有關系,它背後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Jason:“粉絲經濟”一般指的是網上一些通過IP或者人設的經營後産生的經濟收益。但Fanslink的出發點不同,并不是要通過經營粉絲來“賣貨”,而是要通過将好産品帶給用戶,滿足他們的需求之後再形成一個個以品類為劃分的社群。“粉絲”在銷售之後形成。
Fanslink目前在大方向上為自己制定了三步走的計劃,首先是提供企業品牌一站式出海的方案,然後是發展自有3C及家居品牌,最後是将新零售理念植入這些品牌之中。為了完成這樣的叠代,我們需要聚集有足夠粘度的用戶,因此Fanslink要打造的是一個“将發燒友連接在一起的社群”。
小羅盤:在劃分用戶層級的時候,有一層用戶的是“品牌粉絲客戶”,目前這一類客戶主要來自哪些品牌?人數達到什麼水平了?Fanslink目前和未來會怎麼運營這一類客戶?
Jason:目前Fanslink所有渠道加起來,粉絲數已經超過了70萬,主要是出自對小米和其他合作品牌的喜愛。
将平台用戶分類隻是我們内部用于區别不同用戶粘度的一個參考,我們更願意稱這個人群為Fanslink的種子用戶。他們或許因為是某個品牌的鐵杆粉絲所以找到了Fanslink,但是因為Fanslink提供的服務和社群,從而有機會第一時間找到熱愛的最新産品,這樣用戶和我們之間就有了信任基礎。
對于一個品牌來說,這些人群是他們的粉絲,但是對于Fanslink來說,他們其實本質上就是單純的消費者。單純的消費者不是需求上的單一,而是在購物原始沖動的單純。現在東南亞消費者的習慣已經不是按需消費這麼簡單了,一部分人已經從追求“産品性價比”向“品牌性價比”過渡,所以才有了現在各種品牌之間的競争。
Fanslink要做的不是加入到這些品牌戰争之中,而是要将各個品牌的粉絲們按品類整合在一起,放在我們即将推出的會員系統裡。 換句話說,品牌間的戰争已經不可逆地在東南亞打響,但是各個品牌需要一個更好的競技場,競争未必是零和遊戲,而是共同将某類産品做得更好的必要條件。
Fanslink代理的小米之家線下店
所以Fanslink目前更關注的是用戶是否可以在我們提供的平台上滿足自己需求。與其我們給用戶畫像,不如我們畫好自己的像,畫清晰了,好讓潛在用戶找到我們。要多用外部視角觀察才能對自己有一個更好定位。
小羅盤:接下來Fanslink在SKU布局上的發力點都在哪些品類?為什麼是這些品類?
Jason:我們計劃在2019年-2021年間,集中發力在圍繞“家”這個單位發展500-800個SKUs,在自有品牌的産品方面,我們會增加更多的如空氣淨化器等空氣清淨産品。
消費者的第一層需求是“衣食住行”,而下一個層級可以歸納為“學樂康安美”,學習、娛樂、健康、安全和美。經過我們對市場的評估,東南亞幾個大城市群消費者對生活質量的關注不斷上升,這就是消費升級的體現。
2019年可以說是大曼谷地區開始關注空氣污染的元年,Fanslink在2018年12月記錄的銷售數據中,口罩、空氣淨化器等品類的月均銷量同比翻了十幾倍,而且消費者對這個品類的需求已經從家用發展到車用等密閉場景。我們認為這樣的趨勢将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是我們在東南亞消費升級過程中找到的其中一個爆點。
小羅盤:現在的客戶都非常關心購物時候的體驗,在這方面,Fanslink在線上線下跟其他競争對手有什麼不一樣的打法?
Jason:新零售的本質還是零售,目的就是将産品更好的賣出去。大家強調的線上線下結合,極緻的體驗和無感支付等等都是新的銷售方式,眼花缭亂下千萬不能忘了事情的本質。
如果要對比,Fanslink跟本地選手最大的不同是在對待用戶時的一些簡單的改變上。
比如說在陳列貨物時就考慮到買家是否能更好的了解産品的功能和材質,甚至是直接觸碰的手感。同時我們安排了社群互動的區域,店員必須照顧到每一個進店的客戶(100平米的店面在工作日有5位員工,周末會增加到8位),服務強調的是對待家人一樣對待顧客,這也符合我們「智能家居,美好生活」的企業理想。
這些雖然看似簡單的态度轉變,其實可以和傳統零售行業行程強烈的對比,背後的思考和管理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但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堅持做下來了,所以已經形成了行業壁壘,而傳統企業想要轉變思維,非常難。
2017年Q4,Fanslink在曼谷獲得小米之家線下店開業
小羅盤:在東南亞的一些電商稍微比較發達的國家,比如說在泰國,Lazada和Shopee已經有點兵戎相見的意思,這樣的情況對Fanslink目前最核心的代運營業務有怎樣的影響?你怎麼看這樣的大環境?
Jason:東南亞的電商坦白說已經是紅海一片,而且是一片讓人覺得可惜的紅海。
因為形成這個“紅海”的推力是巨頭們之間的“燒錢大戰”,比如說直接引入一些外國模式(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然後鋪天蓋地推廣,這是人為染成的紅海,而不是由市場出發的。但實話說,這的确給我們品牌代運營的業務一個充足的蜜月期,正是因為大的平台在市場擴張的時候無暇提供顆粒度更小的運營,所以很多品牌商都需要有當地Knowhow的人協助打開市場和銷量。
回到剛剛所說的“人造紅海”,其實巨頭們完全可以更加理性去經營本土市場,舉個例子,東南亞在電商還是白紙一片的時候,社交網絡就已經非常發達。也就是說,東南亞互聯網用戶的發展應該從社交向電商引導,這個跟中國從電商到社交的曆史進程很不同,所以東南亞人非常習慣C2C模式的社交圈網購。可是當國際資本一入場,B2C模式一下就把東南亞的電商發展的節奏打亂了。
所以我還是建議行業轉變一下思維,多研究如何用東南亞互聯網的社交屬性來發展電商,比如說東南亞相當需要一個“雲集微店”類型的服務提供商來幫助小賣家提高效益。
再舉一個例子,泰國人和越南人其實很喜歡在網上表現自我,也就是“很愛秀”。但很多這類網紅是無收入的,為什麼沒有收入?因為沒有内容産生收入的意識,誰能改變他們的意識,并且抓在自己手裡,誰就能找到潛在的低成本流量。這些都是巨頭還沒嘗試的,隻看到一些小團隊在嘗試。
小羅盤:東南亞是一個相對分散的市場,泰國是目前Fanslink最強的一個市場,那你們在進入下一個市場時有怎樣的策略?
Jason:東南亞市場的确很分散,來這裡的企業千萬不要将幾個國家當做一個來做。
我們接下來要打印尼和菲律賓兩個市場,而且會以線上為主,印尼更是隻打電商。目前Fanslink團隊已經在不斷飛往這些市場考察,有一個這麼能打的團隊,在銷售上,我們在 2018年6月首次實現當月收支平衡,整年銷售額超過1.8億RMB。在擴張上,我們目标是在業務擴張到其他市場後,在2021年銷售額達到20億,利潤做到3億RMB。為此我們在尋求資金和資源的支持,共同完成這個3年目标。
文末大廣告:
7點5度電商主題活動“SEA-COMMERCE SUNMIT”泰國站即将在3月底于曼谷展開,屆時會有電商平台、供應鍊、物流和其他上下遊企業參加,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Fanslink。船長們不要錯過這個東南亞電商獨角獸的溫床--泰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