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中,對景深的控制是一個很實用的技巧。它不僅能讓你有更多的創作空間,同時還能讓你對鏡頭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什麼是景深?
景深是指在相機鏡頭前沿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後距離範圍。如下圖,畫面中清晰的部分就是景深。
在上面這幅照片中,用兩根紅線劃分了三部分。最上面的部分是遠景,它在焦點的遠處,距離越遠畫面越模糊,虛化越明顯。中間的部分就是景深,從鏡頭到被攝體前的一段清晰範圍。而最下面的部分就是前景, 與遠景相反,離鏡頭距離越近,畫面越模糊,虛化越明顯。
小光圈也能拍出淺景深
一談到景深的關系,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要有超大光圈的鏡頭。但很多人都沒有大光圈鏡頭,能否拍出淺景深的效果呢?當然可以。
拍攝參數:光圈f5.6 焦距135mm
上面兩幅照片就是使用18-135mm的套頭拍攝的效果,在最長的135mm端,使用最大f5.6光圈拍攝的效果。我們可以看到畫面的景深很淺,焦外的光斑也不錯。
作者@大熊貓
拍攝參數:光圈f11 焦距105mm
這幅微距照片看似景深很淺,卻是使用了f11的光圈。在微距的拍攝中,我們經常使用f11以上的小光圈。
大光圈也能拍出大景深
在風光攝影中,有時因為天氣和光線的原因,我們不得不使用超大的光圈來保證畫面的曝光,但同樣能保證畫面的大景深的效果。比如:
拍攝參數:光圈f4 焦距24mm
拍攝參數:光圈f1.4 焦距24mm
這兩張都是使用廣角,大光圈獲得比較大的景深效果。在拍攝這樣的效果的訣竅在對焦點上,看完下面三個圖就明白了。
情況1:對焦點近
對焦在前景的樹上(2.6m處)——樹非常清晰,但是遠處的景物都被虛化了。
情況2:對焦點遠
對焦在遠景的山上(無窮遠處)——山和前面的建築都清晰,但是近景樹木模糊了。
情況3:一個合适的對焦點
對焦在一個“神奇”的位置上(5.26米處)——所有的景物都清晰了!
選對一個合适位置充分利用了前後景深(圖示中前後箭頭指示的區域),因此近景和遠景都清晰了。這個神奇的的距離有個特别名字:“超焦距距離”。對這個位置進行對焦的操作也被稱作:“超焦距對焦”
對于這個“超焦距對焦”,可以通過軟件來計算,不過自己也可以根據經驗來估算。拍攝時可以把畫面做三等份,注意這個三等份不能平均劃分(一般後景深總比前景深大),把對焦點設置在畫面的前三分之一處,就能拍出前後都清晰的照片了。
拍攝參數:光圈f4 焦距70mm ISO2000
上面這張照片是使用70-200mm拍的,拍攝時天色已經很晚,也不好使用三腳架,駱駝在走動。拍攝時考慮要使用較大的光圈,又想獲得更大的景深效果,因此對焦點并沒有在駱駝上,而是選擇了第一根紅線的位置。實踐證明,使用長焦大光圈,隻要選對對焦點的位置,也能獲得較大的景深效果。
對于景深的控制,除了光圈外,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對焦點的選擇,在光圈和焦距固定的時候,主體離鏡頭越近,主體離背景距離越遠,景深就越淺。這是拍攝人像控制虛化的一個關鍵的技巧。這個技巧也可以應用到風光攝影中。
被忽略的景深預覽鍵
如果你不知道景深效果如何,可以試試在機身上的景深預覽按鈕(它位于鏡頭旁邊)。有時我們按了去,除了有聲響,發現屏幕變黑之外,并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
實際上,景深預測鈕往往是用在小光圈拍攝下才起作用。為了保證能看到一個明亮的取景視野,因此無論是用F1.2大光圈,還是用F22小光圈來拍照,在取景器中看到的畫面,永遠都是以鏡頭最大光圈為标準,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光圈下,景深預覽沒效果的原因。
如果将光圈值調到F8,按下景深預覽鍵,那麼光圈就縮小到F8,這時取景器會變暗,畫面中會按照F8的景深效果來呈現。有了景深預覽這個功能,就能看到一個大概的景深變化情況,對于控制來說,它非常重要。
超大景深的後期合成
在風光攝影中,經常會利用前景來豐富畫面,拍攝時就需要把前景拍得很清晰,背景一樣也要保證清晰。這時相機鏡頭對焦的距離非常近,即使用超廣,使用最小的光圈,拍攝距離遠就會模糊,同時遠景會非常的小。
photo by Daniel Kordan
當無限接近前景拍攝的時候,即使用最小光圈也不能保證遠景都清晰,所以需要用到景深合成,比如下面的兩張作品。
photo by Daniel Kordan
photo by Daniel Kordan
當我們要利用一個前景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近景顯得特别大,而遠景就顯得特别小,解決辦法一般有3個,1.選擇移軸拍攝、2.全景接片、3.使用焦距合成。
其中使用焦距合成的比較常見,就是使用不同的焦段分别拍攝多張照片,然後通過後期來合成。關于景深合成參考《這張風光照片超簡單?你100%拍不出來!》。
以上就是關于景深的應用技巧,你都掌握了嗎?如果你在拍攝中熟練使用這些技巧,會讓你的作品會有更多的表現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