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川豬兒粑是榮昌特色美食中的一絕。它的出現,和湖廣填四川有關。但他的雛形卻始于湖廣填川之前。
話還得從幾百年前蒙哥入侵中原說起。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兵入侵中原,直逼合川釣魚城,1279年蒙哥作戰負傷,蒙軍被迫撤退。撤退途中一個叫巴圖漢的年輕士兵不幸被石塊擊中掉進江中。
巴圖漢醒來時,已經是蒙軍撤退的第三天了。他捂着發紅的傷口,掙紮着站起來,向遠處冒着縷縷炊煙的農舍走去。
農舍靜悄悄的,好像家裡沒人。巴圖漢推開半掩的柴扉,直奔廚房而去。
廚房的竈台上放着一個筲箕,裡面裝着白生生的半熟米飯。巴圖漢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把米飯就往嘴裡送。
“你是誰?” 突然一個聲音從巴圖漢身後傳來。
巴圖漢沒有回頭,他又往嘴裡塞了兩把米飯這才轉過身來。
看見巴圖漢的模樣,農婦怔住了。
巴圖漢見農婦沒有惡意,便指指自己的肚子,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農婦看明白了,拿起一片荷葉,包了一大包米飯遞給巴圖漢,又給了他一把鹽,讓他洗洗傷口。
巴圖漢在剛才自己醒來的地方用鹽清洗了傷口,便順着河流繼續前行。
兩天後,巴圖漢的米飯吃完了,他見地上有很多嫩央央的乳白色小草(艾葉),就采了一把送進嘴裡。這後來的路程,他都是靠這野草熬過來來的。
第四天,筋疲力竭的巴圖漢來到了萬靈鎮的六孔橋上。又餓又累的他倒下了。迷糊中,他似乎聽見有人講話,還有人撥弄他的傷口。他再次醒來時,感覺身體好像輕了很多,再看受傷的胳膊,已經被人包紮妥帖了,身邊的地上擱着好些米飯。他來到河邊把米飯和艾葉揉捏成一個個小團,再用一種寬大的植物葉将它包起來一并放入懷中。巴圖漢的舉動引起了萬靈鎮人的好奇。因為當地人從來不去采摘這種野草充饑,即便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也不會。
于是好奇者就緊跟在巴圖漢後面。
晚上,巴圖漢在濑溪河岸邊的石洞前燃起了起了一堆火,他将裹着闊葉的飯團并排放在竹塊上燒烤,不久,飯團便散發出一陣陣清香。
看見巴圖漢津津有味的吃着已經變成青綠色的飯團,好奇者是又驚奇又羨慕。
好奇者跟着巴圖漢一直跟到昌州城内。他們來到牛郎後代牧哥的羊肉館,一邊吃一邊議論巴圖漢。
俗話說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牧哥聽了兩人的談話後,也覺得好奇,他決定試一試。
從此以後,牧哥的湯館出現了巴圖漢發明的野草飯團。凡來店裡喝羊肉湯的食客,他都免費送上一兩個用艾葉做成的飯團當主食。
食之者都交口稱贊。這種飯團就是填川豬兒粑的雛形。
1694年,康熙頒布了填川政策,大批的移民湧入四川,昌州境内遷也來不少的移民。
小小的縣城突然間增加了那麼多的人,吃飯住宿因而成了一個大問題。
官府就号召昌州人民多盡地主之誼,盡量給移民提供一些方便,讓他們及早的安頓下來。
有人号召自然就有人響應。牛郎的後代都樂善好施,官府沒發号召前他們就積極地行動起來了。其他人家都在城裡發放飯食,牧哥就把目光轉到了城外。
他聽說萬靈鎮有很多客家人,客家人喜歡甜食,于是他就做了很多的艾飯團送去。
客家人大都從廣東過來的,喜歡吃甜食一點不假。他們吃了牧哥的艾飯團後都大加稱贊。但一個有點年紀的客家人卻說牧哥的艾飯團不糍不糯,希望牧哥能夠改進。
回來的路上,牧哥就在想怎麼把飯團做得更可口,更符合客家人的口味。于是他改進了艾飯團的制作方法,就是把飯米和糯米摻在一起,用石磨磨成米漿,讓其沉澱後再将搗碎的艾葉和米漿糅合一起,搓成圓條狀,然後用葉子包起放進蒸籠用大火蒸熟。
蒸最後一籠的時候艾葉沒有了,隻有做白飯團了,但牧哥總感覺欠缺點什麼。思索時,他看見了桌上的豬肉和韭菜,頓時有了主意。
最後一籠包着豬肉餡的飯團恰好送到了一個愛畫畫的客家人手裡,他說,“你看這圓溜溜白生生的,多像你們這裡的小肥豬啊。”
牧哥說:“這裡面還包了豬肉餡。”
“那就更妙了。”說着,客家人拿起筆,刷刷幾下,一條白生生的胖乎乎的小豬就在他的手上出現了。
“好!好!”大家鼓起掌來。
“我看你們這飯團幹脆就叫豬兒粑吧。”客家人說。
“豬兒粑?好名字,好名字。”大家又一次鼓起掌來。
“我看應該再加兩個字,既‘填川豬兒粑’。豬兒粑因我等移民而起,故豬兒粑要體現出這個意義。”一個客家老人說。
“好,以後這飯團就叫填川豬兒粑。”牧哥說。
從那以後,牧哥就把填川豬兒粑做成了小豬的模樣。那真是名副其實的豬兒粑了。
現今,人們嫌麻煩,又把填川豬兒粑做成了最初的模樣。不過在餡料上卻比原來更考究更精細了。
鹹的以鮮豬肉、幹豇豆、腌菜、香蔥、味精、精鹽等為餡;甜的依然用艾葉和糯米粉糅合制作而成。
榮昌的填川豬兒粑享譽川渝,其晶瑩剔透、溫軟如玉。香糯而不粘牙,實為走親訪友之饋贈佳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