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品牌如何打造?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決賽,将于12月上中旬舉行今年大賽有什麼新特點?大賽決賽有什麼創新形式和舉措?普通大衆如何能參與到大賽中呢?記者近日專訪了本次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農業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廳市場與信息化處(綜合統計處)處長樊寶洪,一起聊一聊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那些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農産品品牌如何打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決賽,将于12月上中旬舉行。今年大賽有什麼新特點?大賽決賽有什麼創新形式和舉措?普通大衆如何能參與到大賽中呢?記者近日專訪了本次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農業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廳市場與信息化處(綜合統計處)處長樊寶洪,一起聊一聊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那些事。
交彙點新聞:樊處長,您能給大家介紹下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以下簡稱活動)的總體情況嗎?
樊寶洪:品牌是農業市場化、現代化的重要标志。2017年,“推進區域農産品公用品牌建設”首次寫入中央1号文件,成為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2018年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并在全國開展農業品牌提升行動。 2019年,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級主流媒體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了首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以下簡稱品牌大賽),獲得了巨大成功,構建起推進強勢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省級平台,設計出一套省級公用品牌推介的新機制,探索了一種可複制可推廣的區域公用品牌培植新模式,品牌大賽在全省乃至國内都屬于首次,具有探索性。一是專門針對區域公用品牌這一特殊類型品牌,既不同于人力資源等部門組織的技能大賽,也有别于行業協會等組織的行業比賽;二是省政府主管部門和黨委主流媒體共同搭台背書,既體現公信力和公益性,又體現了公用品牌工作的特殊性;三是吸收了兄弟省份開展各類品牌活動的經驗,設計了較為科學合理的大賽規則流程和評審辦法。我們的做法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省政府2020年出台的《關于促進鄉村産業振興 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走在前列的意見》中也強調,要做強重要區域公用品牌,并指出每年選擇10個左右符合支持條件的區域公用品牌予以獎補,重點打造批市場占有率高的單品類區域公用品牌。為此,今年省廳對建立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規範和考評獲獎的十大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還進行了獎補。 為進一步打造高知名度、高美譽度、高忠誠度的農業品牌,省農業農村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再度攜手合作,于7月8日正式啟動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本次大賽延用了第一次大賽的成功做法,設置單位申報、審核推薦、專家初審、公衆推選、現場評審、展示發布等主要環節。同時堅持擦亮老品牌與培植新品牌、品牌打造與品牌營銷相結合的理念,本次還專門組織了創新品牌推廣活動。除評選出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外,本次大賽還将評選出江蘇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創新獎和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廣告語優勝獎等獎項。大賽啟動四個多月以來,已組織了單位申報、審核推薦、專家初審和入圍公示,現在進入網絡公衆投票,最後還要開展現場決賽,歡迎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繼續關注關心我們的農業品牌建設活動。
交彙點新聞:這次活動決賽的入圍品牌是如何産生的?
樊寶洪:首先是各個申報主體自願申報,經過市縣兩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對照評審标準,對收到的申報材料内容進行審核,10月12日,省農業農村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聯合組織種植業、漁業、畜牧業、經濟管理、品牌傳播等領域7名專家召開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專家初審會,對13個設區市和部分省行業主管部門申報推薦的申報材料進行了行業專業評審。申報共收到52份材料,其中參加品牌大賽41份,參加創新品牌推廣活動11份。評審專家聽取了大賽有關情況說明,對照評選條件,認真審閱了符合評選條件的申報材料。按照品牌的影響力、對産業發展的帶動力以及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等綜合考慮,按照好中選優、兼顧類别、統籌平衡的原則,經充分讨論,評審出18個候選品牌進入大賽決賽階段,4個候選品牌入圍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決賽。
交彙點新聞:我們注意到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不僅有品牌的評比,還有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您能介紹下創新品牌推廣活動嗎?
樊寶洪:這也是本次大賽的一個創新點和亮點,有别于首屆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為了鼓勵和推動各地加快培植新的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着力在品牌形象設計、廣告宣傳和營銷推廣等方面創新創優,在舉辦品牌大賽的同時開展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創新推廣活動,給新品牌創造宣傳展示的機會。參加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的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要求注冊(登記)時間在2018年12月31日以後,最近一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相對于參加大賽的品牌條件相對寬松。這對近幾年來重視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才注冊的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是一個很好的賦能機會,也是培植新品牌的激勵措施。目的是鼓勵新品牌創新創優争一流,培大做強。這次報名參加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的數量不算多,共11個,離我們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宣傳發動工作還有待加強,一些新培植的品牌對此認識也不足。經過嚴格評審,堅持标準,最終隻選擇4個新品牌入圍。
交彙點新聞:本屆大賽開展的公衆網絡投票有什麼特點?
樊寶洪:為增強本次大賽的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在品牌評審的過程中實現“大衆評審,開門辦賽”的目的,發揮互聯網技術特點,本屆大賽繼續開設了公衆網絡投票,進一步宣傳推廣品牌,真正體現品牌大賽不是關門評審,不是一評了之,而是行業評審與市場營銷相結合、專家評審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在全社會着力營造關注、關心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良好氛圍。 本屆網絡投票系統開放時間為11月8日中午12:00至11月25日中午12:00止。網絡投票分為十強品牌大賽、入圍品牌優秀廣告語和創新品牌推廣活動三個類别,每張選票最多可以從三個類别中分别選擇10個、2條廣告語和2個品牌,每人每天可以投10次。根據網絡投票結果,現場決賽時頒發3個“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網絡人氣獎”、1個“江蘇省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網絡人氣獎”。優秀廣告語能夠第一時間引起消費者共鳴。在廣告語的選擇上,要能體現品牌本身特征和廣告學的特點,合乎品牌傳播規律。為把消費者和市場容易認可的優秀廣告語評出來,我們這一次專門設置了廣告語優勝獎,目的就是引導大家強化這方面意識,篩選出喜聞樂見,容易打動消費者,真正能體現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特征特性的廣告語。最後将根據網絡投票結果和專家意見,綜合評選出1-2個品牌授予“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廣告語優勝獎”。 為了确保網絡投票的公平公正,在投票活動期間不僅會邀請紀委同志進行監督,相關部門還将對投票行為進行實時監督,采取大數據追蹤技術,一旦發現異常将采取積極措施,從根本上杜絕不良刷票行為。同時,我們對本次投票活動還實行申訴制度,即在投票結束後,将結果保留公示三天,如對投票最終結果有異議,可在3日内申請複核。 大賽組委會在此倡議,歡迎各位網民和社會各界參與投票,共同關心支持農産品的品牌建設和網絡營銷活動。
交彙點新聞:品牌賦能也是一個比較新的提法,您能具體解釋下它在本次活動中的體現嗎?
樊寶洪:決賽階段包括網絡投票、品牌賦能、現場路演、現場展示等四個環節,這裡面特别是品牌賦能這個環節,是第二屆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新增設的環節。舉辦大賽本身不是目的,要讓品牌大賽的過程,成為品牌賦能推廣的過程,成為強化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營銷推廣的過程,成為促進特色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助力器,提高整個品牌的價值和核心競争力。 這次我們專門設立了一個品牌賦能評分标準和評分分值,對入圍決賽階段的兩類22個品牌,要求他們自7月8日品牌大賽啟動以來到11月30日,在省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品牌、開展平台直播品牌農産品營銷活動及制作發布品牌産品宣傳短視頻、參加農業農村系統省級以上展會、參與建設線上數字展館等情況統計上報進行評分。 對于入圍現場決賽的18個品牌單位将以現場演講結合PPT的方式,進行品牌宣傳推介,時間控制在6分鐘之内。演講内容是:(1)品牌基本情況,如商标注冊、産品認證、品牌授權企業、獲得榮譽等;(2)品牌培育打造的措施;(3)培植特色産業、帶動農民增收的情況;(4)品牌發展展望。演講結束後,進行現場問答,由專家委員會提問1-2個問題,演講人進行回答,時間控制在2分鐘之内。邀請當地縣(市、區)黨委或政府負責同志上台路演的給予适當加分。 對于入圍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的4個品牌不要求參加路演,隻在大賽現場的指定區域進行線上直播活動。直播時長為兩個小時,由主播進行多平台帶貨和品牌推廣以及宣傳短視頻的播放。直播活動結束後,将根據各平台點贊量、轉發量、下單量的總和,以及專家委員會的綜合考評進行計分。
交彙點新聞:我們注意到,個别獲得第一屆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十強的品牌,這次為什麼在初審階段未能入圍,主要原因是什麼?
樊寶洪: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是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不是産品品牌大賽,也不是企業品牌大賽,公用品牌它具有公益性或準公益性,所以我們這次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要求公用品牌的持有者,必須是公益性的事業單位或者準公益性的行業協會。本次申報參賽的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有明确的概念,是指在一個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環境、曆史人文因素的區域内,由相關組織所有,由若幹農業生産經營者共同使用的農産品品牌。品牌由産地名 産品(類别)名構成,原則上為鄉鎮及以上行政區域名稱冠名的單品類公用品牌,涵蓋糧油、畜禽、水産、果蔬、食用菌、茶葉、蠶桑、蜂蜜、林特等類别的農産品及其初加工産品,屬于當地主導産業,市場影響力大,經濟效益好,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強的區域公用品牌。為體現非歧視原則,維護市場公平競争秩序,我們強調一視同仁,不管企業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隻要是企業自身所持有的獨占品牌,都不能作為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參賽。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劉海琴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