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蚧的主要寄主植物是木犀科(Oleaceae)的20餘種植物。
白臘蚧殼蟲
形态特征
白蠟蚧是雌雄異體昆蟲。雌蟲無翅,體節區分不明顯。雌蟲一生隻有卵、若蟲、成蟲三個蟲期,屬不完全變态類型;雄蟲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完全變S 類型。雄蟲泌蠟。
卵:長卵形,長0.4mm,寬0.25mm,包被于母體下網狀白色蠟絲和蠟粉中。雌卵在母殼口部,雄卵在殼底。
若蟲:1齡雌若蟲近于長卵形,體長0.6mm,寬0.4mm,紅褐色;單眼1 對;觸角6 節,第六節生長毛7 根;腹末有蠟絲1 對,約等于體長。2 齡雌若蟲闊卵形,體長1mm,寬0.6mm,淡黃褐色;腹末蠟絲白色,長等于體;定杆後,體色變為灰黃綠色,體緣微帶紫,體緣漸生長而密的蠟毛。1 齡雄若蟲卵形,與1 齡雌若蟲大體相似,但體色甚淡,易于雌蟲相區别。2 齡雄若蟲卵圓形,體長0.75mm,寬0.45mm,淡黃褐色;觸角7 節。
蛹:僅雄蟲具有,分前蛹及真蛹。前蛹梨形,黃褐色,體長約2mm,寬1.1mm;眼淡紅褐色,觸角短小;足粗短;翅芽伸達第二腹節。真蛹體長2.4mm,寬1.1mm,長橢圓形;眼點暗紫色,前足及腹部褐色,餘均淡黃褐而帶灰;觸角10節,長達中足基部;翅芽達第五腹節。
成蟲:雌蟲初成熟時背部隆起,形似半邊蚌殼;背面淡紅褐色,腹面黃綠色;無翅,觸角細小,口器針狀;體長1.5mm,寬1.3mm 左右;交尾後體漸膨大,最後成為球形,常因蟲體相互擁擠而呈不正圓形。産卵期的雌蟲,體徑最大可達14mm,一般10mm左右。雄蟲,初孵化後與雌蟲極相似,但有粗大的足,腹部有硬棘及很多泌蠟孔。體長2mm,翅一對,翅展5mm,呈薄膜質,前翅近于透明,有虹彩閃光,後翅為平衡棒,梭形,端部有鈎3 個。腹部灰褐色;倒數第二節兩側有2 根白色蠟絲,長達2mm 以上。觸角分成七節,體色與雌性相同。
生物學特性
白蠟蚧每年一代,3、4 月份雌成蟲産卵,卵量約7000粒(雌雄性比例約1 ∶3)。4-5 月份卵孵化為幼蟲,雌幼蟲分散栖附在葉片上面,雄幼蟲群栖在葉片下面,經過20天後,蛻皮變成2 齡幼蟲,離開葉面栖附在枝條上,雌蟲分散雄蟲群栖。2 齡雄幼蟲時期可分泌蠟質。8 月份化蛹,9 月上旬蛹羽化為雄成蟲,尋找雌成蟲交配,5-10天後即死亡,在8 月份2 齡雌幼蟲變為成蟲,交配後,蟲體逐漸長大,越冬後,到翌年3-4 月份産卵,不久死亡。卵殼内的卵粒即為白蠟蟲的種蟲。
發生規律
白蠟蚧在苗圃地内多發生在4~5 年生以上的水蠟苗木上,4 年生以内的不易發生。綠化栽植的苗木一般都采用3 年生以上的苗木,往往栽植後當年或第2 年發生。生長旺盛的苗木不易發生或發生晚,生長弱的苗木發生早,危害也嚴重。水蠟、女貞、桃葉衛矛與木犀科的花曲柳、水曲柳、美國白蠟等喬木同時栽植,先灌木發生後喬木發生,水平發生快于垂直發生,在植株上逐年向上發生,不往下發生。喬木僅在2~3 年生新枝發生,逐年外移,主幹不發生。
防治方法
1. 檢疫措施加強産地及調運檢疫。
在苗圃地發現白蠟蟲有危害時,及時施藥,及時消滅;調運中發現帶蟲苗木,要及時掩埋或燒毀,徹底杜絕帶蟲苗木綠化造林。
2. 人工防治
對蟲口密度不大的枝條,可結合冬春修剪整形,徹底剪除蟲枝,然後集中燒毀,防止蔓延。對白蠟蚧危害較重但尚未枯死的樹木,采取平茬覆土的方法,既更新了樹體,又清除了蟲枝,可有效地減少蟲害。
3. 化學防治
藥劑防治白蠟蚧要根據其生物學特性,抓住防治的兩個最佳時期,即雌成蟲膨大期(即随着樹液的流動和芽的萌動,越冬雌成蟲蟲體開始膨大,母殼逐漸變軟,臀裂口也增大,此時藥劑容易滲入母殼和裂口)及初孵若蟲期。用40% 速撲殺乳油1000倍液,噴灑越冬雌成蟲和初孵若蟲,效果可達98% 以上;5%吡蟲啉乳油1000倍噴霧雌成蟲,效果為60%,但噴灑初孵若蟲,防效可達90% 以上。另外,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3.2%蟲殺淨乳油1000倍噴霧,防治初孵若蟲,效果均很好。藥劑交替使用,以防産生抗藥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