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發自北京
時間進入下半年,恒大的資産處置工作有了新進展。
8月4日,中國恒大集團(以下簡稱“中國恒大”,03333.HK)公告稱,已于8月3日與廣州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簽訂解除協議,據此解除原合同并由中國恒大退還廣州恒大足球場地塊土地使用權,而廣州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将支付合計55.2億元出讓金退庫款。
廣州恒大足球場曾是恒大的重點項目,2020年4月16恒大以68.1億元底價拿下該地塊。公告顯示,預期中國恒大将就轉讓事項錄得虧損約12.55億元。
自2021年12月,中國恒大因無法履行一筆2.6億美元私募債的擔保義務,由此觸發全部未到期美元債交叉違約以來,相關化債工作已進行約8個月時間。
中國恒大行政總裁、執行董事肖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與國際上同等規模的企業在推進重組時遇到的情況比較類似,前期耗費了不少時間,希望市場能夠客觀看待集團重組的複雜性和難度。
就公司化債的進展和計劃等問題,中國恒大品牌部一位人士回應記者稱:暫時沒有對外回應的内容。
北京市衆明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高級經濟師宋庭敏告訴記者,目前恒大的債務重組仍在推進中,恒大集團積極變賣資産進行自救是積極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基于集團整體利益戰略應急考量,錨定保複工保交樓以及改善流動性等多重考慮,資産處置是積極之舉。當然,政府及各方面能夠拉一把,對于恒大從債務泥潭中走出來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積極變現化解困難
據悉,廣州恒大足球場曾經名噪一時,該地塊2020年挂牌時,幾乎是為恒大量身定制的出讓條件。因為在土地出讓之前,出讓文件顯示,該地塊競買人或其所屬集團須為2019年《财富FORTUNE》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
此外,該足球場由中國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親自參與設計,造型以“蓮花”為主,于2020年4月16日開工,拟建設為可容納10萬名觀衆球場,彼時預計将于2022年年底竣工。
可以說,退還廣州恒大足球場用地屬于恒大加速處置資産的動作。類似的,7月28日,有市場消息稱,李嘉誠家族旗下長實集團欲購入中國恒大香港總部大樓。對此,長實集團确認,公司已入标“灣仔告士打道38号中國恒大中心項目”。不過,恒大方面對該消息則未作回應。
8月4日的公告顯示,中國恒大流動性問題對該地塊開發和建設的進度造成負面影響。恒大的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認為,轉讓事項屬公平合理并符合公司及所有持份者的整體利益。
一家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中國房地産發展的基礎是增量融資,但目前基礎薄弱,而且收緊銀根。恒大的情況更為特殊,其有大概一半左右的融資是海外資金。到這個時候,折價購地的都是朋友,基本上是清算價格,是不夠還債的。”
“在目前的狀況下處置資産必然會以較大的折扣進行,僅憑資産處置很難挽救恒大的流動性,也無法将恒大從債務泥潭裡徹底拉出來。”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說。
籌措資金主要還是為了解決中國恒大複工複産的資金問題。許家印曾表示,還債要通過複工複産、恢複銷售與經營來實現,依靠處置資産來還債是不現實的。恒大任何時候都不允許賤賣資産,要注意防範資産處置過程中的漏洞。
流動性危機待解
當下,恒大面臨的債務危機形勢依舊非常嚴峻。
境外債務重組進展方面,恒大稱,集團一直與其财務及法律顧問評估集團的情況,以制定尊重所有利益相關者權利的解決方案。希望在2022年内盡快公布具體重組方案并取得積極進展。而此前,恒大曾多次表示将在今年7月底公布重組方案。
在境内,恒大地産(中國恒大在境内的發債主體)則一直在積極謀求多筆即将付息或回售的境内債券展期,意在不觸發境内債務的交叉違約。根據統計,總計展期規模約200億元。DM查債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恒大境内存續公司債有9隻,債券餘額規模約487億元。
7月初,恒大地産一筆餘額規模為45億元、票面利率6.98%的公司債“20恒大01”未能獲得二次展期,這意味着中國恒大境内公開債務首次發生違約。
該債券在今年1月已獲展期一次,債券付息日調整為:2021年1月8日,2022年7月8日及2023年1月8日,而謀求二次展期時,恒大方面希望将第二期付息日調整至2023年1月8日。
中國恒大此前公告稱,2022年上半年,集團實現合約銷售金額人民币122.6億元,合約銷售面積119.3萬平方米。截至目前,集團已售未交樓項目中96%已部分或全部複工,實際施工人數達到集團正常施工要求的86%。自2021年7月1日以來,公司已累計竣工交付物業23.2萬套,建築面積2419萬平方米。
公司的附屬公司,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恒馳5汽車已于2022年7月6日正式開始預售,截至目前已累計收到預售訂單超過3.7萬台。
柏文喜認為,以恒大的資産債務規模,相關工作推進的難點在于如何理清債權債務和兼顧各類債權人的利益。當下應該着重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盡快恢複恒大的市場信用,這才是實現複工複産保交樓以及推進債務化解,乃至公司重整的基礎。
“由于内外部多種因素疊加,恒大的經營仍面臨較大的困難,可以看到的是,恒大在積極自救化險并積極承擔持續經營的主體責任。房地産行業的項目建設及運轉時間長,且需要保持資金的大量供給。供應商與債權人對恒大的信任危機也出現了蔓延至資本市場等複雜問題。在處理債務危機過程中,各種合同關系、票據關系都是較為複雜的,且涉房地産糾紛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這其中有很多新問題需要處理。而且,相關法律法規配套不完善也導緻相關工作進展較慢。”宋庭敏說。
宋庭敏對記者稱,恒大的債務危機不僅牽涉到恒大員工、供應商,準業主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響國家金融系統的安全以及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恒大當務之急是梳理資産,優化債務、繼續積極引入戰略投資。當下權衡利弊,政府宜加大對恒大舒危解困力度。“誰家的孩子誰抱走”,當地政府和央行的出手将會對處置危機起到非常有力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