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其實就是從他什麼都不會,扶着他慢慢往前走,等他學會走路了,掙脫了父母的保護後,一個人繼續往前前進,然後畢業,談戀愛,結婚,生子。而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其中膽小最讓寶媽頭痛。
所有的寶媽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能勇往直前,而不是膽小退縮,如果自己家的孩子越是膽小,寶媽就越是擔心,擔心孩子膽子這麼小,以後該怎麼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擔心孩子膽小,被人欺負了不敢告訴老師告訴自己怎麼辦?
于是很多寶媽越急着想讓孩子變得膽大起來,就越是用錯的方法,導緻了寶寶越膽小越無助。
寶媽首先要明白,小孩子對于一些不知道,不懂的事物本身就帶有恐懼感的,你越逼迫他面對,他就越害怕。我們首先要了解下孩子為什麼會感到害怕恐懼,才能解決孩子膽小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感到害怕其實恐懼和喜怒哀樂一樣都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種的本能反應。而恐懼往往來源于對事物的不了解。
而孩子的恐懼往往是有階段性的,那是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了解的了,當他們碰到自己所不了解的東西的時候,就會用恐懼和害怕來保護自己,變得膽小依賴大人。相反,當他們了解這些東西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到恐懼了。
比如說,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怕人,看到太多不認識的人會感覺好害怕,恐懼。然後用哭的方式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來保護自己。等慢慢長大後,對這些人熟悉後,就不會感到害怕恐懼了,還會和他們打招呼呢。
不僅如此,還有小孩子第一次看到狗狗,狗狗一叫寶寶就被吓到了,立馬膽小地躲在家長的身邊尋求保護,但是等寶寶看見熟悉了狗狗後,他就不會害怕狗狗了,還會和狗狗一起玩呢。
再等孩子長大後,他将變得不再害怕人,也不再害怕狗狗,但是他可能會害怕其他的東西。但是再等他長大成人,他害怕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少。
在這裡要批評下有一些寶媽,為了讓孩子更加聽話,看到警車經過的時候,會和他說,你要是不聽話的話警察叔叔就要來抓你的,又或者如果不睡覺的話,會被惡婆婆抓走的,吓得孩子立馬跑上床去睡覺。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特别是越小的孩子越不能這樣做,很容易導緻孩子膽子越來越小。
孩子的膽小常常被忽視很多家長都不喜歡自家的孩子膽小,所以面對孩子的膽小的時候,都會顯得很不耐煩,大聲呵斥孩子,說這些有什麼好怕的。以為鼓勵幾句就能讓孩子膽子大起來。其實是錯誤的,這樣隻會适得其反,讓孩子變得更加膽小。不僅如此,下次孩子遇到同樣的事情的時候,還是會變得膽小的。
為什麼呢?因為家長壓根不了解,也不知道孩子在害怕什麼,直接省事,籠統地用一句:有什麼好怕的,直接讓孩子自己去面對那些讓他恐懼的東西,原本孩子向家長表達情感,是為了尋求庇護,尋求安全感。但是家長卻直接斷了孩子的希望,讓孩子孤立無援。
還有的家長認為小孩子既然覺得害怕,那就要勇敢地面對,才能克服恐懼。害怕鬼的話,就直接給孩子看鬼片,吓得孩子都哭了。這樣的做法不是在幫孩子克服膽小,而是在折磨孩子,甚至是在加重孩子的恐懼感,讓他變得更加膽小。
家長的這些舉動,說實話,都是出于對孩子的關愛,但是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法卻是錯誤,他們關注的點在于如何快速解決問題,卻忘記他還是個孩子,他需要的是父母的愛與保護。家長應該給予他的是溫暖和安全感,而不是直接把他推出去,讓他一個人面對恐懼。所以面對孩子恐懼膽小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和他一起面對,一起克服才對。
以同理心來幫忙孩子克服恐懼記得我家小侄女一到晚上就不喜歡出來玩,總是躲在家裡。我問她為什麼呢?大家都在外面玩,很熱鬧的,有很多好玩好吃的東西啊!為什麼不出去呢?她說門口那個小路好暗啊,感覺好恐怖,不敢走。
我說沒事的,有我在,第一次就把他拉出去玩了,第二次她還是不敢走。我突然想起小侄女說太暗了,不敢走,于是拿出了手電筒,對她說,是不是太暗了不敢走,我這裡有大大的手電筒,能把整個小路都照亮哦,這樣就不會黑漆漆的了,不用怕了。
果然,小家夥從這次後,開始變得主動想出門了,而且每次晚上出門都帶着手電筒。
可以說有時候一句兩句的鼓勵的話效果并不是很大,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好好聽孩子害怕恐懼的理由,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話反而更能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讓孩子了解什麼是恐懼害怕當孩子産生恐懼的時候,他會變得很慌張,因為他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第一反應就是哭,因為害怕膽小而哭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導師,這個時候要做的是讓孩子知道這種感覺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當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才好。而不是一看到孩子哭,就特不耐煩直接罵過去,讓孩子害怕。
家長們可以通過和孩子講故事,告訴孩子面對恐懼的時候,會出現冷靜、緊張、生氣、這些情緒,而隻有勇敢才能克服、打敗恐懼,讓孩子以後也要做一個勇敢的人。通過故事的形式,能加深孩子對恐懼的認識和了解,有了了解,孩子就不會對恐懼一無所知了,當面對恐懼的時候也不會顯得太過于害怕了。
給孩子創造一個偶像大人們的偶像和小孩子的偶像是不一樣的,偶像在孩子的心中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依靠,無所不能的榜樣。偶像能給予孩子莫大的勇氣,在面對恐懼的時候,孩子會時刻想着自己也是有人保護的,我也要像偶像一樣勇敢地面對恐懼,這樣孩子的信心立馬增強了幾倍,内心的底氣什麼就比較足了,内心的恐懼也很少了不少。
這個無所不能的偶像可以是孩子的爸爸,因為爸爸在孩子的眼中就像一座大山。當然也可以電視上或者童話書上的英雄。
媽媽們可以通過給寶寶講睡前故事,将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講給寶寶聽,可以講講超人的故事,把超人描述得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孩子覺得超人很厲害,當超人做偶像,然後給他一個小紅色布,告訴他今天你就是無所不能的小超人了,要勇敢起來哦。有了偶像的守護,寶寶就會變得勇敢起來。
結語上面我們都說過了,孩子的恐懼的對象,随着他的成長會不斷改變,所以害怕膽小的情緒也會随着時間慢慢改變的。但是要說完完全全讓孩子變得不再膽小恐懼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大人一樣,有人到了三十多歲還害怕蟑螂一樣,連大人都沒辦法完完全全克服膽小恐懼,何況是小孩子呢?
而且過于強求孩子立馬,立刻克服膽小恐懼,最終的結果隻會适得其反,讓孩子變得更加害怕恐懼,更嚴重的話,還會讓孩子害怕父母。所以順其自然就好了,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不再害怕黑夜,不再害怕蜘蛛了呢?而當孩子不再害怕之前害怕的東西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孩子長大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