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南方人講兒化音,是北方人的快樂瀑布。可可愛愛的南方人們,總是把“兒”發得特别用力,而且你完全想不到,他們會把兒化音加到什麼地方——
努力學北京話的“台灣兒”演員阮經天:
認真尋找“線索兒”的“鬼鬼”吳映潔:
大張偉吐槽:金鎖兒,銀鎖兒,線索兒
南方人講兒化音的段子,網上一搜一大把:把《十年》唱成“如果那兩個字兒沒有顫抖”,把“寶貝兒”念成“包貝爾”……聽多了感覺,還蠻可愛的。
哈哈哈哈哈剛剛南方室友在下載東西,他說在“下崽兒”哈哈哈哈哈哈!
南方朋友終于學會說餡兒餅了,但是舉一反三把“陷阱”念成“陷兒阱”。“你家這‘阱’還挺特别的,是豬肉大蔥餡兒的還是韭菜雞蛋餡兒的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兒化音,這門堪稱逼瘋每個南方人的“緻命玄學”。
撰文 | 鄭子甯
《南腔北調》作者
01
兒化音,一門“玄學”
傳說中北京城門哪些該“兒化”哪些不該“兒化”,是門玄學,外地人就算學了一口再流利的京片子,要是不當心說了“德勝門兒”、“前門兒”都會被真北京人一眼識破,但是反過來“東便門兒”、“西便門兒”又是不兒化不行的。
當然,城門的名字說錯頂多是會被看出是外地人,若是學“兒化”沒學到家,把面粉叫成“白面兒”,要讓熱心群衆聽到了,弄不好就會被誤會涉毒。
但是就算是地道的北京人,也不見得就能輕輕松松地闖過兒化音大關。有些詞,就算是北京人,也不一定能在到底要不要兒化上取得共識。“櫥櫃”就是一個例子,大體而言,年齡大些的老北京說“櫥櫃兒”的多一些,而土生土長的北京年輕人,也多傾向于不兒化。
作為無數南方人學習普通話揮之不去的夢魇,兒化就如幽靈一般,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而當人信心滿滿守株待兔時,卻發現屢屢撲空。變幻莫測的兒化,背後則是千年來漢語演變的結果。
雖然許多南方人眼裡,“兒化”或多或少都和北京口音聯系在一起。可是事實上,兒化在漢語裡面的分布遠遠不限于北京城。四川人稱呼老闆肯定是說“老闆兒”的,洛陽人叫小雞也是叫“雞娃兒”。乃至更南方的雲南也有兒化音,安甯要說“秧”基本專指稻秧,要說“秧兒”就指其他作物的幼苗了,“煙秧兒”就是烤煙苗。
然而幾乎沒有兩種有兒化的方言兒化的範圍是完全一緻的。甚至就如之前所言,哪怕是北京内部,兒化也難說是全城統一。這和兒化的性質密切相關。
答案稍晚評論區公布,歡迎競答
對于方言裡有兒化音的人來說,一個兒化的詞往往會帶有親切、可愛、細小的色彩。北京話裡面,家裡的小門是“門兒”,但是大城門如“前門”、“正陽門”則是不兒化的,兒化的“東便門兒”是後來為了交通方便新開的小門。也就是說,兒化的一大作用是“小稱”。
幾乎所有語言都有小稱,不管是哪裡人,都會有需要表示親昵等感情的語言需求。但是各種語言中,小稱的表示方法卻是大不一樣的。
英語裡往往通過在詞尾加-ie的方法來實現小稱功能。譬如sweet加了ie成了sweetie就成了“甜心”的意思,-le也是英語中非常常見的小稱形式,如nose是鼻子,但是某個物體的突出部分,尤其是管道噴頭之類的就說成nozzle,翻成漢語大概就相當于是“鼻兒”。在西班牙語中小稱就更加發達,大量詞彙都可以用-ito或者-ita變成小稱形式,如señora意思是“夫人”,señorita就是“小姐”。
就漢語來說,“兒”和“子”算是最最常見的小稱。細究起來,“兒”和“子”詞義其實頗有相通之處。其本來的語義都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小”、“可愛”的含義。在漢語中,很多情況下“兒”、“子”多少都可以換用。譬如“棗兒”、“棗子”,“桃兒”、“桃子”,不同地方有的用子多一些,有的用兒多一些,同一個地方不同的人,乃至同一個人也經常因為說話環境不同換用。
《南腔北調:在語言中重新發現中國》,作者: 鄭子甯 ,版本: 後浪 |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9年2月
02
以“兒”為後綴,非北方獨有
漢語中的“兒”作為小稱後綴也并不是自古以來就是的。
從漢語的曆史來看,上古時代“兒”是作為實詞出現的,意思是幼童,并不用作小稱後綴。到了中古時代,“兒”的含義逐漸開始虛化,從擁有自己含義的實詞逐漸變為一個附加成分。唐朝杜甫的詩歌中頗有“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之類的句子。這裡“魚兒”、“鵝兒”顯然已經不指魚或者鵝的幼仔。
中古以後,“兒”尾更是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且使用“兒”的并不僅僅是北方人。但凡看過一點元曲或者明清傳奇話本,都可以看到裡面到處充斥着“兒”。著名的《牡丹亭》中《驚夢》一折就有:“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揾着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這句堪稱頗為露骨的唱詞裡面就連續出現了兩個帶“兒”的詞。作者湯顯祖是江西臨川人,可說是夠南方了。
嚴格來說,近古以來發展迅速的兒尾并不能說是一種局限于北方話的現象,在很多南方方言裡面,兒尾是相當豐富的,隻是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兒”的讀音和北方話不太一樣。
以江浙的吳語為例,大體而言,越是靠南,“兒”用得就越多。最南的溫州“兒尾”現象特别豐富,溫州話裡許多詞不帶“兒”是不能說的,如“籃兒”、“蝦兒”、“棗兒”、“桃兒”、“碟兒”。隻是在溫州話裡,“兒”是讀ng的,這個讀音往往會讓北方人根本想不到溫州人口中的ng其實和北方話的“兒化”是差不多的東西。不過如果要看漢語演變規律,溫州話的ng可能某種意義上更接近古代的讀音。
衆所周知,兒的繁體字是“兒”,用它來作聲旁的形聲字“倪”就是鼻音聲母的,中古漢語中聲母是ng。在中古漢語中,“兒”的讀音大緻是nyi。浙江南部山區的龍泉、雲和等地的兒尾至今還是nyi,龍泉話裡有一種蜘蛛叫“壁蟢兒”,這裡的“兒”就讀nyi。溫州話裡面“兒”後來又演變為ng罷了。
複習一下形聲字:漢字造字法之一,一部分表類别,一部分表讀音。
03
從“兒尾”到“兒化”
在語言演變過程中,“兒”尾詞也會逐漸發生意義上的轉移,久而久之,不少兒尾詞就不單純是小稱,而被賦予了其他的含義。
很多情況下,“兒尾”發揮了相當重要的區别語義的作用,如同樣一個“刺”,說成“刺兒”就是名詞的刺,不兒化就是動詞的刺。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譬如“頭兒”指的是領導或者物件的頭部,“頭”就是脖子上的器官。“嘴”是吃東西用的東西,但是“嘴兒”則往往指類似“茶壺嘴兒”、“噴嘴兒”之類的。和英語的nose/nozzle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北京話裡面,“白面”和“白面兒”也就起了語義上的分化了。
當然,光是有“兒尾”,還是和北方話裡的“兒化”有些區别。“兒化”是“兒尾”發展而來的結果。
最開始的時候,“兒”隻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後綴。但因為是虛化的後綴,所以在詞裡面,這個“兒”字會讀得弱一些,輕一些。久而久之,“兒”就喪失了自己獨立音節的地位,粘上了前一個音節,從而完成了從兒尾到兒化的轉變。如果“兒”并沒有充當小稱詞綴的功能,也就不會走上這條弱化路徑。因為“容祖兒”、“我兒”裡面的“兒”并不是兒尾,所以都是不會兒化的。
名字“兒化”與否,會導緻意義差别:
于謙:明朝時期的曆史人物于謙兒:玩搖滾,跟郭德綱說相聲的
很多方言的兒尾最終都會走上兒化的道路,在多數北方話中,近古以來“兒”的讀音從中古漢語的nyi逐漸變成ri最終變成er。所以兒化也就變成了在韻母後面加上-r。而在剛才提到的溫州話中,ng在有些詞中也和前面的字粘上,變成了溫州特色的兒化。如溫州話“笑話”一般要加兒尾成“笑話兒”。但是因為這裡的“兒”和“話”結合很緊密,讀音類似溫州話裡的“紅”,所以舊時有些初學寫字作文的學生會把“笑話兒”寫成“笑紅”。米餅在溫州話叫做“馃兒”,這個詞已經徹底兒化,讀成“鞏”了。
實際上,這種鼻音“兒”的兒化在普通話中也不是完全無迹可尋。麻将是全國各地人民都喜歡玩的遊戲。不過麻将兩字在語義上實在是說不通。而要想解決麻将的語源,就得從麻将的起源開始。早期的麻将被稱作麻雀,作為一個遊戲,玩麻将的人愛稱其為“麻雀兒”。由于麻将起源于浙江甯波一帶,這一帶兒化的方式和溫州一樣,都是加上鼻音,所以“麻雀兒”在地方話裡面和“麻将”同音。傳到外地,不明就裡的外地人也就直接聽成“麻将”了。同樣,“耳光”也有認為是“耳刮兒”訛變的。
《方言與中國文化》,作者: 周振鶴 / 遊汝傑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
04
兒化現象正在逐漸消亡
一旦兒化真正形成,它就具備了改變一種方言音節結構的能力。
在北京話中,并不是所有韻母在兒化以後都隻是加上-r就可以的。如“把兒”、“闆兒”在多數北京人的口語中并不能區分。歌兒-根兒-梗兒能不能區分,在北京人裡頭也并不統一,有人三個都分,也有人其中有合并的。
而要考慮到整個北方話地區的話,那情況就更加複雜了,譬如四川大部anr和enr是不分的,西安eir和enr是能分的。而在有些方言裡面,由于語音的進一步演變,兒化韻母已經失去了翹舌的動作了,如洛陽話的“兒”就已經變成了有點像普通話e的讀音,洛陽話的兒化也變成了在字後面加這個音的讀法,而附近不遠的登封話不但保留了-r,甚至兒化都帶得聲母也一道加了卷舌,如“臘八兒”讀成了labrar。
這種在洛陽、戶縣等多個地方出現的卷舌喪失情況頗為類似英語的ar ir ur er,在美國大部仍然有卷舌動作,在英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失去了-r。在未來會不會繼續擴散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經常有一種說法把兒化歸咎于滿語的影響,其實,作為漢語内生的現象,滿語對兒化的促進作用應該是不大的。
滿語當中确實有-r,但是大體上限于一些拟聲詞,如bodor(嘟哝)、kutur fatar(親熱殷勤)、kiyatar(雷聲轟鳴),并不算特别發達。對滿語影響說更加不利的是,根據對于北京城滿族人、漢族人、回族人的調查,滿族北京人的兒化非但不多于另外兩個民族的北京人甚至要相對少一些。
對為兒化現象感到頭疼的人來說,有一個好消息——在絕大部分漢語方言中,兒尾或兒化已經過了高峰期,正在逐漸消亡。
譬如反映明朝蘇州地區方言的《山歌》中,“兒尾”現象相當豐富,今天的蘇州話幾乎已經沒有“兒尾”,功能主要由“子尾”分擔。南京老人還頗多兒化,年輕人除了少數常用詞已經不太有兒化了。就算在北京,對北京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的調查顯示,總體趨勢是年紀越輕,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口語中兒化的使用頻率也越低。
在當代漢語裡,兒化是一個口語現象,在書面形式下并不會像明清傳奇話本那樣喜歡用兒化。而這也是兒化難以掌握的原因之一——一個缺乏标準化而又多變的口語現象,很難以規律系統的方式類推學習,而隻能以浸潤在語言環境中來不斷摸索哪些詞周圍的人會兒化,哪些不會。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各種錯誤和笑話也就難以避免了。
在并不久遠的未來,除了少數極常用的兒化詞之外,兒化作為一個複雜而又捉摸不透的語言現象,可能會退出曆史舞台。然而對兒化頭疼的人也不用高興得太早。當兒化消失之後,自然會有替代品取而代之,制造新的學習難題。
作者 | 鄭子甯
編輯 | 餘雅琴
校對 | 薛京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